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党建— 范文

道德修养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孔子政治思想批判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该文为道德修养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孔子政治思想批判相关政治论文开头,可作为党建专业道德修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道德修养及政治及社会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2299;要求:“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刘泽华先生说:“这‘四勿’犹如四堵墙,把人完全圈在了礼的囹圄之中.人类不再是他自身生活的创造者,而是他创造出来的礼的附属品和囚徒.作茧自缚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悲剧,孔子的‘四勿’制造的正是这种悲剧.”[4]所以孔子对于僭礼的行为深恶痛绝,《八佾篇》载,季氏在自己的庭院内擅用了天子之乐,孔子便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怒吼.

《阳货篇》中弟子宰我提出,三年居丧守孝时间未免太长.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礼仪一定会废弃;三年不去奏乐,音乐也会失传.陈谷既已吃完,新粮又会登场,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听了十分不满,“予之不仁也!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反对的理由有二:一是儿女生下三年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你宰我难道就没有得到父母三年的关怀吗?二是三年之丧为天下之通例,怎么能违反呢?所以宰我发出这样的议论实在是“不仁”(没有道德)啊.应该说宰我的说法合情合理,三年的居丧守孝期肯定是太长了.而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又何止三年?这是很难用时间来衡量的.三年之丧为天下通例也就是旧制度不允许更改,原有的礼制不能违反.这里,孔子表面上维护的是一种人间最宝贵的亲情,但实际上反映出的还是一种政治保守主义态度.何况,孔子难道不明白,子女居丧三年就一定“孝”吗?它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问题在于它已经是一项礼制,就不得违反.《学而篇》谈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以《为政篇》中,孟懿子问孝,孔子曰:“无违.”孔子把儿子作为其父的私有物、附属物,把不违反父亲之道,称为“孝”.其“无违”精神除了有种族的蕃衍作用外,对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肯定是种极大的阻力.

《八佾篇》中说;“君子无所争”.《卫灵公篇》中仍说:“君子矜而不争”.无争是克己的最彻底的办法,也是生存的最消极的方式,同样是不赞成社会变革的人生态度.当然孔子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呢?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雍也篇》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德行,该是最高级的,人们已经是很久没有它了.《周易》卦辞中已多次出现“中行”这个概念,提出“中行无咎”,采取“中行”手段来获取事业的成功,这较符合占卜史筮者的心态.《尚书》、《诗经》的某些篇章也把“中”作为一个明确的政治道德概念来使用.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中庸”亦即“用中”,是讲在处理事物过程中应避免“过”与“不及”,要恰到好处地寻求对立两方的连结点,以求得矛盾双方的平衡,从而使事物依然能保持旧质的稳定,它后来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以人治为核心的济世方案

《颜渊篇》中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依靠君王、官员的道德示范,进行政治统治,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君主制时代,统治者的言行的确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的情况发生.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执政为官者个人的修养和品德,认为国家政治的关键在于执政为官者的道德榜样,只要执政为官者是“君子”、“贤人”、“仁人”,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为政篇》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举用正直废弃邪曲,则民服;反之则民不服.《子路篇》中甚至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只要统治者偏好道德礼制,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而那些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之类是没有什么用的.

《子路篇》中孔子提出“举贤才”外,其他有关言论不少.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己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己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行为,为政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连自己都端正不了,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有人说:“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快乐,只是没有人敢违抗我的话罢了.”如果说得对而没人违抗,那不是很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人敢违抗,那不就是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灭亡么.

孔子强调执政者首先必须自己先“正”,然后才可“正”人,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以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不免幼稚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很少发生,反而是“其身不正”,其令对民众而言依然是不敢不从,所以孔子完全低估了君主制下权势的力量,而重估了道德的影响力.而其认为君主说得对而没人违抗,“不亦善乎”的论调,则更是一种对民众的迷幻药.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在国家政治中固然重要,然而撇开制度因素,而把它作为首要条件,乃是不切实际,自欺欺人.以为只要依靠思想道德力量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最大弊害之一,由孔子首开其端.

