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形象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关于编辑,关于文学相关专业论文修改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关于人物形象及当代文学及文学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人物形象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编辑,关于文学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人物形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陈启文(以下简称陈):章老师好,您是湖南人,见到您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但您又是在山东长大的,有人说,您身上既有湖南人的血性,又有山东人的憨直.您觉得哪一种文化对您影响更多些?

章仲锷(以下简称章):有人曾说过:“英国的爱尔兰,中国的湖南.”湖南人杨度(此公原为拥戴袁世凯称帝的带头者,后来却成为共产党员)在1903年写的《湖南少年歌》的诗句慷慨激昂:“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以上皆表明,湖南人性格的倔强不屈;至于山东人的憨直我不敢自诩,但我在济南度过高小和初中阶段,是在日寇入侵时期,尝过奴化教育和当亡国奴的滋味.这样的国耻与民族命运的启蒙影响力,也许铸就了我一生不服输、不低头、自尊进取、苦干争强、不卑不亢的个性.

陈:您干编辑数十年,有人说您的案头功夫在当代编辑中是最过硬的,还有人把您比做啄木鸟,说您特别特别能挑刺儿?

章:我考大学时专业考试的分数相当高,奈何家庭出身不好,只被二类志愿师范学院录取,犹豫再三才入学.师范教育强调基本功,我又稍有旧学基础(小时候家长教过“三百千”和《论语》),成绩上佳.所谓“案头功夫过硬”,无非“认真”二字,久之成了习惯.同行和有的作者说我眼睛“贼”,大概就是你说的啄木鸟的比喻吧.后来,我看电视剧读字幕,听演员和主持人唱念讲话,发现错别(白)字越来越多,图便宜买来盗版书,差错得难以卒读,挑错挑出兴趣,咬文嚼字写纠错文章,促使自己查资料、翻辞典,重下学习功夫.业精于勤,这个老道理是有普遍意义的.

陈:当编辑的大多具有较高学历,当然还得有真水平,是不是还要特别能“磨”? “磨”的具体方面是怎样的?


怎样写人物形象本科论文
播放:24184次 评论:4282人

章:我认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且不说自学成才的作家艺术家,布衣白丁出身的大师巨匠,据我所知,人民文学出版社主持《鲁迅全集》全程编审工作的王仰晨先生,也是排字工出身.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强项在编辑方面,业余学写杂文和随笔,也曾屡屡获奖.写短文的修炼,必须字斟句酌,不容冗赘.所谓“磨稿”,其实是“磨”人,磨炼自己,也推动作者注意文笔的提高.我当主编时,也严格要求责编,往往看大样审出“硬伤”,防止了大错.例如,有一篇小说引了句俚语,“各回各的家,各打各的妈”.一查原稿,“打”乃“找”字之误.又如吉林老作家王肯写的关于 “二人转”艺人下农村,在老乡炕头上演唱情景的散文,提到农民用“黄瓜种”做菜招待客人.责编轻率地删去“种”字,其实大谬.东北冬天若有黄瓜,也是非常昂贵的暖棚产品,农民哪里吃得起!“黄瓜种”即留来当种子的老黄瓜,一字之差,尽失作者原意,编辑若不精心,就会酿成恶果的.我所敬仰的前辈大作家(也做过编辑)像鲁迅、巴金、叶圣陶、孙犁,他们对稿件的缮写、改动,校对的勾画,都非常工整清晰,毫不马虎.我们都应向这样的大师们学习.依我看,世上没有全知的作家,也没有万能的编辑,决不能自满,什么“四大名编”,盛名其实难副.全国文学刊物林立,有经验、学养的编辑藏龙卧虎,包括有成就的新老作家,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记得陈建功在《中国作家》发过一中篇小说《放生》,内容提到解放前北京的大宅门是“天棚鱼缸石榴树”,我根据自己的记忆,给添了句:“老爷肥狗胖丫头”,作者挺满意,夸我是杂家;后来建功在冰心那里,听到批评,老人说,应该是“二爷”才对,是指“帐房先生”或看门的“长班”,主人才能称“老爷”.这真是学无止境,世事洞达皆学问.


这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gai/427196.html

编辑的“磨”稿,是在作者改定之后的修正润色,一般是改错别字和病句,进一步包括冗赘和枝蔓的地方,版面不足嫌长可以删节,若是伤筋动骨,就得同作者商量了.切忌越俎代庖,涉及情节设置,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编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你没有亲自感受的生活和实践,亲历其境的体验,怎能闭门造车!较大修改有两种情况,一是小说的枝蔓太多,矛盾纠葛过于庞杂,情节素材堆积过密,要求作者去枝蔓,立主脑.文字流畅节奏明快些;另一种是作者不大会写,有素材而无剪裁,有故事而无文体,有生活却缺乏艺术加工.前者像王朔的《空中小姐》,他有能力自己修改,越改越好;后者像王树梁的《山林支队》,曹大澄的《寒凝大地》,就得编辑多费些工夫了.当然,如何改法,都得一厢情愿.而我的体会是:“文不惮改”,首先作者应反复推敲,所谓“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敏捷,不值得夸耀;现在更是倚“鼠”(指鼠标)可待,动辄写出长篇巨作了.据说有的出版社校对靠电脑纠错软件或找校对公司,不设专职校对,甚至编辑不通读校样,雇人代劳.这也许就是现在出书粗糙滥造、错字连篇,大大超标(新闻出版署规定不得超过万分之一)的重要原因.其次,作者的立意主题、风格个性、文体流派、审美指向,编辑无权也无意去改动,而错字硬伤,引文错误,病句笔误,则非改不可.应该发扬老出版社的优良传统,学习老编辑们的严谨作风,改进目前粗糙浮躁的风气,提高书报刊的出版水平.

说到底,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编辑对工作者来说,只能起辅助和提携的作用.一个作者能不能拱出土来,萌生成长,开花结果,成材出众,关键是取决他(她)的天分和努力,学养水平和感(性)知(性)能力.我始终认为,编辑只不过是耕耘的园丁,引渡的桥梁.如此而已.

陈:请您从编辑的视角,谈谈对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

章:我们所处的时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应该产生经典的作品.因为生活本身异常生动复杂、丰富多采,跌宕起伏;而各种思潮、事件和变革,更是波澜万状,惊心动魄,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由于人所共知的主客观诸多因素,迄今还未见有划时代的史诗性的伟大作品诞生.包括我编过的不少获得全国奖的长中篇小说以及其它文体的作品,它们能够有的记载于今人著述的断代文学史上,作品占一席地,作家留下个名字,就算不错了.例如“问题小说”可以提到刘心武的《班主任》,寻根小说可以提韩少功的《爸爸爸》,新乡土小说可以考虑刘绍棠的作品,京味小说则说邓友梅,前卫意识流提王蒙,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后学是莫言,新海派的王安忆,新京派的汪曾祺,新写实有武汉的池莉、方方,新京味(所谓“痞子文学”)则非王朔莫属(我个人佩服的当代小说家是“四王”:王蒙、王安忆、王小波、王朔).还有侧重心理,表现自我,象征隐喻,探索新文体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各有其现实的意义和认识价值,赢得读者一定时期的肯定和赞许,获得某些荣誉和口碑,而其久远的思想力量、文化品格和精神感召作用,还有待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才有可能成为流传青史的名著和经典作品.今后,随着出版的市场化和IT的发展,娱乐生活以及文化传媒的多样化,为适应某些商业需求,多元态势的文学(或称之为“写作”更确切)发展走向是必然的.说危机也好,困顿也罢,从历史的长河看,真正的文学是&#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