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高等教育相关论文例文,与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教育哲学及教育实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以移植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和运行体系实施本土化的内生发展,以致我国高等教育缺乏适宜的哲学体系支撑.我国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从无到有逐渐发展,主要在抗战时期得以全面体现.《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选取抗日战争这一时间维度,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三个领域内,通过内迁高校对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改造进行深刻的分析,是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这一政治论教育哲学观的有力佐证.

关 键 词: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教育哲学观互动转向

因研究查阅资料之故,有幸拜读了学者任祥2012年出版于商务印书馆的《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一书,作者选取云南这一特定区域,基于抗

关于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的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相关论文例文
战日战争这一时代背景,通过战前、战时、战后三个时间维度,运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在教育思想、制度、实践等方面通过内迁高校与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其中有很多与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实践转向论述不谋而合的观点,引发了我们的诸多思考.

1高等教育理念层缺失适宜的哲学体系

“每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在西方几百年的大学发展史上,有两种独立或交替支撑其发展的哲学观,一是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即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另一种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即教育为国家服务.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不同,如果我们把成年人研习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地方称之为“大学”,那么中国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就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而言,在我国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属典型的近代社会的“舶来品”.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近代工业兴起促使了我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产生发展,以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为肇始,我国高等教育移植西方传承千年的大学组织模式和运行体系实施本土化的内生发展.这种外发内生型的高等教育演进,直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缺乏适宜的哲学体系支撑,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起伏发展”和“无序变革”,另一方面则是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及实践的相对缺失.


怎样写好高等教育论文
播放:23161次 评论:4352人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473045.html

2高校内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观的凸显

从京师大学堂成立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公立大学、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华夏大地形成相当规模.然1937年的战火纷扰,使大批高校不得不迁移至后方办学.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其实质在于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高等教育在同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存续运营并带动云南本土文教事业的发展.战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之所以有战时高校与云南本土文明的互动,关键就在于战时联大等一批高校长途跋涉的内迁,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法大学、华中武昌大学等内迁高校之所以选址云南,既与战时中、东部地区不断变化的战局形势相关,也与当局对“战时教育需做平时看”思想的坚持和倡导密不可分.与这种思想相印证的正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它强调教育除增进个人智识发展外,还负有为国家服务的使命担当,其核心要义就在于保存民族文化之血脉,实质上就是保存国家建设的智力根脉.也正是如此,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各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非但没有缩减,反而在学生人数与专业上有所增加,办学实力也大幅提升,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虽历经战火,但涅槃重生,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培贤育才,为促进战争胜利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内迁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哲学观转向的典型

就历史而言,从西汉时期最早的太学、国子监开始,教育在我国被限定于“开启民智”的认识论思想范畴之内,长期被认定为“上施下效,养子以为善”的社会活动,在较大层面上倾向于追求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与心智圆满,教育与国家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被政治论的哲学观导入剥离局面.这一情形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一再延续,及至隋唐,“学而优则仕”这一鼓励读书人做官、为国效力的科举制度诞生,首次完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从认识论到政治论的微弱转向.自此以后,以认识论为主导,兼附零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长期传续.

社会历史的变迁轨迹一再表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往往孕育着文化思想的大发展、大繁荣.从夏商到民国,中华民族虽历经上千年的历史跌宕,但从未有过如同1937年以来的民族危机.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多只是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独有情怀,并未成为中国文教事业的哲学支撑和价值导向.然而,“卢沟桥事变”所引发的急剧社会变革,带给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的民族危机.“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在高等教育存废问题上,深层的哲学思考成为时不我待的政治议题.“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作为一种与时代议题所契合的哲学观被正式提出来并被付诸实践.首当其冲便是国家意志所主导的高等学校内迁,故而有了西南联大的组建、华中武昌大学、中法大学等一批高校的迁滇;其次便是民众层面上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贷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社会捐资助学等举措均在这一时期得以勃兴,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明显加深.作者任祥在书中辟专章论述“内迁高校对云南经济社会的改造”,明确提出“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流变与绵延的历史,其实质上就是一部内迁高校与云南本土文明的互动史”的观点,并着力就内迁高校对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改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全面佐证了教育除增进个人智识之外,还有着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哲学思考.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高校内迁驱动“政治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云南发展

教育实践是教育哲学在人类主观能动性上的体现.在政治论哲学的指引下,以战时高校内迁这一“战时教育需做平时看”的实践为肇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被重新审视、修正和确立,西南联大全面融入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华中武昌大学在云南边陲的大理首开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政策倾斜之先河.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国家事业的高度统一,各种先修班、师资养成所、培训班在云南全面开花,文教空气空前清新,落后观念变革加快,民主风气和诉求传播加速,经济和社会被改造力度加大.毋庸置疑,云南的高等教育在此时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抗战胜利后,内迁高校复员北返,为延续云南本土教育的发展,答谢云南在战时高等教育与本土互动中的支持与贡献,既有成建制的诸如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留驻云南,也有诸如杨武之、罗庸等一批精英知识分子在战后云南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献智献力.这一切又使得云南的高等教育在战后既呈现出本土的自主发展,又有了外生延展的力量,一种全新的,以政治论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全面移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层面上逐步步入与西方国家相似的运行轨迹,“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哲学”.

5结语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不但为我们呈现了战火连绵的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变迁与发展趋势,更展现了教育在特殊历史时期价值取向与使命的选择以及对国家政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今天,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和认识亦日趋成熟,在认识论、政治论、实用论、工具论等多元哲学的交融下,教育兼具自然和双重属性į

1 2

高等教育相关论文例文,与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师德素养

教研论文期刊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师德师风学习论文

教师职称论文网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家访论文

小学体育教师待遇

教师师德师风整改方案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互动与转向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