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航空运输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限制航空运输违法干扰的法律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航空运输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限制航空运输违法干扰的法律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航空运输及管辖权及干扰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航空运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个航空大国应负的国际责任.我国政府于1978年11月申人《东京公约》,于1980年9月10日申人《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并庄严承诺承担三个公约规定的维护航空安全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内立法,对三个公约中规定的各种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与行为,以及其他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与行为,在刑法和民航法及《民航安保条例》都作了相关规定.二是初步建立了反违法干扰的行政处罚机制.《民航安保条例》在16条中规定了禁止对民航机场的违法干扰行为;第25条中则规定禁止在航空器内实施的违法干扰行为.第30条和第32条规定了其他种类的违法干扰行为;第34条、第35条、第36条和第37条则是相应的行政处罚规定.三是对民事制裁措施在反违法干扰中的作用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民航安保条例》第38条规定,对违法干扰行为除“予以处罚外,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随着航空运输中违法干扰行为的频繁发生,我国反违法干扰的法律措施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反违法干扰的规定相互冲突,缺乏系统性.一方面,《民航法》与《刑法》在刑法原则上相抵触.另一方面,虽然三部法律都对违法干扰作了禁止性规定,但每部法律对违法干扰作的规定却不够系统.《刑法》虽然几经修正,却始终未能勾勒出反违法干扰的清晰框架结构.即使是《民航法》和《民航安保条例》这类专门性法律法规也没有将违法干扰行为的内容全面规定在某一章节之中,违法干扰行为并没有给人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也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再一方面,由于《民航法》以1979年刑法为蓝本,对违法干扰犯罪没有明确规定法定刑且有的罪状表述不清,实际上导致该法规定的反违法干扰刑事法律虚置,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能.其二,无法对一些潜在危害性极大的违法干扰行为做出适当的处理.一方面,对危害性极大的违法干扰行为只能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民航安保条例》的第34条规定在航空器内吸烟、打架、酗酒、寻衅滋事,以及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等行为,由民航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其实这类行为对航空安全威胁极大,一旦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因此将偷盗救生衣等行为作为犯罪处理是完全可以的.另一方面,以行政制裁替代民事制裁.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在构建反违法干扰的法律模式时,应注重全面追究违法干扰行为的法律责任.违法干扰行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违法干扰行为发生后,其法律责任也是多方面的.同一行为,往往既有民事责任,又有行政责任,同时还有刑事责任.如抢占航空器导致航班延误、偷盗寄生救生衣、制造或传播恐怖信息等行为,该类行为既侵害承运人和旅客的民事权益,又触犯我国民用航空的行政管理规定,严重的还侵害国家刑法保护的权益.因此,在追究行为人违法干扰的法律责任时,应当分清行为人法律责任种类,防止出现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以罚款代替民事赔偿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梁西.法律秩序的呼唤——“9·11”事件后的理性反思〔J〕.法学评论,2002,(01).

〔2〕赵维田.国际航空法〔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谢望原,刘艳红.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01).

〔4〕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限制预防机上暴力行为的示范法〔J〕.中国民航报,2002-01-16.

〔5〕方宏添.国内亟待立法限制违法干扰〔J〕.中国民航报,2003-03-19.〔责任编辑:陈玉荣〕

1 2

航空运输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限制航空运输违法干扰的法律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论文500字

高中政治论文2000字

思想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获奖论文

本科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集

政治论文

政治1500字论文

政治小论文

政治思想工作论文

限制航空运输违法干扰的法律(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