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循证医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循证医学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循证医学及冠心病及栓塞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循证医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

2.2.5.1流行病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演变,冠心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ACS占冠心病患者的30%~40%.许多资料表明,ACS是发达国家居民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有250万人因ACS住院治疗.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ACS亦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卫生部公布的1988-199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冠心病病死率的资料,9年间城市冠心病增加53.4%,农村冠心病增加40.4%.第3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6‰,其中城市人群为12.4‰,农村为2.0‰.

2.2.5.2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ACS的循证医学证据ACS患者的血栓多形成于中小动脉末端,而中小动脉口径较静脉细,血栓体积较小,继发性纤溶后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相对较低.因此,与PTE、DVT和AAD患者相比,ACS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变化不明显.2009年Tokita等对279例急性心血管疾病(acutecardiovasculardiseases,ACVD)的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检测,发现ACV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非ACVD患者(1.10μg/mlvs.0.69μg/ml);进一步亚组分层后发现,大血管病亚组(AAD,PTE和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高于ACS亚组(6.99μg/mlvs.0.89μg/ml).近年来有研究发现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对于ACS的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Orak等对241例突发胸痛急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的检测,发现D-二聚体用于诊断A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和95.4%.李春盛等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入院的3134例患者病历资料,研究发现D-二聚体与心梗患者的早期预后相关,与发病至死亡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对提示心梗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帮助.但2007年Tello-Montoliu等报道D-二聚体的变化不能预测ACS患者短期的预后、血管再狭窄和心衰的发生.

2.2.5.3小结ACS是急诊科常见的高危胸痛,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尽管有研究发现ACS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分级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与DVT、AAD和DVT患者相比,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其用于ACS的临床意义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2.6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且很难逆转的呼吸道气流阻塞,导致气体无法通畅地进出呼吸道,此疾病并不是单一疾病,通常包含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两类疾病.

2.2.6.1流行病学2011年复旦大学发表在Chest杂志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及城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从5%到13%不等.统计发现2008年引起中国患者死亡的原因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城市及乡村分别为第四位与第三位,占每年总住院患者比率为1.6%.

2.2.6.2D-二聚体检测应用在COPD的循证医学证据慢性阻塞性肺病本身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中度危险因子.根据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与世代研究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登录病例分析(RIETE)发现,在2892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2984例,而这些患者中罹患肺栓塞比率高达59%.进一步分析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比非慢性阻塞性肺病罹患肺栓塞的胜算比达1.64倍,而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0.8%与7.6%.2010年Gunen等学者分析1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cuteexacerbations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的住院患者发现共有32例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深静脉血栓14例,肺栓塞18例),而利用wellsscore以及D-二聚体检测可以有效帮助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正确诊断.2006年AnnalsofInternalMedicine也发表了一篇前瞻性的研究,研究收录了197位不明原因AECOPD的住院患者,发现有49位最后被诊断合并肺栓塞,比率为25%,而文章归纳出三种危险因子分别为曾经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癌症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超过5mmHg(1mmHg等于0.133kPa).2007年RutschmannOT在急诊收录1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利用VIDSAD-二聚体检测方法可以安全排除28例患者(占23%)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但文章中强调在临床医师没有怀疑罹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AECOPD的急诊患者中,只有1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3%).作者强调在急诊医师没怀疑肺栓塞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相当低.Sohne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强调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衰竭以及癌症患者利用临床预测准则结合D-二聚体皆可以有效且安全的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症.2009年Rizkallah的荟萃分析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有高达24.7%罹患肺栓塞,研究也强调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高度怀疑并积极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2.2.6.3小结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发病率相当高,而疾病本身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中度危险因子,尤其是不明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需住院的严重患者,临床医师要高度怀疑合并肺栓塞的可能.临床预测准则结合D-二聚体检测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排除或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

专家共识组成员(按拼音排序):陈晓辉、陈玉国、白祥军、蔡洪流、蔡文伟、曹钰、丁宁、封启明、付研、何新华、黄亮、黄曼、蒋国平、李春盛、黎檀实、李文放、廖晓星、林建东、林珮仪、林兆奋、刘励军、陆一鸣、卢中秋、马岳峰、聂时南、潘曙明、裴红红、钱克俭、石松菁、宋维、宋振举、孙明莉、童朝阳、王立祥、王勇强、王仲、魏捷、谢苗荣、于东明、余涛、曾红、曾红科、张国强、赵丽、赵晓东、张劲松、张茂、张彧

欢迎登录中华急诊网(.cem..)或扫描本文的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资料

(收稿日期:2013-06-17)

(本文编辑:何小军)

1 2 3 4 5

循证医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北航社区医院

脑梗塞护理计划

喜喜母婴护理

精神科护理学论文

医学整形论文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脑梗护理论文

医事法学研究生

股骨颈骨折护理论文

中医药论文投稿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