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石油企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石油企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石油企业及社会责任及石油安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石油企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面对暴涨的国际油价,中国企业更多的是找政府要政策、要补贴、要市场准入,却很少从石油安全的角度出发主动建立企业的义务石油储备,协助政府完成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构建.结合中国市场特点,进行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完善方略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扣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社会责任;市场换储备(MTR);义务石油储备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5-0068-05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企业不仅要自觉地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更要将自身发展的安全与国家安全结合起来,实现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关注石油市场公平者众,关注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却很少,也很难看到有哪个石油企业主动地、自觉自愿地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义务石油储备.

在国际上,虽然石油企业普遍采用了HSSE管理体系(Health、Safety、Security、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以维护企业名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承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但从国家广义的安全角度来考察,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中缺少了持有义务石油储备的责任,缺少了作为国家石油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责任.

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建立义务石油储备是不符合商业赢利规则的.即使不做,眼下也没人追究其责任.在忽视了社会安全责任的真实含义后,闭口不谈往往成了市场的某种心照不宣的做法.因此,有必要对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储备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建立石油储备的原因及概况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供给和价格主导权就回归到了产油国一方,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应对这种不利局面,1974年11月成立的国际能源署,在各国之间开展了综合性的能源合作.其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和完善石油供给中断应急系统,包括参与国应承诺持有的相当于9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

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后,油价暴涨,出于对油价进一步持续上涨的担心,各国进一步增加储备量,到1986年使储备量达到了最高峰约160天的石油进口量.

在此期间,油价早已开始回落,可过大的石油储备不仅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储备占款.牵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财政支出也使各国的财政压力沉重.因此,各国又纷纷开始减少储备量,主要减持的是工业生产的商业储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仅做了微量减少,可这种储备压力毕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迫使各国不得不另寻出路.各国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建立义务石油储备,明确了企业义务石油储备的责任、权利、动用条件、监管主体以及罚责等.

关于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的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石油企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石油企业本科论文的写作方法
播放:37329次 评论:4198人

为了进一步增加安全系数,各国还统一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框架内,实施国际能源计划,以规避石油市场的中断和价格风险,并增加与欧佩克组织或产油国的谈判能力.

进入21世纪后,凡石油依赖程度在30%以上的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除了建有国家级的战略石油储备外,几乎全都有企业的义务石油储备,共同构成国家总的战略石油储备,有条件的国家甚至还在原产地构建了战略石油储备.

二、操纵应急机制

早在1990年底海湾危机时期,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近400万桶/天的原油供给缺口,石油价格一度从1990年7月的每桶16美元上涨到当年9月的26美元.到战前,因投机和各国的抢购囤积使得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油价狂升到每桶40美元.为抑制油价上涨,1991年1月16日,随着联合国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事行动的开始,美国总统老布什签署命令,决定首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SPR)3375万桶.美能源部立即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平均每天抛售112万桶的储备油.与此同时,国际能源机构(IEA)每天也抛出138万桶,也就是说,每天总计有250万桶原油供应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过50多天的集体行动,价格暴涨趋势得到遏制,灾难性的石油危机没有出现.因此,美国政府在1994年的《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得意地声称,在海湾战争期间运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实践表明,石油储备是“极具价值的,有效的”.

2000年9月20日之后,国际油价达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原油价格从1998年的每桶10美元左右,直线增至每桶37.8美元.9月22日,美国架不住高油价对经济的冲击,宣布第二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此次油价上涨并非是全球供给中断所致,为自圆其说,克林顿总统所下的命令是要能源部通过拍卖竞价形式,动用相当于美国国内日均原油消费量的5%,共轮换3000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并要求获得储备石油的公司在下一年度里归还相同数量的原油并再加上一定比例利息,因此达到了增加石油供给的目的.在20天时间里,每天供给100万桶,很快使油价开始回落,此间美国还进行了许多外交动作,使美国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2005年8月底“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美国石油工业集中的墨西哥湾沿岸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该地区生产美国大约1/4的石油和天然气,并且是全美1/3炼油厂的所在地).飓风将海上采油平台吹到了一百多公里之外,95%的原油生产中断,开采、炼油和运销系统几乎崩溃.国内石油市场出现重大缺口,供给危机迫在眉睫,油价直指每桶70.90美元.基于美国国家利益,小布什总统下令及时抛售了2000万桶的战略石油.但他依然采用了竞价拍卖的形式去轮换战略储备库中的石油.

前两次应急运作,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基本上都跟着进行了相应的动作,参与了由美国政府主导的全球治理,扭转了中短期国际油价的升势,平息了市场的风险.而在“卡特里娜”飓风事件中,国际能源机构每天也向美国提供200万桶的石油援助,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国际油价从2005年8月30日的每桶69.81美元下降到了11月18日的每桶56.34美元,跌幅达到19.3%.但随后国际能源机构各成员国为尽快补足储备缺口的无意识集体行动又必然助推了油价的上涨,再加上伊拉克国内的动荡与伊核、朝核等问题,反而又引起了国际油价长时间的持续上涨,2006年7月14日最高达到了每桶77.03美元,涨幅达到36.7%,加重了国际油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国际社会的不安.

在美国政府几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中.其战略石油储备没有成为企业的“唐僧肉”,反而在危机中巩固了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使国际能源机构在事实上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美国不仅牢牢地控制住了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还稳定了国内市场的物价,同时还收获了巨额的石油利息补偿.

而美国的石油企业,在没有政府法令的情况下,自愿保有与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相当规模的商业石油储备,其总量常年保持在7.2亿-8.2亿桶的规模,它们不仅有原油商业储备,还有汽油、柴油、馏分和燃料油等成品油的商业储备,为美国政府应对国际石油危机,调控石油供给增加了筹码.

三、义务石油储备的选择

战略石油储备的风险通常是由购置风险和储备风险组成.前者多因市场价格波动或储备运作等时机选择不当所造成,而后者由石油储备过程中油品变质和安全储备油品等风险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系统风险,使战略石油储备投入的资金处于不确定的敞口中.当管理模式落后时,油品品质必然存在瑕疵.当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时,装备、技术自然落后,储备石油自身的安全就难有保障.

在美国,从1976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至1999年底.其政府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212亿美元,仅每年用于维护与经营的费用就需2亿美元(约小于0.35美元/桶年);而在芬兰,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由企业实际承担的,尽管企业将国家规定的义务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混合管理,但其原油义务储备成本仍然高于美国,约为0.4美元/桶年;比利时的义务储备成本包括储罐租借、油

1 2 3

关于石油企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形式与政治论文

大学生政治论文

关于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800字

高一政治必修论文

中考政治小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题目

怎么写政治论文

科技创新政治论文

新课改政治论文

中国的石油企业与义务石油储备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