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 范文

关于文学史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毋忘香港2000年第3期相关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此文是一篇文学史论文范文,关于文学史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毋忘香港2000年第3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学史及文学及台港澳方面的古代文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史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952年,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出版了一部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在该书"序言"里,他写道:"我是个看不见的人.不,我并非那些在爱伦坡的脑海里徘徊的幽灵,也不是好莱坞电影里出没无常的幻影.我是人,有形,有肉,有骨头,有纤维,有体液--甚至还拥有一颗心灵.我之没被人看见,明白吗仅仅是因为人们不想看见我."艾里森描写了一个来自南方的黑人在纽约那充满了种族偏见的环境里的遭遇.他发现"黑人"不过是别人的眼睛和意愿所创造出来的幻觉,他被看作是一个"角色"(爵士乐手或黑人搞笑戏子),或一种功能(清道夫或佣人),或一种面具(隐藏着愤怒的谄笑),却从未被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人来看待.这部小说表面上是反种族歧视,其实也是象征主义的:生活中有不少处于"边缘"或非主流的人或族群,在某种环境里,就常常是"看不见"的.谈到香港或台湾文学时,我总是没来由地想到艾里森的这部小说.事实上,在关于香港的叙事里不是常听到"文化沙漠"的耳语吗而台湾光复初期到台湾去的知识者,不也曾把那里看成"文化沙漠 "这些"边缘地区"很容易沦为"看不见"的,或仅仅是"他者"眼里的"幻象".

幸而这些"看不见的人们"终于凭借其经济成就让人"侧目",但倘若仅关注他们的"经济成就",而忽视表现了他们心灵的文学、文化等等,也很容易把他们看作某种"角色"或"面具".正是在这一点上,研究这些"边缘地区"文学、文化的学者,在触摸到了这些"看不见的人们"的复杂敏感的心灵之后,似乎格外谨言慎行.即使偶有所言,听者也是寥寥.于是,他们便很乐于借各种"东风",赶紧出版各种"史"的著作,好像写文章没有人理睬,干脆就用"史书"来吆喝.近十几年来,关于台港地区的文学史叙事之多,似乎就与这种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些著作中,刘登翰先生主编的《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尤为引人注目.

《香港文学史》是第一部由香港作家出版社于香港回归后一个月出版的(该书1999年4月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以下引文均来自这个版本).香港作家曾敏之为此书作"序",特别提到该书编纂的动机,是萌生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告香港结束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有期之后",特邀内地资深学者刘登翰先生担任主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回归之期出版了这部约六十万字著作的.显然,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献礼工程".这样一种修史的背景,应该说是具有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的特色的.

文学史著述是一个浩大工程,邀集一些学有专长的学者,将他们长年累积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也许不失为一种"大声言说"的方式.但对短期内匆匆赶出来的献礼式的著作,刘登翰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总论"里划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史,一种是对前人创造的文学经典及其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它"必须建立在一代代研究者对文学史料、规律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充分研究基础上",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另外一种严格地说只是一种"概述",它"只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我们尚属陌生的文学状况",是对"庞杂的文学史料和现象所进行的初步梳理和描述",对"在各个时期活动的作家和作品,给以初步的定位和评析,从而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份整体观照的图像,成为他们更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第38页).刘登翰把目前出版的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和大陆的当代文学史著作,都列入这一类,宣称这"是我们研究尚未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研究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第39页).有了主编的这一谦逊态度,在谈论这部尚未成为"经典"的书时,也就不必战战兢兢了.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wenxue/gdwx/452499.html

