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孔孟的君臣思想之比较

时间:2021-07-29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荀子与孔孟的君臣思想之比较

作者:未知

【摘要】君与臣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在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繁荣昌盛。而孺家的三大代表人物,对于如何处理君臣关系都各有其看法。其中,与孔孟相比,荀子的君臣观更具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荀子孔子孟子君臣思想
一、绪论
君臣观是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历来被学者所重视。关于荀子的君臣观,虽然没有具体的研究专著,但是在有关荀子思想的著作中多少会有涉及,如谭绍江的《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和涂可国、刘廷善主编的《荀子思想研多动等。文章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景发的《荀子君臣思想研究》、高逸云的《论荀子的君臣观》,另外还有韩国学者张铉根的《论荀子思想中的君、臣、民关系》等。在这些论文中,都通过对荀子的君道、臣道的分析研究,继而进一步分析荀子的君臣观,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本文通过将荀子的君臣思想与儒家内部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君臣观作对比,从而进一步探究荀子的君臣观。
二、孔子、孟子、苟子的君臣观
在儒家这个学术流派的内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着一脉相承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同之处。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对于君臣观,三者的君臣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一)孔子的君臣观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当定公问到君臣之间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交往时,孔子答:“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儒家的忠君,其实归根结底是忠于良知与道义的,同时反对愚忠,“‘礼’是外部约束,代表君的权力;‘忠’是内心约束,代表臣的义务。”君臣之间应该谨遵礼制,臣对君的忠是要有君以礼待臣为前提条件的,而并非愚忠。君主对待臣子时应该遵守礼制,用礼规范行为。同时,他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为君难,为臣不易”等观点,认为无论作为君主还是臣子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君臣?是要各守本分,作为君主就要有君主的气量和品德,对于臣子是要以礼相待;相对地,一位合格的臣子则应尽到作为臣子应有的职责,尽心辅佐君主,以回报君主的礼。
另外,孔子也多次批判那些以下犯上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违背了君臣伦理,他十分厌恶那些僭越之人。因为孔子认为为臣者无论如何是不能毫无理由地废掉或杀死自己的君主的,这样做是不符合“礼”的。在《论语。宪问》中就记载了陈成子弑简公这件事,当孔子听闻此事,立即向国君请求发兵讨贼,虽未如愿,但足以窥其思想。在孔子的道德理论体系中,对于君主的无道,作为臣子是可以进行劝谏的,正如他所说:“勿欺之,而犯之。”臣子要对君主保持绝对的忠诚,在侍奉君主时首先做好本职工作,把获取奖赏这种事情放到最后,并且还要做到在侍奉君主时,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当对君主谏言无效时,臣子可以选择去仕,但弑君这种违背礼制的行为是绝对不可以做的。虽然孔子反对臣子以下犯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提倡“愚忠”。相反,孔子是极力反对‘愚忠呀口君主权力膨胀的。此外,臣侍君时,在遵守礼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分寸,否则就会被别人视为馅媚的小人,甚至会给自己招来侮辱和祸患,孔子因而告诫臣子,作为臣子,与君主保持适当距离,进谏适可而止即可。
最后,孔子还指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他认为,只有自己和颜渊能做到:若是被君主任用,就辅佐君主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推行于世,若是无人任用,就藏身自好。在孔子看来,作为臣子,在穷困潦倒、无人任用时,即便独自一人也要保持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而在得志之时,自己做到修身的同时还要辅佐君主治国,使天下的百姓也保持这种善性,所以当臣子被君主任用时就要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为百姓和社会谋福利。
(二)孟子的君臣观
战国是继春秋时期后的又一个大变革时期。此时孟子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儒家的新一代代表,他继承了孔子的“仁”,并进一步将其延伸为“仁政”。但在君臣观上,孟子则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的君臣观,还是带有些许等级观念的,但孟子认为:君臣之道,恩义为报。简单来说,孟子提倡君臣之间的交往要以相互尊重为原则,其中包含着一种平等的精神,君与臣都必须懂得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在他看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认为,君臣之间应该是平等对待,给予对方尊重,放下身份的尊卑,两者的态度是相互的。这是孟子对君臣思想的进一步升华,蒙培元认为这种关系是完全对应的,其中隐含着的意思是人格平等。君能够尊重臣的人格,臣就会加倍地尊重君,将仁义原则贯彻到底;否则将不可能有君臣之“义”。
