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研究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25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内审范围有限、缺乏标准化规划化的监督评价方法等问题,认为国有企业应当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来强化内部审计机制。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设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将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制度有效的发挥作用,因此急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以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是随着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建立的,而是在政府审计的强制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长期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的影响。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种类较多,通常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领导,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且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二是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认识不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法律上代表国家监督企业,而在实际上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身份缺位,内部审计成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监督其下属的一种方式。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职能认识不清,没能足够重视内部审计制度。这往往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领导意志的干扰,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根本无法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是内审机构人员缺乏独立性。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采取设置与其它业务部门平行的内审机构,人员主要来自财会部门或从其他部门人员改行而来,缺乏专业人员,大多人员是兼职的,这导致内审人员承担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责任,在评价自己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时往往无法保持独立性。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往往也无法独立地执行审计程序。特别是在内审人员的自身利益受到被审计单位决定时,由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内审人员很有可能在主观上回避对敏感事项进行审查。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有限。
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明细产权审计等方面内容。目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财务方面,主要侧重对下一级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而且内部审计大多还是以已经发生的财务事项为被审计对象,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发挥不了对企业在重要合同、重要投资项目、重大投资决策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作用,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多属于事后审计,往往导致内部审计被边缘化,难以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监督评审方法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多产生于行政命令,不同于西方内部审计往往产生于企业多层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故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基础薄弱,大多是进行事后审计,不能进行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不能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我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尚未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评价的标准以及技术方法体系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方法与技术的构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方法缺乏标准化、规划化,难以采用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方法进行内部审计,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作用的发挥。
二、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设计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能否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通过设计一系列制度予以保证。针对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当通过以下一系列制度设计来强化内部审计机制。
1、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合理设置机构,完善人员配置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强化对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要明确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局限于财务审计,而是要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实现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的全程控制。因此,必须保证内部审计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来说是独立的。
其次,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来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因此,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可以采用隶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内部审计直属董事会,地位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保证;另外,内部审计所需的各项资源也可以得到保证。
再次,要完善内审人员配置。内审人员一方面要独立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具备胜任能力。选择素质好的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内审人员应当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具备财务、会计、审计、法律、税务、金融、企业管理、计算机运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
2、界定内部审计的活动内容,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内容多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难以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国有企业须进一步合理界定企业内部审计内容,逐步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内部审计工作要实现全过程监控,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审计,做到事后检查与事前、事中检查的有机结合,逐步扩大内部审计范围,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广泛、全面的参与,从审计的角度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传统的内部审计内容偏重于财务审计,主要审查企业财务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情况,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加强法制观念、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应当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制度监督、行为规范和效益评价等方面,应当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实行经营审计、价值为本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增加企业组织价值。
3、建立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指标,改进内部审计评价方法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监督评级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技术体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指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评价。首先,建立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指标。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以加大领导干部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制约,另一方面要建立经济效益内部审计评价指标,将经济效益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运用现代管理工具进一步改进内部审计评价方法,向现代信息技术审计发展。内部审计评价技术方法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经济技术分析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技术分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等专门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以便内部审计制度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曹书杰.浅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期.
[2]林炽平,苏瑞敏.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2期.
[3]李雪梅.谈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财会月刊(综合),2006年12期.
[4]周茵.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5]王岩.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7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