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关于编辑学论文范文集,与编辑学的现实路径探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编辑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编辑学的现实路径探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编辑学及学术年会及编辑出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编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原则,努力回答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服务等编辑学属于应用科学,它来自编辑实践,又用于指导编辑实践活动.作为应用科学,它包括编辑的应用理论和编辑的应用技术,这两个部分都是编辑学研究的内容”.难怪中国编辑学会前会长刘杲指出:“要推进编辑学的理论创新,就要面对编辑活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特别是面对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从编辑学的理论上加以说明,加以解答.”事实上,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作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两面,它们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日新月异的编辑实践丰富了编辑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编辑学理论的深化发展;编辑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又反过来指导编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编辑学研究的根本方针和最佳路径.

2000―2005年是学会的快速发展期,其表现之一是学术年会一年一次,走向正轨,理论研讨会召开了3次,研讨的都是编辑学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理论问题.由上面的表1、表2可知,这6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依次是“新形势下的责任编辑工作”(2000年)、“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和要求”(2001年)、“社会主义编辑职业道德建设”(2002年)、“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的创新问题”(2003年)、“转制条件下的编辑工作”(2004年)、“深化出版改革条件下编辑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2006年);3次理论研讨会的主题依次是“编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2000年)、“编辑规律”(2001年)、“以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为中心的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2003年).从题目上看,这一时期媒介形势变化很大,前期的“新形势”指的是深化改革、“入世”带来的编辑出版业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媒技术的革命性跃进,后期的“转制”、“深化出版改革”指的是以出版改企、编辑转型为中心的编辑出版业的体制转型.媒介形势的急剧变化,使编辑工作从性质、内容、特点、任务到理论、实践,出现了一系列必须面对的新情况、一连串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针对这种状况,编辑学会自2000年起连续6年每年召开一次年会,一次年会一个热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审视这些新情况、讨论这些新问题.比如,第5届、第6届讨论的是新形势下的责任编辑工作、编辑活动的新特点等;第7届针对经济利益的驱动,编辑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滑坡,为了经济利益卖书号、卖版面;为了个人私欲,不惜“挂羊头卖狗肉”,审、编、校不负责任等现象,重点讨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它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的途径;第8届针对出版物“跟风”、“炒作”、拼凑、抄袭、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着重研讨了发展先进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问题,特别强调要重视编辑工作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第10届重点讨论的是在深化出版改革中,要坚持图书质量第一的原则,尤其强调提高图书质量,编辑工作是重中之重.第9届年会比较特别,“2004年4月初,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事业单位体制外,全国另外的526家公办出版社全部转为经营型企业单位”.7月年会召开之时,时间才过去3个月,太“新”的情况,使端惯了“铁饭碗”的编辑出版人一时对转为企业后会带来什么样后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认识不一,学会对此组织探讨,以期从实践上对面对转制而不知所措的出版单位提供指导,从理论上提供研究案例.应该说,学会对现实敏感问题的关注,很及时,也很给力.

不仅如此,学会结合编辑学研究的实际,也积极进行编辑学理论研究.这一时期,理论研讨会攻坚的重点对象是编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编辑规律、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等核心问题.2000年的理论研讨会在1995年、1997年研讨会研究编辑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编辑学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2001年、2003年的研讨会对编辑活动的规律、基本规律进行了多角度、宽领域的讨论,讨论并且延续到会后,争鸣和论争此起彼伏.上述富有理论色彩和实践意义的研讨,为编辑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邵益文同志在总结中国编辑学学会进入新世纪以来近五年的工作时说,这些研讨会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的,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出版自身的需要.这些活动着眼于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创新理论思维,加强思想交流,重在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下决心把工作做在加强编辑出版的队伍建设上,做在提高出版物质量上,做在推进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上,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繁荣”.2006―2011年是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会长桂晓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主持工作时期,这段时期学会沿袭以前的传统,依然钟情于编辑实践和编辑理论的研究.由上面的表1可知,这一时期学会召开了5次学术年会,学术年会的主题依次为:“科学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2006年)、“适应新形势,探究编辑新规程”(2007年)、“优秀出版物价值探讨”(2008年)、“编辑与文化”(2009年)、“编辑规程与编辑创新”(2011年).由表2可知,学会召开了1次理论研讨会,其主题是“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理论研究”(2006年).为什么只有1次还言其重视编辑学理论研究呢?笔者在查阅资料、制作表2的时候发现,由于学会领导班子的更替,管理方式的不同,学术活动的名称也有变化,以2008年为例,仅探讨编辑学理论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就有4次,具体见表3.

结合表1、表2、表3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编辑学研究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交互连接.比如,第12届、第15届年会和2008年1月的理论研讨会都研究“编辑规程”,第15届年会和2006年的理论研讨会都研究“编辑创新”,第14届年会和2008年4月的理论研讨会都研究“编辑与文化”.说实话,编辑规程是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工作标准,遵守规程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有力保障;编辑创新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是编辑出版业永葆青春、繁荣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编辑出版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肩负重要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且有文化选择、文化缔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播等功能,是影响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对它们进行研讨,不管是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层面来说,还是从编辑学实践研究的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学会结合编辑工作存在“失范”现象的实际,对遵守编辑规范的目的、意义以及编辑规程的增补完善,提高编辑的道德素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编辑在文化产业化、信息数字化大趋势下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对“编辑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编辑与提高文化创造力,编辑与提高文化传播力,编辑与提高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编辑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力,为了担当文化使命、编辑应提高学习力”等进行了高层次、多维度探析.尤其是“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概念的提出和我国第一部以“普通编辑学”命名的《普通编辑学》的出版,标志着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迈向了新的台阶.“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是基于当今时代编辑出版业改企转制、文化产业化、媒介交互融合、载体多元化、编辑职业范围拓宽、活动领域扩大而提出的,它作为“中国编辑学会近年的核心理念”,不但可以指导当今时代的编辑在实践中如何履行文化责任,担当文化使命,而且它还赋予了文化、媒体、编辑这些既有概念新的内涵,在丰富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空间的同时,更好

1 2 3 4

关于编辑学论文范文集,与编辑学的现实路径探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桥梁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范文

论大学生就业

室内毕业论文

西北大学核心期刊

2016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

毕业论文附录范文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该如何就业

编辑学的现实路径探寻(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