另外,在《孟子》中提到“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可见孟子反对臣子对君主阿谀奉承或是帮助君主做不符合道义的坏事,他认为臣子应该在君主有错时勇于进谏,正如他说的“君有过则谏”,这一点与孔子的思想有共通之处,孔子也不主张愚忠或者以馅媚巴结来讨君主的欢心,臣子侍奉君主不仅要忠诚,还要依照一定的礼数。但是在涉及到当君主无道时臣子应该如何做时,孟子认为“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当大臣针对君主所犯的过错而进谏但君主不听时,按照他的观点就可以将其推翻,但这一点和孔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列举了四种从政品质不同的臣子,“事君人者”喜欢依靠阿谀奉承来讨得君主的欢心;“安社稷臣者”是以天下的安宁稳定为乐的忠臣,但也难免会有愚忠者在其中;“天民者”只有当自己的主张可以实行于天下时才会去实行,可谓是替天行道;“大人者”会先端正自身的行为然后天下便会随其端正,可以说是道德十分高尚的一类人了,在这里孟子显然对后二者赞赏有加。在“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在人伦关系中,君与臣的关系高居第二位。君主与臣子之间要遵守礼仪之道,君主要给予臣子信任,臣子献忠诚之心于君主,从而创建一种和谐良好的君臣关系,实现内部和谐稳定,进而国家才会逐渐富强。(三)荀子的君臣观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在人性的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截然不同,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恶,进而强调了后天的成长环境与教育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在他看来,想要处理好“性”与“伪”,就需要通过后天的学来改变人生来就有的“性”。而他对于君臣思想的看法则主要体现在《荀子.君道》与《荀子。臣道》以及《荀子》其他篇章中的部分内容。
在《荀子?君道》中,荀子通过三问三答来说明“为君三道――重礼、修身与尚贤择相,荀子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君主应该掌握的治国治民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作为一个明君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与德行。首先,他认为作为君主不仅要知道‘礼”的重要性――礼为修身之纲目,治国之大法,还要亲自去学习礼法。“礼”作为荀子思想中的核心,在本篇中他强调了“礼”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为之则存,不为则亡。其次,修身为持礼之途径,君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臣子百姓做好表率。最后,尚贤择相可谓是荀子政治思想中的关键部分,《君道》中写到:“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王先谦解释到:“知方,皆知所向。”君主应该尊重贤人并任用有才能的人,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知道努力的方向,只有通过贤臣的辅佐,才能帮助君主建功立业,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佣.道》中提到:“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同样,在《荀子?王制》中也有相同的句子:“君者,善群也。”“所谓道就是一国之君所当行之路,君的责任则在于使许多不同的人成为一个共同生活的群体。”由此可见君主是不能独揽大权的,需要贤能之人的辅佐,贤臣不论对于君主还是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若君主专权或是不慎重选相,就会像牟宗三先生所说的那?樱骸肮?君象征国,社稷亦象征国。……然政权、治权、国君三者既合为一体,则到不能继续时,国君亦当殉国。故臣死君,君死社稷,正也。”
在《荀子.臣道》中,其臣道思想中最为鲜明的特点即为“从道不从君”。他指出了为臣子的四大类型:即态臣、篡臣、功臣及圣臣,其中,态臣与篡臣用之,国家则亡,但若是任用功臣和圣臣这些能够正确辅佐君主并有利于国家社稷的臣子,国家便会繁荣昌盛,《君道》中时‘尚贤”,即为崇尚圣臣与功臣。全篇主要是论述了作为一个臣子所应遵循的原则,对于明君和暴君应该采取不同的做法,若是君主为明君,作为臣子只需服从便可;但若是暴君,就应做到柔而不屈的同时晓之以理。顺从、恭敬、忠心,此之谓大臣对待君主时所需的三点。《荀子。大略》中写到:“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大致意思就是君主要做到尚贤选相,臣子则需要处理一些国家事务,二者之间不能越权,由此可见荀子的君臣思想中具有“君逸臣劳”的观点,荀子“实际上塑造了一种‘虚君’而‘实臣’的权力结构模式,其中充满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设想。”
三、孔、孟、苟三者君臣思想之比较
综上,虽然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孔孟荀三者在君臣观上也有着不同之处,孔子作为温和派,认为应“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作为理想派,则主张“攻君邪心,正君定国”;而作为现实派的荀子,则持育‘弱君强相,重礼法”的观点。其实在君臣关系上,孟子更倾向于君臣在心性方面的培养,而荀子更多地是将其思想与政治结合起来,更贴近实际,更加具体化,另外,荀子根据君臣的一些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相对于前者来说也更加的系统与完善。孔子、孟子、荀子“均把谏君正君视为臣子最重要的政治职责,把忠君尊君视为臣子应该具备的内在美德。”而作为君主,则应该在尊重臣子的原则上通过重礼、修身和尚贤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君臣关系,只有这样臣子在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以及繁荣稳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古代政治思想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以及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历来受到各朝的重视,一种和谐稳定的君臣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君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还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维持一种正确的君臣关系不论对于哪个朝代哪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当今来说,其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4]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涂可国,刘廷善.荀子思想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15.
[6]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谭绍江.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8]张景发.荀子君臣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9]吴敬华.先秦儒家君臣观念探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