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经济— 范文

法学教育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华政六十年浮沉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法学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华政六十年浮沉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学教育及法律系及大学校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0340;教学队伍.而一个优秀的教研室应当形成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局面,但我们那个时候是有断层的.‘文革’中,一大批年轻人都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本应是中流砥柱的他们无法独当一面,而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又都过于青涩稚嫩,我们只好在研究生阶段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为了保证华政在学科建设当中的薪火相传,创建华政自己的学科品牌,79级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被学校留下读研或任教,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学术界的佼佼者,成为华政的中流砥柱.

“学校当时还给每个研究生500元,鼓励他们外出参加社会实践,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不需要如此丰厚的经费,学生更多地会拿着这些经费去游山玩水.但院领导们有远见卓识,他们在此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学生.”苏惠渔说,要做学问,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不论是歌乐山下的西南政法,还是未名湖畔的北大法学,他们都有自己的治学理念、流派特色,游山玩水也是一种游学,没有任何经历才是最糟糕的.

从白手起家到全面发展,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苏惠渔见证了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科建设的整个过程.回首过往,他表示很欣慰:“华政更名为大学以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是讲通识教育,各个专业、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对于学生而言,即使听不懂其他专业的课程,但那也是一种熏陶,对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有益.”

“在最初建设刑法学专业时,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在知识的广度层面引领学生,就只能从知识的深度上面去着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当时开设了刑事疑难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把实务当中的一些疑难案件拿到课堂上去讨论、分析,寓教于乐,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家开设案例课程的高校.”苏惠渔告诉《方圆》记者,他们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尽管中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但若是每一个学生的脑海里能够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案例,这对其视野的拓展非常有帮助,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迅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

从“学院”到“大学”

1998年6月23日,华东政法学院迎来了复校以来最令他们鼓舞的一天.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政国际法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也使得华政成为上海地区首个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这被看作是华政强势复苏的一个标志.

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华政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时华政只有长宁一个校区,因为是圣约翰大学旧址,许多建筑都属于保护性文物,不能改建,所以华政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方面都无法继续高速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告诉记者,那时的华政只有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和国际法学院四个学院,与司法部主管的其他几所政法大学相比,规模要小很多.华东政法学院要飞速发展,长宁校区的狭仄校舍却似骨鲠在喉.

2003年,华政开始筹划在松江大学城建设新校区.“华政的前身是圣约翰大学,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是我们的特色,所以我们在建设新校区时就保留了这一风格.但因为圣约翰是教会大学,带有神学色彩,而我们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法大学,所以在设计时就将原来的尖顶红瓦变为了方顶红瓦.”刘晓红说,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在每一个华政人心中都意义非凡,静谧幽深的校园、古堡式的校舍满足了大家对象牙塔生活的憧憬.而这,也是华政区别于其他政法大学的一大特色.

2005年6月,松江校区基本完工,当年8月,学校完成了主体搬迁工作.校舍建好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却依旧眉头紧锁.1994年启动的全国高校“211工程”,华政始终未能入选.这使得华政无法享受国家和地方对“211”高校在人才、资金、学科建设等方面所给予的优势政策,与其他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越发吃力.在当时的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华政排到了100名以外,在上海地区也掉到了10名之外.加上各高校法学院的普遍设立,以法学安身立命的华政在华东地区的地位岌岌可危.

“我们那时候还没有更名大学,老师们出去参加活动也好,学生们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也罢,我们本是一流的法学院校,但一些不了解的人总将华政与一些专科升本科的职业大学相提并论.”何勤华说,更名为大学不仅能让华政成为一所以法学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能让华政人获得应有的尊重.2007年,在杜志淳、何勤华等华政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华东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然而,何勤华等校领导为华政更名大学所作的努力却没有赢得所有人的支持,来自校友和对手的质疑声接踵而至.“将原来不同名称的法律系升格为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增设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华政的品牌将不复存在.”在质疑者看来,更名大学不过是一场盲目跟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生源和教学质量的双重下降.但这些质疑并没有让杜志淳、何勤华等人驻足不前.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单科型人才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仅就政法类高校的毕业生而言,一方面,公、检、法、司机关无法容纳由于大学扩招而产生的大量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司法机关也需要引进各种经济、管理、外语等专业的人才.这样一来,就要求毕业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政法院校只管传授法律知识,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教育模式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何勤华说,单科性的政法学院向各文科(甚至理工)交叉型的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

杜志淳告诉《方圆》记者:“华政地处上海,而上海又是最具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华政在接下来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形成华政独特的办学特色,将海派特色融入华政的建设.”华政近年来已经先后创建了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和国际航运法律学院,目标是不仅要为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培养人才,还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扎实功底的复合型人才,更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让华东政法大学这颗“法学界的东方明珠”熠熠生辉.

“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这几句前人总结的话语,如今看尚未过时,它不仅是对华政精神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描绘华政人在一个甲子的沧桑创业中孜孜不倦、艰辛求索的缩影.

1 2 3

法学教育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华政六十年浮沉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学论文发表在哪里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选题

信息经济学考研

经济统计学考研

工商经济管理论文

矿业经济学论文

有关农业经济的论文

经济类期刊

体育经济论文题目

华政六十年浮沉(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