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明堂类论文例文,与腧穴主治的形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明堂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腧穴主治的形成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明堂及经脉及病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明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主题词 腧穴/主治 历史

如果说药性主治是中医方药治疗的基础,那么腧穴主治自然是针灸选穴处方的依据.正如中药的主治主要来自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总结一样,腧穴的主治也包含了历代针灸医家大量实践经验的结晶.

1 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要考察古代针灸腧穴主治的形成过程,仅仅笼统地说来自临床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一般说来,对于取病变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治疗该病症经验的积累不难理解,那么腧穴治疗远隔部位或全身性疾病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1.1 来自脉诊病候

对于脉诊病候的针灸治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直接刺灸诊脉处治之,因而诊脉部位渐渐演变成针灸治疗部位--腧穴,这类腧穴早期的主治症便直接来自原先的脉诊病候.最典型的例子是由十二脉口演变而成的十二"经脉穴"[1],以及由十五诊络部位演变而成的十五络穴,这两类腧穴的主治病症最初期都直接来自相应脉口的诊脉、诊络病候.试以足厥阴为例说明如下.

例1:《灵枢经脉》足厥阴"是动"病候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明堂经》"足厥阴"穴主治

太冲穴主治:男子疝,女子少腹肿,腰痛,嗌干,面尘黑.

例2:《灵枢经脉》足厥阴络脉病候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等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明堂经》足厥阴络穴主治

蠡沟:足厥阴之络,在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实则挺长,虚则暴痒,气逆[则]睾肿卒疝.

从以上2例可以看出,足厥阴脉口"是动"病与"足厥阴"穴(相当于"太冲"穴)主治、足厥阴络脉病候与足厥阴络穴主治不仅病症相同,而且文字也一脉相承,有着明显的同源关系.其他各例详见拙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华夏出版社,2000年).

其实,所有由诊脉处演变而来的腧穴,其最初的主治病症都直接来自相应的诊脉病候.例如据《内经》记载,手太阴脉诊脉部位除了寸口脉外,还有"天府脉":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灵枢卫气》).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等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大牖五部(《灵枢寒热病》).〖HT〗以上《灵枢经》二篇所记之手太阴之标脉都为"腋内动脉",此脉名曰"天府",其中《寒热病》篇还记载了此脉的诊治病候.

那么根据这一规律,《明堂经》所载"尺泽"、"天府"的主治病症必然包含有相应动脉的脉诊病候.《明堂经》载"天府"穴主治如下:主咳,上气,喘不得息,暴瘅内逆,肝肺相搏,鼻口出血,此谓大输,身胀,逆息不得卧.风汗出,身肿,喘喝多唾,恍惚善忘,嗜卧不觉.上述《明堂经》文中虽然已包含了手太阴"是动"病,但尚未见典型的文字,其实这是《明堂经》编者的失误所致.在"经渠"穴主治症中可见如下文字:胸中膨膨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瘅内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输.

这是非常典型的手太阴"是动"病文字,而《明堂经》编者对于这种多穴针灸方的主治病症,一般只归入其中一穴之下(详见下文).由于"是动"病一般多取相应经脉的"经脉穴"治疗,故上述主治症便归入了"手太阴"--经渠穴下.

腧穴主治的形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明堂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腧穴主治除了来源于曾用于诊脉的体表脉动处的诊、疗病候外,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经脉的诊络、刺络病症.在《明堂经》中除了典型的"十五络穴"的主治外,还有一些注明"别络"、"大络"等穴,或者虽未注明这些字样,但主治病候中明显带有络脉病候的特征,这些腧穴的主治至少有一部分直接源于其脱胎而来的络脉病候.

一般说来,凡《明堂经》所载之位于"动脉中"、"大脉中"、"大络"等腧穴(特别是那些肘膝以下腧穴,其主治病症以远隔部位或全身病症为主者)都可能曾用作诊脉部位,这类腧穴的最初主治病症都可能直接来自原先脉的诊、治病候.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腧穴"概念是指一个确定的点,而脉(体表脉动处及诊络处)有一定长度,而且其部位可能因人而有一定的差异,故虽然不少穴由同名的"脉"演变而来,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例如"太渊脉"除了包含同名的"太渊"穴,还包括"经渠"穴,同样,"天府"、"侠白"穴同属于"天府脉"范畴.又如"颔厌"、"悬厘"、"悬颅"同源于"颞颥动脉".这些同出于一脉之穴,其最初的主治症也应当是相同的,只是后来才逐渐有了分化.

1.2 来自对疾病反应点的认识

现代针灸临床观察发现,在一定的病理状态下会在一定的体表部位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或其他性质的反应点,按压这些反应点,患者或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或者病痛即刻减轻,在这些部位针或灸,往往会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这种现象古人也应当会观察到,《内经》中即可见到这方面的明确记载:灸,在背下夹脊傍三寸所,压之令病者呼应手(《素问骨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立已等(《素问缪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一本作五椎又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灵枢五邪》).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灵枢背腧》).以上这些明确的记载说明,某些腧穴主治正是来源于古人对于疾病的反应点出现的部位、性质的把握以及刺激这些反应点(或部位)对于病变的治疗作用.这种在患者身上按寻反应点以刺灸治病的方法在汉以后某些地域仍流行,初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即记载了在吴蜀之地流行的这种取穴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疼痛的现代诊疗实践中发现:一定部位的疼痛,不论职业、性别、年龄的差异如何,也不论病因是否相同,其最明显的压痛点出现的部位多相同或相近,而这些"最痛点"的位置与穴位有很高吻合度,在这些痛敏的穴位点上作穴位注射,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2].另一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还表明:其他一些疾病,在人体某些特定部位也会出现压痛点,而且这些压痛点与中国针灸"穴位"有相关性,在这些压痛点上作穴位注射对于相关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这些都从临床角度印证:疾病状态的各类反应点是古人形成"腧穴"概念及确定腧穴主治的重要依据,以这种方法总结的腧穴主治有较坚实的实践基础,并为现代临床研究所证实.

2 从中医理论的类推

2.1 据经络学说类推

从腧穴被视为经脉"脉气所发"之时,经穴主治便不断受到经脉病候的影响(至少于《黄帝明堂经》之腧穴主治是如此),以至于后人将此二者的关系归纳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意即归属于某一经之穴可主治该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如果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么经穴主治便非常的简单.然而,从现存古代腧穴文献来看,只有四肢肘膝以下五输穴、络穴

1 2 3

明堂类论文例文,与腧穴主治的形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个案护理

医学期刊论文格式

临床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

论医患关系

纳米生物医学

临床口腔论文

医学期刊购买

鼎信护理论文发表网

护理工作论文

腧穴主治的形成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