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翻译学— 范文

关于当代文学方面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关于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属于翻译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当代文学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适合当代文学及西方文学及世界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当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6681;本用不着我们来负责,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而是中宣部、《文艺报》负责的,我们能为自己负责吗?我们如果不能为自己负责的话,那我们能为谁负责?我们对一个渺小的自己都不能负责,我们能对谁负责?我觉得在这么一个话题下,我们能做好自己,做好自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觉得鲁迅非常了不起,他的东西都在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非常不简单.只有抽空了人情、体制等等这样的背景,你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可能才能发出真正的批评的声音.在国际视野下,我们只有完善自我,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哪怕一点点小趣味,我愿意维护它.

我还想简单说的是,如何面对未来,不知道.如果面对当下,也说不清楚.如何面对历史,可能我们还能把握.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一些跟历史有关的研究.我觉得生命本身大于文学,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接受的教育,放大为生命.

我觉得,历史所呈现的东西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表面性的,比如90年代苏联解体,巴金早就谈过了,在他的《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里面,但是研究历史的人却把这些都漠视了.我们都处在历史的迷雾里.

霍俊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一个当下性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当代文学史叙事参与或构建了差异性的“国际视野”.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谁代表了“国际视野”?难道就是由几个所谓的汉学家和翻译者构成的吗?极其有意思的是汉学家(尤其是欧美的汉学家)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差异很大.很多汉学家认为中国当代小说成就很高,尤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这种“刻板印象”得以进一步强化.而顾彬却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大体都是垃圾(他后来又强调这一备受诟病的说法是被媒体歪曲了),而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最好的是诗歌.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以北岛为例.宇文所安在《什么是世界诗歌?》中,不仅批评北岛过于依赖翻译而缺失了自身经验,而且认为诺贝尔奖对塑造“世界诗歌”尤其是第三世界的诗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顾彬则对北岛评价极高,认为北岛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汉语诗歌.臧棣则在罕见的长文《北岛,不是我批评你》中列举了北岛的诸多不是之处.由此,对一个诗人的评价就差异如此之大,而进一步放宽到整个当代文学而言,“国际视野”是可信的吗?还有很多研究者用“世界主义”的概念来取代“国际主义”.这多少有点像法西斯主义的味道,我有些排斥.以此同时,当代汉语诗人来自“国际视野”的焦虑却又是客观存在的.欧阳江河说自己是读了庞德的诗歌之后才懂得如何用汉语写作.这是悖论的,不可思议的.为什么一个汉语诗人不能本能而自觉地处理汉语呢?这让我想到北京的一个叫“二手玫瑰”的乐队.是的,对于汉语诗人而言,汉语也成了“二手”的.还有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在谈到中国作家与西方作家的关系时往往是强调单向的影响,也就是注重西方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却很少谈论中国作家对西方的影响,比如中国诗歌对庞德、加里·施耐德的影响.顾彬曾经有一个很可笑的说法,认为母语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按照翻译的语言思维去写,也就是“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来改变母语”.这太过荒诞了!这完全违反了创作规律和语言自身的生成性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带有重要性和异端性的诗歌不仅难以进入“国际视野”,甚至还容易被“当代中国”自觉过滤掉,比如近期杨键用十几年时间写作的长诗《哭庙》.需要大家关注的是今年中国作家协会的“当代文学作品翻译工程”,这对于推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有作用的.

丁帆:你的讲话应该与顾彬有个对话.我对现在中国的诗人应该致敬.顾彬讲话应该与你同时.中国当代文学的很多弊病,中国很多作家、批评家没有意识到.文学史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子孙再来看文学史的时候,可能不会是这样.

张莉(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刚才听丁帆老师的讲话我很受触动,尤其是他讲到别林斯基怒斥果戈理,这样的做法当然令人敬佩,也说明批评家与作家坦诚相见的重要性.我也热爱别林斯基,我刚才也想到了别林斯基与其他作家,比如与普希金的关系.我们知道,他们是莫逆之交.我的问题是,如果别林斯基与普希金都活在今天,他们的关系会不会被窃窃私语,会受到批评、指责和嘲笑?会不会有人骂别林斯基不独立、势利眼,只与大作家为伍?一定会的.可那个时候并不这样.如何理解批评家的独立性、如何考量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像丁老师刚才说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批评家几乎绝种,——是否也与今天日益市侩的文化语境有关?这是一个问题.