我首先注意到,刘先生主编的文学史著作,每每冠以一篇长长的"总论",近乎苦口婆心地论述了台港澳地区与中国母体的渊源关系,谈血缘,地缘,史缘,谈文化等从著述的角度说,这长篇大论,也许是"废话",对于自明的问题,何苦要花费大量的笔墨但从现实的角度说,这些或许是论证中国文学之"台湾性"、"香港性"或"澳门性"的必要前提.确实,对大陆研究者来说,只要一涉及台港澳文学,就必然会遭遇到近代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支配下形成的地缘政治问题,经济制度问题,法制问题,意识形态以及与民族主义相关的文化、语言与文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性"所带来的"精神分裂"的创伤,实际上是由19世纪上半叶开始"花果飘零"的港澳台地区的一些敏感的心灵去承受的.因此,人们很难从"纯审美经验"的角度去讨论这些地区的文学.也因此,"总论"的那些前提论证,恰说明作为诗人的学者刘登翰"予岂好辩"的激情.而刘先生的这一研究思路,照我推想,至少始于1986年,那时他向第三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看台湾文学》,似乎即有意倡导"文化研究"与"文学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向.他在论文中提出:"认同确定归属,是研究的前提;而辨异是在确定其归属后,确认它在整体中的价值和位置,是研究的深入和对认同的进一步肯定.在这个意义上,特殊性的认识比普遍性更为重要"(刘氏《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第91页,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在《香港文学史》中,他又强调,"香港文学和台湾文学、澳门文学一样,都是我们民族一百多年来坎坷多难的一份文化见证.历史不幸的原因,使它们从中国文学中分流出去;历史的有幸结果,又使他们在不离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怀抱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新的整合"("总论",第40页).可能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向以治学认真、立论周延著称的刘登翰先生才领衔率领台港澳研究界的部分优秀学者完成了对这三个"敏感"地区文学史的"圈地式的"的大叙事〔在此之前,他曾主编《台湾文学史》(1991年、1993年),在此之后,还主编了《澳门文学概观》(1998年)〕.

刘先生的指导思想自有特殊的语境.这一特殊语境,又是研究台港澳这些"边缘地区"文学所不得不面对的.譬如,作为区域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分别与"福建文学"、"广东文学"具有相似的语言环境、民情风俗、历史和文化渊源,但它们之间的差别却也十分明显.对这些差别的研究,就包括了使台港澳文学的研究或文学史的叙事成为"必要"的东西,包括了对于"能说"的和"不能说"的问题的默认,涉及对台港澳文学的"文化身份"和研究者"叙事"的合法性进行定位.面对大陆读者,他们试图把台港澳问题从被历史"边缘化"的位置拉回"前台",凸显这些区域文学所能提供的"现代经验"对于大陆的正负意义;而面对台港澳读者,他们需要在"自我"和"他者"相互纠缠的问题上证明这些地区的文学、文化与祖国文学、文化的血缘关系,然后才在这一前提上论述其经验与地位的特殊性.这是台港澳文学研究必然与国内国际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纠结在一起的原因.因此,刘登翰式的的"总论"所包涵的关于这些地区文学与祖国文学之地缘、血缘和史缘等的文化性论述,就成了理解、描述我们的语境以及这些特殊区域之文学的内涵及其源流变迁的题中之义.

实际上,刘登翰所擅长的,似乎不在于这些持论公允近乎"枯燥乏味"的前提抗辩上.他擅长的是对这些地区独特的文学经验的诗性体验与分析.譬如他在本书中关于五六十年代香港诗坛与诗歌创作的细微精到的阐释,尤其是关于力匡、何达的诗歌创作的评估,关于本土诗人舒巷城与南来诗人马朗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创作方法的取舍的辨析,可谓知人论世,应为不易之论.当然那些总论不妨看作刘登翰根据三地文学史实概括出来的文学文化理论.由于他的理论激情胜于史料的叙述、梳理,这一特点也似乎奠定了这些著作的基调,形成了本书叙述香港文学的方式:上卷基本按照刘以关于香港文学始于1874年《循环日报》的论断,讲述香港开埠到1949年的文学史,侧重史料和作家创作活动的梳理叙述;"下卷"(包括前篇和后篇)讲述50年代至90年代的文学史,它的章节安排却与上卷不太统一,与其说是对文学史源流的细致梳理,毋宁说是根据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时段组织和排列起来的作家作品论.同一本书,有两种叙述方式,亦可谓"一书两制".

