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人格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人格方面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格及人格心理学及心理学博士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格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小说创作和批评,应该走出“性格论”的局限,上升为人格塑造和人格批评.卡梅伦•,韦斯特的《24重人格》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小说突破了性格刻画的园囿,从多重人格的广角来塑造一个病态人格形象,对人类认识自我,特别是开启尘封的心灵一角,提供了供人们观照的艺术形象.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医治病态人格和病态社会的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的理解,作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对多重人格的解剖.

关 键 词:卡梅伦•,韦斯特,24重人格,性格论,人格塑造

在心理学的领域,人格和性格已不再混为一谈.当人格心理学已经独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内心和外部组织的学科,性格已然只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时,小说的人格塑造取代人物的性格刻画,对小说人物的性格批评提升为人格批评,已经成为可能.我一直认为,中国小说自明清小说理论提出“性格论”,到现代小说在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下,发展为“典型性格论”以来,几百年来或近百年来,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就停滞不前了.以至于当代文坛痛心于诺贝尔奖呼之难出,疾首于优秀长篇小说寥若晨星.即使全国的最高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评出的七届作品中,也难有几部服众.痼疾在于,在文化和人类已经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小说创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去塑造人物,而拘泥于偏狭的性格论不能自拔;小说批评不从人格的广度和高度去发展批评方法与引导小说创作,而局限于单一的性格批评.这样,中国小说就出不了大家,也就难有最优秀的作品出现.遗憾的是,在我研究的国内作品视野内,逼近人格塑造,描写人的精神症状、无意识状态等的作品也有一些,但是还没找到一个完整的人格塑造的研究模型.偶然买得的李永平翻译、近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家卡梅伦•,韦斯特的纪实心理小说《24重人格》,让我眼睛一亮,终于找到了一部典型的人格塑造的研究范本.

黄希庭先生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①作家毕淑敏在该小说的序《和谐人格》中也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是一套身心系统它是和谐的,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浑然一体.”②心理学家和作家都赞同人格是人的身心系统,是由人的内部和外在行为若干要素整合而成的,正像黄希庭概括的基本要素一样,是对人整体的全面反映.所以人格的塑造,就远远大于过去的性格刻画.前面已经指出,性格只是人格的一个构成要素,过去为突破性格的局限性,刘再复先生提出的“二重性格论”也好,后来不少人提出的复杂性格也好,都没有从创作实践和理论上突破小说人物的塑造.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当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只有《白鹿原》中的一些人物接近人格塑造,比较成功以外,还没有杰出的人物形象出现.根据人格心理学的划分,通常有正常人格和病态人格.在心理学范畴,病态人格又属于精神病理学的范围.《24重人格》就是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病例体验,以自己为主人公塑造的患有24重“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的病态人格形象.

一性格刻画的突破:多重人格形象的塑造

多重人格障碍,又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异常症状.这种症状在过去长时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季建林教授在该小说的序二中说的,多重人格现象,是普通人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对于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精神病症和人格分裂也就呈上升趋势.虽然精神障碍的增多是否与现代化的、复杂的文化有关,还存在争论,但确实有一批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精神病是十分罕见或根本就不存在的.③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与复杂,使人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增大,也就使精神障碍的群体增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就说过“美国几乎没有一个家庭完全摆脱了精神障碍现象”.心理学家戴维•,罗森塔尔就指出,可能有6000万美国人有精神分裂嫌疑,而精神分裂患者有175万人,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少有50万人.罗伯特•,迈耶在他的《变态行为案例故事》中也指出,多重人格障碍的发病例,在1944年以前的127年间仅报告过76例,而从1944年到1978年报告的案例就有200例.④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的是“典型性格”和典型事件,也就是社会生活共性面的现实,对于病态人格的特殊群体,也就反映得极少.罗伯特•,迈耶也提到过,只有斯蒂文生的小说《杰基博士和海德先生》,还有《三面夏娃》、《女巫》等小说,描写过这个群体.由于没有站在心理科学的新平台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家们都只是把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特殊生活,看成是失忆、癔症或幻象.典型的是法国法兰西学院上世纪后半期杰出的文学家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王长才先生已经看到:“而罗伯•,格里耶不仅不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反而故意制造混淆,使人物形象模糊不定,甚至连身份都难以确定.”⑤罗伯•,格里耶自己也是为追求创作的自由,故意打破人物性格的规范,去描写多面人,描写“不确切的性格”.他已经站在了反性格的前沿,从他的人物塑造实践来看,他已是在多重人格塑造的门前了.他的《纽约革命计划》中,在不同的场景里,就出现过三个劳拉:一个被叙述者“我”囚禁在家中,恐惧各种异常的声音,与色情、暴力小说为伴;一个是富翁的侄女,性格乖戾,喜欢听带色情味的犯罪的录音;一个在地铁里指挥小混混们犯罪.这三个劳拉逐步混合成一个劳拉.《吉娜》里的玛丽和吉娜也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现,第二、三、四章里的玛丽是善于撒谎的小女孩;第六章里的玛丽是咖啡馆里上了年纪的女招待;第八章里的玛丽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女孩.一些小说里同一个人又有多个身份,《幽会的房子》那个穿着礼服的高大的黑影,又叫做约翰、美国人、拉尔夫先生等;《反复》里的叙述者“我”,也叫亨利•,罗宾、阿辉、鲍里斯•,瓦隆、马修、旅行者等称谓.罗伯•,格里耶的创作,被评论家们称为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他的自由叙事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小说的异类作家.其实,这一切批评理论都只是建立在心理学对人类的性格、无意识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而当今心理科学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对人类人格的发现与研究的科学理论,不仅是对正常人格,对病态人格也有了很广泛和深刻的研究.《24重人格》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反映现实的人格,通过对现实人格的艺术塑造,形象地展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存在和他们的生存,以及社会美好的希望.

科林•,A.罗斯医学博士介绍说,作者身兼“人格分裂”患者和心理学家两重矛盾的角色.季建林教授也介绍说,这是一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详细记录了主人公内心活动和变化的现实经历.该书的作者卡梅伦•,韦斯特博士,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在塞布鲁克研究生院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

1 2 3

人格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文学类论文大纲范文

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学方向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论文题目

外国语言文学论文

大学生文学论文

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