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教研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教研活动有关论文下载,关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研活动及网络教研及教育信息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研活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网络教研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网络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一项富有深刻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的探索性工作.但就目前网络教研研究的情况来看,对网络教研的系统性研究尚不足.文章提出了“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校本、校际、区域等三个不同层级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对模型的形成、模型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剖析,以期对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运行流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李华(1963—),男,甘肃凉州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数字媒体理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E-mail:nwnulh@163..

一、引言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的核心目标.三大任务:第一是要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第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资源,资源应用是我们的关键;第三是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努力推动个人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两个平台:一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1]国务委员刘延东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上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三项重点目标任务,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为落实“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重点推进“三大任务”的战略部署,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也及时地提出了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和网络协作教研等四个类型的10种服务应用模式.其中网络协作教研类型包括了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三种服务应用模式.[3]国家层面的技术平台为网络教研铺就了快车道,作为教研的个体、集体、群体作好准备了吗?其实早在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起“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2005年5月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新思考网(.cersp.)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对CERSP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由此,CERSP项目开始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轨建设,并逐步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网络教研主线阵地.[4]同时,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及地方新课程实施部门也都纷纷建立了业务指导与交流平台,许多省区建立了网络教研组织结构,[5]网络教研技术平台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尤其是,Blog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激发教育智慧,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于是,教师们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开始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史上波澜壮阔的民间网络教研.事实上是形成了一种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现象,反映了课程改革背景与网络环境下反思与协作的需要.[6]

如今,已经七年过去了,网络教研再次被列入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10种服务应用模式中的三种,即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可见网络协作教研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分量,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过去的网络教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多的也可能只作了一些浅表面形式的网络教研工作,并没有深入开展.如对于那些网络条件有限、相对边远地区的教师,逛逛网络论坛、看看教育博客、下载共享教育资源就成为了其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一些条件较好的教师开设起自己的教育博客成为目前流行的网络教研形式.那么,区域与学科相交,点与面相织,行政官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构成的立体式的网络教研组织系统还离我们有多远?网络教研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7]但就目前网络教研研究的情况来看大多仍处于探索之中,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将从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形成、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动态模型形成等几方面来对网络协同教研系统展开研究.

二、网络协同教研系统

(一)网络协同教研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它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研究范式.[8]它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造传统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催生出的一种教研形态.与传统教研方式相比,网络教研活动的主体、环境、内容与目标、组织方式等均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网络教研的跨时空性与技术依托性、主动性与交互性、平等性与合作性、多样性及便利性.[9]但是,有实效的网络教研与“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不是矛盾与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有机地融入到整体教研活动之中的.因此,网络教研并不能代替现实的教研,而是现实教研的必要补充.它仍然是全部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离开了现实的教研,网络教研就会成为空谈.[10]

本文提出了“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概念来研究,与大家所熟悉的“网络协作教研”所不同的是把网络教研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协作教研变成了协同教研.之所以这样调整是缘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只谈网络教研,人们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关注网络作用功能,而忽视了对网络教研中活动的设计研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二是由于它具备了系统的要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定义对“系统”的解释是:系统是指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11]而网络协同教研包括了网络、资源、教师等元素且相互关联,所以我们说网络协同教研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研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教学研究目标的教学研究系统.把网络协同教研当作一个系统,要让它高效地运行就是要以系统思想来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同时,我们又提出了“协同教研”,这里的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12]网络协同教研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参与教研的各个学校、教师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集聚成一个总力量,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二)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界定

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是对网络协同教研整体性的一种泛指,并非专指技术平台或者技术系统,而是一种人—知识信息—技术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网络协同教

1 2 3 4 5

教研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中职体育教学论文

幼儿教师个人师德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网

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有关英语教学的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

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