回过头来说“国际视野与当代文学”,这题目让我想到一件事.前几天我们跟随吴义勤馆长带队的代表团到台北参加了“两岸青年文学会议”.与台湾九歌出版社的总编陈素芳有小范围的交流.我们大家都很关心大陆小说在台湾的销量问题.因为之前我们得到过一个信息,一本小说大概能发行到500—1000册就很了不起,毕竟这里人口没那么多,文学也的确不景气.她告诉我们,毕飞宇《推拿》卖得很好,目前已经有7000册.虽然台北也有人告诉过我们《推拿》在台湾很红,卖得很好,但她说出这个数字还是让我们大家很吃惊.陈总编解释说,《青衣》《玉米》写得很好,但卖得一般,主要是书写女性关系的作品太多了,读者审美疲劳.而《推拿》受欢迎在于提供了大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角度很新鲜,所以很受关注.她大意如此.我感兴趣她对《玉米》的分析,这与我们的解读之间有大的错位.《玉米》不只是女性关系,它写的是“文革”/权力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人的尊严如何被践踏.这是我们批评界深为欣赏的.可是,这却并不是对方感兴趣的,他们接收到的是别的.我为《推拿》受欢迎高兴,也为《玉米》有这样的解读而遗憾.

这当然不是国际视野的当代文学,只是海峡对岸的阅读感受.——台湾与我们同宗同族,同一国家、同一语言都出现了这样的错位,更何况外语世界?这使我对文化交流这回事儿产生怀疑.我觉得,所谓国际视野,不过是一种误读而已.真的有国际视野么,恐怕是欧美文学世界吧?另外,异乡的读者真的愿意了解我们对“文革”的批判和反省吗?恐怕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看到诺贝尔奖对于莫言的评语也会看到某种扭结和错位.他们看到的和我们读到的并不一样.我们会发现,异乡读者有他一相情愿的解读,我们也有我们一相情愿的表达.不同国族之间,真正的沟通其实很艰难,恐怕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阅读更困难.所以,我想说的是,渴望中国文学受到国际视野的关注、被更多异质文化所认可当然是对的,但我们也没必要那么热情和热烈,因为那是一种幻觉.文化隔膜本质上是无法被克服的.对于今天中国文学的他者而言,他们可能更侧重于看到作为景观的中国文学和作为生活状态的中国小说,那些真的深刻的反省作品反倒不会被关注,会被遮蔽.这与我们的第三世界地位有关. 杨庆祥(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在刚才大家讨论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一个很奇怪的念头,李白的写作有没有所谓的国际视野?他诗歌中出现的那些中亚、西亚的意象、名词是不是也是其写作国际化的一个标志?这方面古典文学的研究者当然更有发言权.我这么想只是想提出一个问题,所谓的“国际视野”或者“国际化”可能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需要去甄别它的语境和指涉,而不能把它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存在.

因此,讨论当下中国文学的国际视野或者国际化,我觉得需要特别警惕其背后两个隐含的问题,第一是国际资本的运作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加入到了世界资本的运作体系中,文学的写作、出版、发行和阅读都形成了其固有的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也许意味着一种“标准化”,标准化的故事、创意、结构和标准化的意识形态指涉,如此一来,这和真正的文学创作是否背道而驰?或者说在这样一个“标准化”的时代,如何坚持文学创作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第二是历史的一元论问题.现在的所谓“国际视野”,说到底不过是欧美视野,而且是20世纪的欧美视野,甚至都不包括19世纪的欧美(苏俄也被排斥在外了),更遑论由古希腊代表的西方古典文明.这背后的历史观即是欧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唯一可能,是世界史的方向.但历史的发展往往并非如此单线条,如果欧美并非世界史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可能(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都是另外的选择),那么,这个“国际视野”是否就需要重新进行界定和改写?

