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社会科学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科学有关论文提纲,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及经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要的约束.第四个假设,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同向变动假设(对于这个假设,我有疑问,既然公平和效率是冲突的又如何能同向变动呢?).此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并引发了争论,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方兴起方兴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理论假设――对程恩富教授‘四大理论假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8,(2).和许兴亚许兴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如何看待“经济人假设”――与程恩富同志商榷[J].中国社会科学,2008(2).针对程恩富的观点提出异议.从这一方向中涌现出的较好的作品还有孟捷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1).的“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篇分析见地很好的文章.

第三类是经济学之外诸学科(如社会学等等)用其特有的语言所表达的中国的问题的文章.如李忠杰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的“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就是一篇运用了法学、工程学、系统学等学科的语言来表达的很有见解的文章.

(三)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概述

1.经济学(此不赘述)

2.社会学

社会学家拥护一切经济学家所反对的问题,如“中国意识”问题什么是中国意识?参见林毓生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意识危机》..社会学家的研究最富有“中国意识”,但受限于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总给人以“支离感”.

从学术评述的角度看,很有“中国意识”的文章,如赵旭东的“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knowledge),是探讨知识或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学科,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等等.1924年,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M.舍勒在《知识社会学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知识社会学”(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舍勒的《知识社会学问题》和《知识形式与社会》被视作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学转向研究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的结果.张东荪是将知识社会学引入中国的先锋,也是中国“知识社会学”的创建者.其《思想言语与文化》(《社会学界》第10期,1938年6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知识社会学”.反思”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8,(3).一文,表达了对梁漱溟等学院派在30年代用出家的精神走入中国乡村作农村建设举动“晏阳初模式”是晏阳初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进行四大教育、四大建设,进行乡村系统改造,领导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平民教育推动乡村建设的科学化.梁漱溟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解答中国社会发展这一难题.他认为伦理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认为文化失调是中国积贫积弱之病根,以此为基础对乡村组织建设提出了“合作社理论”、“政、教、富、卫合一论”等乡村建设理论,其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旨是“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即要教育全民,创造新文化,改造思想.卢作孚以实业模式推动了北碚地区的乡村建设.三者引领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的批评与作者本人的无奈.赵旭东指出,梁漱溟等学院派学者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为中国乡村的落后,他们认为是中国乡村出了问题所以要改造乡村的落后状态.而以“知识社会学的反思”进行研究,是因为赵旭东认为梁漱溟等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学院派的无奈,是应当批判的(当然梁漱溟等人的这种以出家的精神作农村建设的行为是高尚的,其人格是伟大的).即赵旭东认为,中国的落后不在于农村的落后,而是在于知识分子没有反思至足够深的程度.当然他并非赞同乡村应保持落后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很无奈,很彷徨;但是此文是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反映出很强烈“中国意识”的一篇典型文章.


此外,请注意,由于受制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即便是中国社会学家也是西学的,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最乡土味的书”,但此书仍然是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框架.

但是西方社会学的整体状况是支离破碎的,“支离感”(fragmentation)反映了西方人类生存的基本状况,即意义的破碎.社会学不似经济学帝国主义有统一的原理,它是大致分为五六个不同的学派,每一派都坚信自己这一派反映了西方人生存的基本状况或最重要的意义,并据以相互批判.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的“群性”,韦伯所谓的“社会”是“集体行动及意义”,其中,“行为”是可实证研究的,但“意义”只可“神入”或“同情”地理解,这是韦伯社会学的复杂性.韦伯说,上帝死后,西方人的社会就陷入了“诸神之争”.所以,“支离感”是西方“群性”的现状:意义的破碎导致群体文化认同的支离破碎以及社会内的冲突,价值观冲突使社会学研究日益远离“科学”.

应当注意,中国意识反映了中国人的意义,西方意识反映了西方人的意义.当中国社会科学家特别富于中国意识时,实际上他们也特别远离了西方社会科学,这也使得他们越发无法实证,这是一个困境难题.

3.法学

中国的法学几乎完全是在本土政治土壤内生而成的,所以它不能被称为“法理学”,而只是“法条学”.

什么是法理学呢?想要理解一门学科,关键是抓住其基本问题.

“法理学”(Jurisprudence)的基本问题――群体共享的“正义感”参见1976年Glasgow出版的AdamSmith六卷本之卷四的讲解.如何外化为“规范”(当群体有共享的“正义感”时它未必是法律,必须是外化为规范时才能成为正当的法律)?其根本议题(issue)是当群体共享的“正义感”外化为行为“规范”时,可能会压抑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创造性.

奈特(FrankKnight)在1946年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发表了“TheSicknessofLiberalSociety”《自由社会的疾病》.作为自由世界的卫士,奈特选用“sickness”(一般的生病用illness形容,而sickness是令人作呕的疾病)这个程度很严重的词来形容自由社会,是因为他意识到外化的规范一定会压抑群体内部最富创造力的个体.所以,“天才不应当有法律,不应当受道德(道德是一种规范)的约束”成为西方天才们的世界观.

这是西方法理学(中国没有法理学)的基本问题,即,在不压抑自由、不压抑每一个人的

1 2 3 4 5 6 7 8

社会科学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

高级管理工商管理硕士

电力档案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有哪些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

什么是质量管理

体育管理硕士论文

教育管理博士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的方法导(续)(6)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