有意思的是,这部《香港文学史》也像1991年出版的《台湾文学史》一样,在其近代部分,都有不那么偏重理论的学者执笔,因而写出的,反而是相当有"史"的感觉的章节.我指的是杨健民主笔的上卷(香港开埠至1949年,第一至第四章).他非常重视从报纸副刊、文学期刊这些直接反映着香港文学生态的媒体入手,叙述香港文学发生、发展和变迁,很能反映香港文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譬如,他提到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纸《广东记录报》,1827年11月在广州创刊,1839年迁往澳门出版,1843年6月迁往香港后更名《香港记录报》,1863年停刊.这份明确宣布为英商服务的报纸,却刊登了大量译自中文的中国作品,曾全文翻译连载了《三国演义》等.如果我们无法否认近代媒体的发展与资本主义传播的关系,那么,这一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鸦片战争前后港澳与广州地区中西文化交流状态提供了有趣的线索,它至少把"现代性"论述在中国的出现推到鸦片战争以前.此外,在香港出版发行的大量的英文报刊,不止是了解当时香港地区舆论状况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英国人关于"香港"这个地方的文化想象的重要史料.如果把这些资料与叶灵凤《香港书录》所提及的各种英人关于香港的著述结合起来研究,例如E.J.Eitel所著《在中国的欧洲:香港自开始至1882年的历史》(1895),G.R.Sayer所著《香港的诞生、童年和成年》(1937)以及19世纪《泰晤士报》上刊登的中国通信等,我们会对"殖民者"关于殖民地的想象,殖民地的行政结构和市场体系及其对人们的深刻影响(从而对文学的影响)有更深的了解.再认真研究该书提及的香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中文报刊,如《遐迩贯珍》(1853年8月创刊)上关于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东西方文学的介绍和论述的文字,我想,香港在19世纪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思想资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可惜,这些史料只是被提及,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现已被看作"香港作家"或"香港学者"的曹聚仁曾说:"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文坛五十年晚清》,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83页)由于近代中文报刊发源于香港,因此,从文学生产与媒体的关系去研究香港文学发展的全部历程,并由此研究文学的"香港性"(包括其文化性、地域性与近代性),似乎较能揭示香港文学潜在的动力和浮出地表的特征"所以然"的原因.

可惜该书的这种叙事的方式没能贯彻到底,虽然这也许并未影响该书一些篇章对作家作品论述方面的力量,但给人的"史"的感觉始终淡薄了些.譬如

1 2

关于文学史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毋忘香港2000年第3期相关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导论第3版
学学生手册》中的《上海大学考。计算机导论题库论文题目版;,《学前教育学》朱宗顺,陈文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38001500校本部公办,面向全省招生00。

土木工程概论第3版
要新疆学分,推荐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编者:高廷耀顾国维,(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第3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土木工程概。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
电子商务题目百度知道问答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05年出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周曙东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3)《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王。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4期)
校办学理念创新杨近《职教论坛》2013年第16期6300字19823928香港与内地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法规比较杨春芳孟霞光《职教通讯&。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7期)
#20110;专业团队模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职业技术教育类论文范文集路径探究任伟宁范同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3期8000。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8期)
级政府教育投入实证研究:政府治理&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类论文例文#30340;视角丁建福《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10300。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93期)
字19824540职业技术教育类论文范例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教育冯建军《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16500字19824541大众化十年ᦂ。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1期)
19823709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孟建伟《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12300字19823710高等教育强国&。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9期)
育》2013年第3期9800字19823580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黄文伟《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1期)
9;2012年第9期7800字 职业技术教育自考论文怎么写 播放:33830次 评论:4003人19823022再论高等院校分类框架邹晓平《高等教育研究Ӎ。

毋忘香港2000年第3期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