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保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1-07-1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保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未知

[摘要]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未来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对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的发展机遇,深入研究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保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0005-02

环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目前,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家生产总值的1/3以上。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9%,距离达到全国1/3还差75180多亿元。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
1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保定历史悠久,上溯数千年,素有“燕南赵北”之称,史称“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国务院1986年正式命名保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34处,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不可移动文物景点1600多处,馆藏文物8万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600多件。清西陵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直隶总督府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保定悠久的历史年代,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衍生了众多的名人,提炼了宝贵的精神,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物产文化、山水文化等,这一切都是发展现代文化,建设文化大市的优势条件,也是保定文化产业开发的宝贵资源。
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保定市属于文化事业范畴的机构总数达371个,从业人员总数为2369人,事业费总收入716.1万元;财政拨款1664.2万元。主要包括剧团(22个)、剧场(15个)、图书馆(21个)、戏剧研究室(2个)、艺校(1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以及其他5个单位机构等。截至2004年年底,全市文化产业的各行业法人代表总数已达6609个,从业人员总数累计63048人,企业资产实收资本合计33867.4万元,资本来源已基本实现多元化,包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及外商资本等。全年经营固定原值为88348.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69786.8万元,全年营业收入达58842.8万元。2005年,文化经营单位达到了368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文化产业增加值24.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3%,萌发出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但是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改革力度不够,产业规模偏小,效益低下;产业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既影响保定市整体文化形象,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缺乏。
2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对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并加强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环首都经济圈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是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环首都经济圈的界定范围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一层次,是以北京城区为核心的河北接壤区域的14个县(市),这一层次是内圈,是率先发力、率先发展、率先垂范的关键;第二层次,是环首都高速公路一小时通达经济圈,大概可覆盖北京周边100千米区域;第三层次,是环首都高铁一小时通达经济圈,已覆盖到北京周边200千米区域;第四层次,是京津冀广域。计划中的环首都经济圈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4个地级市,以及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3个县(市)。这些城市群首尾相连,全长999.5千米,面积达到27060平方千米。这一规划将对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第一,环首都经济圈的扩散效应将带动保定市场消费理念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文化产品消费创造巨大空间。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大大拉近北京与周边地区的距离,进一步加强经济圈内人员的流动,同时带动消费的流动。北京作为优质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各项产业包括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北京的文化产品消费需求非常旺盛,消费结构与圈内周边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人员的流动与交流,首都的消费氛围和消费理念必将对圈内其他地区包括保定产生深刻影响,带动消费结构的逐渐升级,为文化产品消费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二,环首都经济圈的扩散效应将为保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成功经验借鉴,助推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对客观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文化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而保定文化产业存在着科技含量不足的劣势,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有利于加速科技在圈内地区的扩散,对于提高保定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供了可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和资本运作的能力要求较高,保定不少文化机构还有浓重的事业单位的痕迹和特征,有些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状况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形成了多个文化产业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被评选为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北京已经形成了以798艺术园区、环铁艺术城、黑桥艺术村等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园区,这些项目运营成功的经验能够为保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第三,环首都经济圈的扩散效应将带来人才的流动,这将为保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一定的人才资源。创新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特殊人才。美国、韩国等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说明了文化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特殊的巨大需求。文化产业所缺乏的各类人才需要按照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培养和引进,保定市目前对这种高素质的人才较为缺乏,环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保定文化产业引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可能。
3依托环首都经济圈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1)在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以提升城市品位为依托,确定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战略。文化产业是产业体系庞大、产业链条伸展的高关联度、高联动产业。2004年国家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共分2个部门,4个层次,9个大类,24个中类,80个小类以及延伸层的38个类别和过渡层的7个类别,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影视、音像、出版等文化行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日本的文化娱乐经济与其汽车工业的产值相近。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看,云南、湖南等一些省份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2005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72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29%,已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居西部第一。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产业分支,文化产业不仅带动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交通运输、信息、软件、餐饮、住宿等诸多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生产、制造和加工等行业都有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所彰显的产业效益和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大中城市的注意力,成为先进国家城市的象征及都市再生的主要策略,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的省市提出了“文化大省”、“文化立市”的发展口号。保定市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突出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2)以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结合保定独有的文化资源,确定保定文化产业的独特个性,明确文化产业市场定位战略。市场定位战略是根据消费需求的特点与竞争对手的特色,确定自身的鲜明个性与形象并进行传播,以达到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市场定位不能脱离产业以及产品的客观条件,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城市资源禀赋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基础。资源禀赋指一个地区资源的内涵、发育程度、规模、结构等素质方面的综合状况。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依托保定独特的城市资源禀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保定积淀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和资源。保定市首批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拥有联合国批准列为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7个;首批国务院批准列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北省政府批准列为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项。仅从戏剧方面说,保定市有“戏曲之乡”的美称,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北昆(昆曲),仅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老调、哈哈腔、大秧歌、河北梆子、评剧5个之多。保定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独特的资源禀赋的前提下要突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质,形成自身鲜明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并通过文化产业中的各种文化产品进行明确集中的体现,才能提升保定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以环首都经济圈为依托,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确定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京津冀的各种市场包括文化市场之间的渗透会越来越紧密,保定文化企业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大力拓展京津冀文化市场,实现保定文化产业的市场突破。保定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一是依赖文化产业本身文化产品的质量,二是依赖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渠道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转变,文化产业要向市场提供与需求相适应,能够引领文化需求的优秀产品。从技术角度分析,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应用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光储存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动漫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武装文化产业是保持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保持不断创新、提高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延伸对渠道的依赖性强。在环首都经济圈的背景下,保定市要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的渠道建设。在渠道建设中一方面加强本地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建设,如涿州影视城、白洋淀景区、冉庄地道战遗址等这些基地不仅仅是旅游资源,通过加强建设使之成为更多影视作品创作、制作基地,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外地影视企业来保定投资与发展,从而提升保定文化的知名度,推动保定文化产业的向外发展,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并促进保定文化企业向周围市场进军,近年来国内有关文化产品的各种展会越来越丰富,通过积极参加文博会等各种文化产品展览、展销会,大力推广保定文化产业,在第六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保定市签约项目两个,总投资15亿元,推介项目两个,总投资15.8亿元。保定市要积极制定有利于“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措施,从制度和政策上,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2]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4]曲江滨,刘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析――以保定市为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基金项目]2011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11ZR005)。
[作者简介]董芳(1979―),女,天津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营销;于瑞卿(1985―),女,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