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自传方面论文例文,与新小到新自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自传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新小到新自传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自传及文学创作及小说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自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新小说作家向自传体写作的转变过程及其相关言论的梳理,解释“新自传”与传统自传的距离,探讨新自传对新小说的吸纳和变异,说明对“新自传”中的“主体”需要在“我”与“他人”、真实与虚构、建构与解构之间进行辩证的解读.

关 键 词:新自传 新小说 主体 真实 虚构

罗伯格里耶1961年曾经断言:“新小说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追求.每一位新小说家都在追寻自己的道路和发现.而我们希望,这些发现很快也会过时.”正是这样的寻求使得罗伯一格里耶在20世纪80年代转向自传体的写作.他的自传三部曲因明显的主题回归而被某些评论家视为向传统写作的回归.本文意在通过对新小说作家这一转变过程及其相关言论的梳理,阐明新自传与传统自传的距离,探讨新自传对新小说的吸纳和变异,进一步理解以罗伯一格里耶为首的新小说派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矛盾与统一.

传统的自传契约与

新小说派的美学原则

据法国自传研究专家菲利浦勒热讷(PhilippeLejeune)的观点,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两种阅读契约:小说契约和自传契约.前者赋予作者全权对文本内容进行虚构,后者则要求作者讲述个人生活的真实经历.勒热讷给自传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一个真实的人在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历史时将其自身存在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他认为自传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三位一体,即三者之间存在着完全等同的关系,尤其是姓名的统一.此外,他还强调自传作者的目的不是寻求“简单的相似”(simplevraisemblanee),或“真实的效果”(I'effetdureel),而是对“真实本身的写照”(I'imagedureel).用伊丽莎白布鲁斯(Elizabethw.Bruss)的话来说,讲述的所有有关自传者的事件或信息都应被看作是“真实的”,能够经受得住读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验证.从叙述的层次讲,叙述人可以说是作者的“语法代表”(repr6sentationgrammaticale),是一个“个人化的、稳定的尤其是具有同质性的”主体.因此,“线性叙事成为自传最基本、最专门的特征”.勒热讷认为,自传作者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清晰和可读性,“十有九人必然会从出生讲起,之后则是按照人们所说的‘年代顺序’来叙述了”.这样一来,叙述行为的“此时此地”(icietmaintenant)同叙述内容的时间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该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1335.html

可以想象,新小说派以其“叙述革命”风靡了30年后突然同“自传”这个字眼联系在一起,是多么让人惊诧.《重现的镜子》的末页介绍这样说道:“阿兰罗伯一格里耶的这本书与他之前出版的所有作品都明显不同等这里是罗伯一格里耶本人在讲述(讲的是小说家罗伯一格里耶、孩提时代的罗伯一格里耶,等等).”众所周知,抹杀参照对象(lereferent)是新小说的主要原则之一,一度导致了罗兰巴特所称的“作者的死亡”:“写作是对一切声音、一切缘由的摧毁.写作,是一种主体逃离的中立和拼组,黑纸白字间消失了所有的体征,首先消失的就是写作人的躯体的特征.”同上述三位一体的原则相反,巴特明确地将作者、叙述者及人物隔离开来,他认为叙述者和人物是“纸上生命”,叙述者的符号相对于文本来讲是内在的,可以进行符号学分析,但如果分析作者本人所具有的用来写作的“符号”,则需要在他本人和他的语言之间建立一种“特征关系”(rapportsignaletique),以使作者成为一个完全的主体,使叙述成为表达这种完全性的工具.这是结构分析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叙事当中的叙述者(quiparledansler6eit)并非生活当中的写作者(qui6critdanslavie),而写作者又非存在者(quiest).60年代的罗伯一格里耶同巴特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一度彻底否认作者在作品中的体现:“在我的书中,你会注意到一个人物在句首称‘他’,句中却又不知不觉地称‘我’.一个流动的叙述的声音在‘我’的游戏中闪烁.为什么说他就是作者的声音呢”同样,克洛德西蒙也一再强调新小说的美学原则,认为写作并不体现一个预先存在的现实,写作中的世界是在写作行为本身产生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我们所营造的是一个文本,与这个文本相对应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作家写作的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不描述写作之前预先存在的东西,而是写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等”

有意思的是,80年代的罗伯一格里耶几乎毫无顾忌地推翻了60年代的罗伯一格里耶,在《重现的镜子》里宣称:“我从来没有谈过别的东西,而是我自己.”他回顾说,《弑君者》以一个办公室职员的生活经历为基础;《橡皮》中瓦拉斯的前额是他按照自己前额的精确尺寸描写的;他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没有实施过《窥视者》中的性犯罪,但暴虐色情的幻想一直缠绕着他;《嫉妒》中的房屋是他本人曾居住过的,故事情节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他亲身经历的,因为生活中他不是那个隐身的丈夫,而是那个让人心生嫉妒的邻居等

至此,疑问不由而生:罗伯一格里耶作品中的“我”到底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幻新小说作家的主体回归是否符合传统的自传契约“新自传”和“新小说”之间到底有何渊源“新自传”这个称谓的由来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释解疑团.

“新自传”的由来及定义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曾为新小说推波助澜的罗兰巴特又一次成为罗伯一格里耶文学创作的先导.1968年宣告了“作者之死”的作者却于1975年在瑟伊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自传《罗兰巴特自画像》,引起很大反响.罗伯一格里耶公开承认这是他创作自传的来由:“《巴特自画像》是《重现的镜子》的根源.巴特成功后,保尔弗拉芒(PaulFlamand).建议我写一本《罗伯格里耶自画像》.”题目的最终更改反映了新小说领军人物内心的顾虑,为自传回忆涂抹上小说色彩或许能使他避免掉进“参照对象”的陷阱.罗伯一格里耶这样为自己的行为辩解:“80年代初,一切逃避传统表达的企图均遭遇到如此强烈的反应,以致我之前某些不太谨慎的言论似乎只能滑向那个我曾经与之

1 2 3 4

关于自传方面论文例文,与新小到新自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类期刊

文学的论文

学位论文学术评价

英语文学类论文题目

文学类论文投稿

港台文学论文

文学期刊投稿邮箱

女性文学研究论文

辽大自考汉语言文学

现代汉语言文学论文

新小到新自传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