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城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城市与文学的恩怨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城市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城市与文学的恩怨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及通俗文学及小说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城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都城,是独立的地方政治中心;秦以降,城郡改为地方政府的治所,是全国行政系统的网点,或是重兵驻守的战略要地.总之,都负有政治使命.”⑥赵冈将中国城市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到南宋,城市人口上升,并且向大都市集中.第二阶段是南宋到近代,城市发展进入停滞阶段,城市人口下降,从南宋的22%下降到十九世纪中叶的6%.第三阶段是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化以来,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五口通商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人口重新开始回升⑦.不过,到第三阶段,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了.

晚明史研究成果表明,当时的南都(南京)完全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要素.研究者通过对《南都繁绘图》、《应天京城图》、《上元彩灯图卷》,以及传说为仇英所作明代《清明上河图》等的比较研究,重现了当时南京城的消费图景,特别是现代城市感觉,比如观看的欲望、休闲而非劳作的市民、娱乐业的发达等,绘画中显示出来的与吴派绘画抒情性相对应的叙事性风格(这种叙事性正是市民社会兴起的一种表征)⑧.晚明以南京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消费城市的终结,是因为战乱、特别是清兵入关导致的结果.这就是中国城市发展之所以不断受阻的原因,每一次都被一个更为落后的民族所打断.

三、乡下人和城里人

冯友兰认为,自周秦以来,中国人就是城里人,周边的人都是乡下人;中国向来就是城里,周边都是乡下,乡下是城里的殖民地.中国这个城里,不断地被乡下的牧民、农民所占领,占据了衙门和城池,但那些人终究是乡下人,他们不能把城里人降为乡下人,只能够将自己升为城里人.他们变成城里人,也就是变成中国人,这就是同化.中国人对异族的同化能力之强大,不是因为中国人能够同化异族人,而是因为城里人能够同化乡下人的缘故.所谓的“夏夷之别”,除了民族本性之间的差别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之别”(9).

无论是元代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是明代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还是清代在中国南部旅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伯来拉、克路士、拉达等,在中国城市面前都露出了惊诧的目光.见多识广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谈到元大都时惊奇不已,他说,“汗八里新城”也就是皇城的“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⑩.皇城之外的物产之丰富、商业之繁华的景象“是世人想象不到的”(11).利马窦在谈到明代南京城的时候说:“论秀丽和雄伟,这座城市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城市等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与它匹敌或胜过它.它真正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简直没有超过它的类似建筑等百姓精神愉快,他们彬彬有礼,谈吐文雅等两个人从城的相反两方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12)利马窦还谈到了北京城,尽管不如南京,但他预言,由于朝廷北迁,北京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13).伯来拉的《中国报道》中提到南方一些次级城市也是惊诧不已:“城市极壮丽等大得出奇等泉州的街道,及我们在别的城市看到的街道,都相当平坦,又大又直,使人看来惊羡.”(14)

中国人的“城里人”资格保持了一两千年,到了清朝末年,“中国人遇见了一个空前底变局等忽然成为乡下人了”,欧美人成了新的“城里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城里人”的地位,“是因为在经济上它们先有了一个大改革.这个大改革即所谓的产业革命.这个革命使它们舍弃了以家为本位底生产方法,脱离了以家为本位底经济制度.经过了这个革命以后,它们用了以社会为本位底生产方法,行了以社会为本位底经济制度.这个革命引起了政治革命,以及社会革命”(15).产业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对于欧洲来说,这次革命是其历史自身的进步,对于东方国家(中国)来说,这一变局却是毁灭性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农业经济,转化世界市场交换中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也就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东方中心向西方中心的转型,或者说是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型.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判断基础上,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培育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通过城市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中国历史迈进近代,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型的过程.但在传统价值观念中,中国人向往和依赖城市中“城”,因为它是权力中心,它与府、州、县等小城镇权力中心的上司,是城乡一体化的价值核心.中国人怀疑和鄙视城市中“市”的部分,古代城市规划中没有“市”的地位.顾炎武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狱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16)这种观念到二十世纪初遭到了强烈的冲击,现代化、工业化、商业化,也就是现代城市化价值观开始压倒农耕文明的生产价值.

中国城市的这一次变化与历次不同.历次城市变化带有政治和军事性质,也就是军事征服的胜利者,将前朝的城市作为其权力象征予以毁灭,然后重建.而近代这一次,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在价值上予以彻底否定.这种否定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大量现代文明器物的引进(机器、工业品、煤油、肥皂、自行车、摄影机等等),对传统农业文明器物(手工制品),包括它的精华(宫廷宝物)予以否定,并且从世俗的日常生活的实用性角度,引诱、吸引普通市民对其产生依赖感.与此相应的是第二方面,新型繁华的欧化样板城市的兴起,特别是近代上海的崛起.当时的上海,没有任何行政地位或政治意义,它仅仅是一个具有“殖民”色彩的商业城市.但它确实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另一个中心,商业中心乃至新文化中心.上海城市的这一中心地位,在20世纪下半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四、城市与文学

正如在前面讨论过中国古代城市一样,我们也要涉及与古代城市相关的文学.由于对城市的定义不同,因此对城市文学的理解也不相同.城市史研究者考察了中国城市演变史之后认为,从北宋开始,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城市结构和城市化的革命,其主要表现为:1.放松了每县一市,市须设在县城的限制;2.官市组织衰替,终至瓦解;3.坊市分隔制度消灭,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4.有的城市在迅速扩大,城外商业郊区蓬勃发展;5郾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中小市镇(17).

与此相应的是“城市化”过程,也就是农民大量地向城市集中,并逐步转化为市民(以手工业者和小商贩为主).北宋京城汴梁(开封)在当时非常繁华:“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笔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纲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18)

北宋城市的种种传统制度上的限制开始废除,“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这种变化都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的缘故”(19).这种自由、放纵、享乐、欲望化

1 2 3 4

关于城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城市与文学的恩怨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古代文学 论文

幼儿文学论文

外国语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自考论文

文学硕士论文格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免费下载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doc下载 下载城市与文学的恩怨(2)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