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民俗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我与民俗学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民俗学方面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我与民俗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俗学及文艺学及民俗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民俗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我们最后出版了合著《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2003).以后,我还带领研究生进行了北京用水民俗的调查研究,出版了《北京民间水治》一书(2009).水利研究,需要将民俗学与历史学、水利学和金石碑刻学结合起来,观察和阐释民间节水文化传统,这就把我的研究带进了一个新领域,能让我全面地认识民俗文化.我认识到,民俗学所研究的水利社会对象,不是以马林诺夫斯基以来的人类学派所强调的社会运行基本要素去操作的,如人口的增减、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和资本的变迁等.民俗学研究水利民俗所反映的村落、家族或个体成员之间的情感纠纷、社会态度、日常具体问题及其口头叙事、行为价值观.再由这种叙事和行为模式,考察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技术事实、习惯法以及民间组织自治规章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理的具体事实类型.学者需要把这些看成是一整套地方知识,由此分析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所折射出来的当时社会管理制度和国家形象.民俗学者在水利调查中处理文献和田野的关系不是简单对应的,而是要分层处理.学者要承认这中间存在具体而复杂的、动态思维类型的网络.而正是它能告诉我们以往所认为的一般规律并不可靠.水利民俗研究还让我看到,在历史文献中认为不可能的,有可能在民俗文化中是可能的;历史文献中认为灾难治服村庄,在民俗文化中却是灾难与村庄共存的.这种水利民俗因而是凝聚人心的.老百姓拥有了它,很踏实.学者认识了它,很敬佩.社会“普世”它,很需要.

在水利民俗学的基础上,我又开始了粮食民俗、土地民俗和寺庙民俗的研究,并有所拓展.我把这些心得写进了《现代民俗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农雪玲,在拙作付印前,写了一份书评寄给我,题目是《所谓民俗——被凝视着的俗世民生》,我抄一段在下面:

董教授对于民生社会的关注贯串全书,让人分明感觉得到,在她这里,“现代民俗学”真正是走入民间、扎根于最广大民众土壤的“术业”,等比如第四章《土地民俗》的个案就是对寺北柴村的土地组织“伙”的研究等董教授选择这里以了解华北基层社会的最一般的生活史,显然是找准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切入口.等在这个以无战争破坏和无抵抗事迹而中外扬名的村庄中,战争和战后的政治运动给这里的村民所带来的巨大政治压力及由此压力带来的心理忍耐——如果不是对民众的生存状态抱有深刻的同情和理解,显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在正规而学院化的调查中,最容易漠视民众深隐着的感情和态度,即使得到了表面上正确无误的数据,实际上往往因为没有获得民众的信任,并没有能接触到最核心的人文内层.等本书梳理了传统民俗延续到现代社会和现代学者研究视野中的主要部分,包括了粮食民俗、水利民俗、土地民俗、性别民俗、组织民俗、宗教民俗等.这些内容,即使是对现代民俗学一无所知或毫无关涉的读者,也仍然会从中找到切身相关之所在——因为,这就是民俗.

我没见过农雪玲,能聆听到这样的反馈,我感到很欣慰.

2.田野民俗志

钟老自称是“书斋学者”,我走向了田野.我出的很多书也都来自田野.我认为,这也是民俗学的学术传承和发展之使然.至少从目前看,民俗学与田野作业之间互相需要的理由,大体有三点:一是民俗学研究民俗志,这本身就要在田野中找机会和找发展;二是可以在民俗学理论的支持下,重构历史文献系统,补充不为文献所记载的特有民俗文化,建立另一个文献系统,我称“文献民俗志”;三是民俗学所承担研究的另一个人文与自然和谐绵延的资源系统,在高科技的造福与威胁并存的时代,它被田野追着消失,又被田野捧着挽留.民俗学要到田野中去“充电”,才能保持理论的活力和方法的灵性.我把在这方面多年教学科研的成果积累起来,撰写并出版了《田野民俗志》,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颁奖评语说:“此著继承和发展钟敬文民俗志学理论,抓住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的症结,首次提出了‘田野民俗志’的概念,并从这一学术概念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并提出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新方法.作者全方位地论述了田野民俗志的学科地位、理论构架和实践方法,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民俗学方法论的著作.作者强调将田野民俗志与历史文献学一道建设,符合中国实际.作者从田野民俗志的角度,提出改革民俗学大学教育的问题,并给出教案样本和正规训练项目的格式,具有科研与教学的双重职能.此书出版后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民俗学走向世界与国际学界对话的标志性作品.”3.数字民俗学

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把快速发展的数字信息科学理论与民俗学相结合,建设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叫“数字民俗学”.2003年,获得学校的支持,我成立了数字民俗学实验室,我任实验室主任.现在这个实验室有十年的历史了,我和我的团队在理论方法的创新和数字民俗软件的研制上,都有相当的收获.

运用数字民俗学的理念,创建数字钟敬文工作站,全面贮存和展示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文化遗产,向本专业后学人才传承,向社会公益教育传承,也开展国际交流.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在国际国内同行中,还没有一个由民俗学专业人员创办的数字名师教育研究站,本站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具有超前性.

建立数字民俗“藏品”的概念,突破口头传统保护的难点,创建数字中国故事博物馆.中外民俗学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民俗文化多样性研究与民俗海量信息管理的困难,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解决了民俗“藏品”的概念界定与操作技术问题,跨越了同行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典藏库分开建设的两个阶段,直接进入两者整合建设的阶段,建成了一个包括中国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在内的“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在典藏库内,建立了基础资源数据、民俗分类数据、主题研究数据、数字合成数据和信息发布系统等各个层次,这些工作对提升民俗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和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2005年,我主持北师大985工程“数字大学博物馆”民俗学专业的子课题,使用钟敬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将其纸介成果转化为数字数据,带领团队,于2006年建成“中国数字故事博物馆”.这个工程对我国故事民俗优秀遗产进行数字化收藏和展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型民俗叙事建模,这在国内外同行中都是首例.

加强空间民俗研究,建立GIS数字民俗地图空间演示模型.近年人类遗产学兴起,我们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件和我国政府通过的“四遗产”保护公约,使用GIS、FLASH等虚拟技术,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合作,研制成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数字模型空间演示模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数字模型空间演示模型、中国戏曲志数字模型空间演示模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教学科研演示模型等数字软件.自2003年至今,我们将这类研究延伸到物质民俗研究、社会组织民俗研究、宗教民俗研究、节日民俗研究和跨文化的民间文艺学研究等多个研究分支内,完成了北京手工行业现代老字号传统民俗研究、北京节日民俗志研究、中日印故事类型比较研究等多个数字软件和数据库.我指导研究生撰写了带有数字民俗研究章节的博士学位论文8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这些论文全部通过答辩,其中大多数论文获得了优秀成绩.

这一系列创新项目,带动了民俗学的基础研究,也促进了民俗学相关分支领域的研究.

2009年,我带领团队出版了《数字钟敬文工作站》等“数字民俗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对我们从事数字民俗学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数字民俗学的探索,将北师大不可替代的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文化成果与后续发展信息给予现代化的展示和交流,积累了民俗学基础研究与社会重大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经验,更新了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特色,加快了学科建设的步伐.

4.跨文化的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研究

今天

1 2 3 4

民俗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我与民俗学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艺术类本科录取线

艺术在职硕士

有关体育的论文

体育专业单招

音乐鉴赏论文

幼儿园体育培训

体育舞蹈学校

高中体育论文范文

羽毛球体育课论文

体育高考报名

我与民俗学(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