孔子政治思想批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道德修养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等故为政在人.”“为政在人”也有它一定的道理,而关键在于这“人”是如何产生的.《子路篇》载,仲弓为季氏宰,问老师:“焉知贤才而举之?”孔子回答:“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这一靠上级提拔或长吏举荐的办法,一直使用到隋唐时期主要被科举制所替换,然而在科举制作初步选拔后,这一办法依然是人们能得到再次提升地位的主要渠道.而其最高权力:君主人选的产生,却始终徘徊于武力争夺和家族世袭之间.两方面都没有人能提出一些略合民意的想法和做法,从中可见中国文化这方面的政治智慧之低下.

孔子常常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圣君贤臣的榜样,来教育弟子,要他们努力学习和修养,使自己成为贤才,以具备入仕的资格,“学而优则仕”,把做官为政作为学子们唯一璀璨的前途.《卫灵公篇》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读书做官论在孔子时代就被如此重视,不得不说是中华文化的可悲之处.尽管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不乏闪光点,然而其提倡的道德人治,不免幼稚,且居有相当的欺骗性,尤其是缺少切实可行的制度方面的济世良方.

需要讨论的几个问题

许多著作说孔子有重民思想,或者说有民本位原则.根据是《尧曰篇》载有“所重:民、食、丧、祭”之说;《颜渊篇》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是:足兵、足食、民信三者,且以民信为最;主张薄税敛,“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学而篇》提出“使民以时”等.《礼记檀弓下》还载有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之语.

然而,《论语》中孔子也流露出许多轻视民众的言论.如《季氏篇》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把民众作为知识掌握层次中的最下等者,其鄙视百姓之心理跃然纸上.《阳货篇》还强调:“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泰伯篇》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为,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指引的道路去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愚民思想在孔子这里拉开帷幕.《季氏篇》说得更清楚:“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百姓没有权利议政.


该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zhengzhi/dj/398915.html

一般评论说孔子有富民思想,或说孔子赞成先富后教的政策,其根据是《子路篇》中孔子对民有“富之”、“教之”的说法.然而《季氏篇》中,孔子是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是把平均(各得其分)和安定放在国事的首位,认为平均就不怕贫穷,和谐就没有稀少,安定就不会倾倒.所以孔子是否真有“重民”、“富民”思想,值得探讨.李宪堂说得颇有深度:“孔子的‘仁政’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富之’、‘教之’.无论是富之还是教之,都意味着民众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有待于圣人以其仁慈予以填满.就是说,‘仁’的存在是以‘人’的空虚和残缺为前提的,‘仁’的圆满往往意味着‘人’的消灭,故而孔子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之语.这就是为什么在理学家那儿,‘仁’成了至善的天道对‘人’的规划,至仁至善的圣人则成了不再是‘人’的天理.”[5]

《雍也篇》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者,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以这样翻译:子贡问:“如有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日子的统治者,怎么样?可以称作是仁者了吧?”孔子回答:“这何止是仁啊,应该是圣德了,就连尧舜都难以做到.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起来,也帮助别人站起来;自己希望能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能达到.能够就眼下的事情一步步去做,就可称实践仁的方法了.”《颜渊篇》中,当学生问“仁”时,孔子还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公冶长篇》载,子贡本着老师的精神也发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之豪言.不过马上遭到老师泼来的冷水:“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告诉子贡,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说明孔子也非常清楚,要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权势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学者认为这两句话或是孔子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地方,它对等级森严的“礼”的藩篱有所突破,把眼光较为平等地投向所有的人.然而它致命的弱点在于,一者这两句话其实存在一定的矛盾,前句往往可“以一己之欲,强以‘立人’和‘达人’.因为我觉得这样很好,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做,我是为了你好.在话语权威里,虽然看起来是很温和的,没有任何强制性,但实际上背后有很大的强制性.”[6]二者由于不注意其可实施的整个社会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对后者如何提高到一种社会规范的程度,甚至制定有关的制度,这方面孔子没有任何考虑,这就使得他的这一较好的愿望,不免成为一种空谈,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在君主制人治的环境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说法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三者孔子本人这方面的修养就很差,如《论语》的很多地方都是以骂人而告终的,只要人家有违反“礼”制的言行,孔子就会加以“不仁”、“小人”、“德之贼”等骂语.甚至如果你问孔子为&#

1 2 3

道德修养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孔子政治思想批判相关论文范文检索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科学化概念的提出一直发展到科学化在学科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在大山深处法,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类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孔子政治思想批判(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