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高校德育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思修课程教学高校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高校德育有关论文网,关于思修课程教学高校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校德育及教师师德及青年教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校德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以近期中央三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探寻作为高校德育方略直接执行者和学生思想道德领路人的特殊教师群体“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路径.针对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各方剖析其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明确自身教育义务,将传统师德观念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并建立与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良心,这才是德育工作者道德建设的理想境界.

关 键 词:课程师德缺失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近期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可见目前教师师德不容乐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后文简称为思修)这门课职业道德一章就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政治方略的直接执行者,是中国共产党前沿思想精髓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德育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感、教育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等教育主宰国家兴衰,高校教师决定高等教育成败.因此对高校德育教师的道德要求应该比一般高校教师高.

一、高校德育教师道德自我缺失表现

对师德的探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师范端庄,学明德尊”的德育大家的出现开启了我国师德规范的系统化之路.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高尚的师德思想激励着一代代௚

关于思修课程教学高校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高校德育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0;教育工作者.时下,师德依然为大家热议,尤其近期出现了很多教师失德甚至违法伤害学生的案例.思修课专门有一章讲授职业道德.目前虽然没有大量专业性实证研究表明今天的德育工作者道德风尚不比从前,师德是前升还是后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确实存在大量不符合德育工作者身份、有悖其角色的行为.比如,中央三部委提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在各方面均有体现.

(一)对自身职业义务的忽视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一书中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责任,不管你自身是否意识到.教师义务范畴,是由师德规范规定的,是师德规范的信念化和内化.德育工作者的义务是培养完善学生的道德境界.明确教师义务的最大作用应该是使义务感成为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高校是不可想象的.但目前由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负面因素作用,一些德育工作者对工作浮躁敷衍,将德育工作仅仅看作自我谋生的手段,仅仅是份终身旱涝保收的工作,而非钟爱的事业,认为高校德育工作大而空,成效周期显现需要时间较长,没有意识到自身义务,更没有上升到“传承高尚品德,传播高尚理想”的高度谋求自身发展.更有公众笑讽如今高校成为某些高学历教育者的“青年疗养院”.虽然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但不得不让广大德育工作者深思.这种事业心和荣誉感长期的自我缺失,势必导致对德育工作缺乏热情,如工作不能落到实处,讲形势走过场,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


如何写高校德育学位论文
播放:32846次 评论:4071人

(二)对自身育人作用的淡漠

教书育人概括了教师劳动的全部内容.然而一些讲授思修课程的德育教师自身存在着重教育本身、轻育人的倾向,认为德育教师仅将道德范畴的理论提供给学生就行,没有看到作为德育工作者自身更是校园里最为重要的师表,是更加直观最具说服力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试想如果上课连德育教师都会迟到,讲课连德育教师都只会读教案,开工作例会连德育教师都交头接耳,做学术研究连德育教师都造假,过马路连老师都闯红灯,谈笑间连老师都爆粗口,公共区连老师都吸烟等等,如何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做到道德水准提升.其实学生的道德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俗话说“师者,人之范也”.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可以直接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不只局限于课堂或者在校期间.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绝不仅仅是“教书匠”和传播德育知识的“工具”,而是道德修养知识的播种机,是大学生生活方面的导师,更应该是灵魂的领路人.


本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336663.html

(三)对职业生涯的长期倦怠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北京上海曾对高校教师做过调查,当问到如有可能,是否愿意离开教育工作岗位时,40%的男性教师表示愿意,原因竟是工资待遇一般,工作没有积极性.有近70%的学校领导和50%的教师认为高校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事业的进取心、服务意识淡薄,表现出高高在上,脱离学生脱离社会需要,缺乏为高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对职业生涯的追求物质化.就德育工作者而言,表现为懒于专心科研、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漠视劳动纪律,认为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某些高学历德育工作者不愿意登讲台讲课,更不屑于讲授思修这门课,认为这门课谁都可以讲,技术含量低,轻教学重科研,专注于职称职级带来的副产品.其实常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门课并不轻松,更需要授课教师学识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全面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二、高校德育教师道德自我缺失原因

高校德育教师道德自我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外因是一直以来教师考评体制不完善,内因是师德建设机制偏差,核心原因就是德育工作者自身对职业生涯发展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意识定位出现偏差.

外化:教师考评机制不完善

就体制方面原因来说,就讲授思修的教师举例,那就是长期以来,在对这门课的教师公开招考,年度考评与工作量计算中,缺乏对思想道德的自身修养的具体硬性考察,仅看是否毕业于名牌院校,是否有博士学位等,这种标准的导向作用很可能使这门课的教师仅将自己定位为知识传声筒,忽视自身的义务,更将德育工作者的行为看作个体行为,因而缺乏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放松自身修养.(二)内化:师德建设机制出现偏差

师德建设机制一般应包括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但目前在一些高校,明显地存在着自律机制目标设定抽象模糊,比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激励宣传中偏激失衡,比如抓少数高尚的典型,其实不是只有身患癌症重症甚至死亡,或为高校德育工作一辈子,在讲台上倒下的教师才能震撼人心.这样会让普通德育工作者感到似乎离自己比较遥远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或者很难发生关系.约束管理中妥协含糊,只要不出现教育事故学生没有大的教学争议,似乎思修这门课就已完成好了.还有行为评估中不务实效而追求形式等现象,这些都会引发高校德育工作者师德自我提升遭遇尴尬.

(三)核心:职业生涯缺乏自我认知

教师是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约束高校教师行为的法律目前主要有《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以量的要求很容易达到,但对教师工作质的标准则难以衡量.就讲授思修这门课的教师认识误区而言,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授课,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交给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和干部去做.其实教师自身的行为,对依赖和敬重他的学生来说,是学习做人的

1 2

高校德育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思修课程教学高校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

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特色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语文教改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幼师教研论文

电教论文

师德师风议论文

中学教师发表论文

思修课程教学高校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