傅逸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解放军报》编辑):最近几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作,尽管风格与题材迥异,但其倾力之处都在于探索小说本身的文体可能性,探索人类生存和命运的或日常或极端的遭际和处境,作家们已经摆脱了主题表达与故事讲述的樊篱,进入更加隐秘的思想与心理场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人性世界甚至是某种怪异的心理空间,甚至让我感到一种隔膜与无法想象,让我不能不想到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与梦境的揭示.而这种复杂的人性与怪异的心理往往蕴含着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让你感受到一种意犹未尽的审美意味.作家在开掘人性隐蔽的思想与心理的时候是一种小说文本层面的建构,这种建构起来的东西尽管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隔绝,但在小说文本逻辑上却是自足的,这有点近乎于卡夫卡.读这样的小说的时候,我似乎很清晰地认识到我是在读小说,知道作家是在虚构,这与现实主义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然而,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创造一个迥异于庸常经验的崭新世界,并努力探索形而上层面的解决之道.在这重意义上,我认为当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文学性自足意义的经营与建构上仍不充分和到位.在近一二十年来,中国作家对故事的迷恋已经由文本的层面上升至价值、意义、标准甚至伦理的高度,写一个“好看”的故事成为很多作家的创作旨归;巧合的是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一系列演讲中也多次强调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说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作家写作的焦虑也许并非虚妄.而我觉得中国当下作家最薄弱之处恰恰在于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学是苍白无力的.当前中国文学真正缺少的是巴尔扎克式的“思想型”“全能型”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作出了细腻的描摹、精准的概括和极富思想高度的超越.而当下的部分中国作家已经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把握,更遑论对更广阔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整体进行提炼、穿透和概括的能力.将所谓的“好看故事”作为小说创作之圭臬,专攻一点,不计其余,这样的写作伦理之下能诞生“伟大的小说”吗?我觉得颇为可疑.囿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狭隘的文学视野,如何能创作出为人类文学提供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方法的作品?而没有了思潮迭涌、主义频仍、观念碰撞的文学,其创作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是不言而喻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掩盖当下中国文学的整体虚弱与浅薄.

刘颋(《中国作家网》主编):我也想知道“什么是国际视野”?我从金门到宁都,穿越非常大,到金门,我们谈的都是林毅夫,到宁都,我们谈的是赵博生,我当时有个非常大的错乱感,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也在创造历史,人的记忆、历史逐渐消失的时候,最后只剩下了人.我觉得当下的作品,人是缺席的,就像丁老师说的.就是作家的思想的缺席.(谈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与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视野是类似的.)如果中国文学都不接地气,如何国际化?我觉得更需要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文艺状态的认识,对自己价值缺失的认识.国际化视野就我个人的看法,应该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建构.

金理(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讲师):2012年,在一次“80后作家群研讨会”上,我听到上海译文出版社赵武平先生的发言,赵先生运作出版了一系列国外年轻人的文学,让他很觉奇怪的是,在国外80后作家的写作中,对于人的命运、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十分常见等听着赵先生的发言我心头一震.人必须借助镜子才能认清楚自己.不妨将当下中国的80后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中,从出版、阅读、创作、文学生态等角度,来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是具有充分现实依据的:近年来,国外80后作家纷纷涌入中国出版市场:意大利80后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人体》)、英国80后邓索恩(《潜水艇》)、法国80后布拉米(《无他》)、日本80后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绵矢莉莎(《梦女孩》)、金原瞳(《裂舌》)、韩国80后金爱烂(《老爸,快跑》)等

通过这些他山之石,我们可以借鉴到什么?去年上海书展期间,同为80后的周嘉宁与邓索恩有过一场有趣的对话:周嘉宁二十岁出版短篇小说集,两年后出版第一部长篇,其后五年内连

1 2 3 4

关于当代文学方面汉语言文学方向论文,关于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础理论④81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_01词汇学与词典学,_02句法,语义研究,_03社会语言学,。

当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当代文学 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现当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学校史,现当代文学开题报告浙江p;cross-culturalmunication)4022导师组唐建清课程论文余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唐建。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山东大学6)050100中国语言文学,01文艺学,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3汉语言文字学,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中。

当代文学硕士论文
①10。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艺学,_01中国古代文论,_02西方文论,_03基础文艺理论,_04文艺美学,_05当代文论与当代文化1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现当代文学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招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录础理论④81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_01词汇学与词典学,_02句法,语义研究,_03社会语言学,。

当代文学论文题目
古经中的人文智慧;,3,易学文。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点精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点精编,第一节第一个十年(1917-1927),一,文学革命与20年代文学概况,(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

有关当代文学的论文
7),一,文学革命与20年代文学概况,(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

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比兴"论《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论孔子的诗学思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吴宓,方敬等前辈学者奠。

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