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课堂教学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农学本科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与实践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课堂教学类论文摘要,关于农学本科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与实践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课堂教学及教学科研及多媒体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枯燥无味的课程变成了学生离不开的实习指导书,提高了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会了田间试验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明确了统计分析的概念与重要意义,熟练掌握了统计比较的基本方法,学生学得好,记得牢.

又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课程内容中,如“如何避免父母本花期不遇”等此类问题,以往尽管经相关育种课程教师和种子学课程教授反复讲授,学生依然无法理解透彻.但自从《作物育种学》和《种子学》安排到基地教学以来,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实践,学生自己安排父母本的播种期、插秧期、详细作田间观察记载、采取调控措施,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学会了合理安排播插期,掌握了父母本花期预测和如何避免花期不遇等实用技术,都学会了采取有效措施调节父母本抽穗杨花期,使花期相遇,以提高制种产量.

(二) 巧用“现场讲解”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现场讲解是一种强化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催化剂”.以往的课堂教学尽管通过图表、多媒体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毕竟未身临其境,学后依然印象不深.上个世纪90年代前,许多农业院校在农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已部分采用现场讲解方式,但讲解什么内容,多少学时,如何进行,均未做出过明确界定,也没有规范与要求,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效扩招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学校原有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扩招需要,有些教学科研基地被逐渐侵占或被污染,作物生产现场已不复存在或失去了典型性与生产代表性,因而,现场教学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弱化,甚至已然消失.

针对这种状况,学院提出到农村建立校外基地,将专业课放到实习基地进行,全面落实专业课的现场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将学生带到田间地头,面对生产现场、面对作物,面对实际问题,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观摩、观察,使学生融入现场、参与实践,直面生产实际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面对实际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

如作物形态识别、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产量调查与产量结构分析、作物营养诊断、作物病虫害诊断等较难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均在田间地头面对实际进行讲授.这种面对生产实际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印象深刻,在获得强烈的感性认知条件下,再结合学习理论知识,弥补了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农学知识感性认识不足的缺陷,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等主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种植丰产田,主动开展油菜、水稻等作物产量调查,开展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凭借“课堂讨论”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主平台”,促进了互动求学,培养了创新思维

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一人讲”为“大家说”,变“单个学习”为“互动学习”的“主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将专业课学习引向深入,学生也可相互启迪思维,拓展认知范围,在讨论中综合凝练,融会贯通,碰撞智慧火花,激发学习和创新灵感,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如《作物栽培学各论》,我们设定课堂授课计划学时为60学时,讨论课为24学时(占40%).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玉米、油菜和麻类等5个作物,以2学时为一个讨论课单元,共12个单元,其中水稻安排4个单元,其他作物各安排2个单元.为组织好讨论环节,教师预先布置了讨论题,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和调研,分小组预先讨论,在讨论课中由各小组选出代表,代表本组讨论发言,陈述观点,出示调查结果,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适时提示,将讨论引向深入,最后老师作出点评和总结.

如在讲授“作物栽培学各论”时,为使学生了解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油菜产量调查方法和产量构成因素、全面掌握油菜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测产技术,授课老师布置了“如何提高三熟制油菜(稻-稻-油)产量”的讨论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上网咨询,分组进行了大田采样、考种和预先讨论,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关心.有几组学生对油菜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及其对产量贡献率的大田考察结果与教科书上和查阅到的资料中有较大的出入,他们没有苟同书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热烈的讨论,老师因势利导,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白了:(1)作物产量调查取样方法的重要性,只有在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注意典型性与一致性才能进行合理比较;(2)栽培措施、栽培管理水平,如直播与移栽、稀植与密植、土壤肥沃与否、施肥多少都会影响产量形成与产量结构;(3)不同品种类型,不同冬发状况,其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明显差别.“课堂讨论”始于2007级农学专业,经过连续几届的课堂讨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对作物栽培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刻,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基本消除了不及格现象,考研的专业课成绩大幅上升,在研究生入学复试中学生均能较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四)开启“问题教学”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源动力”,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开发了学生创新潜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正是渴望使爱因斯坦以最深沉的思想去思索问题,从而发现了狭义相对论.这种渴望就是一种能长期延续的强烈的兴趣.缺乏兴趣,就会缺乏思考与创新的原动力.兴趣是获得成功的保障,有“问题”才会促“思考”.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针对目前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人机对接学习环境使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而独立思考减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随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而急剧下降等严峻形势,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和钻研兴趣,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

在“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每堂专业课,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或生产实际需要,提出1~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在自学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得这些问题的解,或通过综合概括与提升,写出读书报告,以此促进课程学习,教师根据读书报告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作为考核依据.

(五)完善“专题辩论”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检验器”,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院在每门专业主干课教学中结合热点或敏感问题组织1~2次专题辩论.一是做好辩题选择.课程小组针对专业课教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热点或敏感问题,精心确定辩题.如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提出了“作物转基因育种与传统方法育种有何不同,是否应该被禁止,”等辩题;在《作物栽培学》各论教学中提出“南方稻作区是否要实行稻-稻-油三熟制”,“水稻栽培技术应向精细化还是向轻简化发展”等辩题.二是精心组织辩论队伍和评议队伍.比赛时设立辩论正方和反方,每次辩论赛2个学时.辩论赛前1个月,由班委会推举参加辩论赛的辩手,正反两方各成立一个由5~6个学生组成的辩论小组,设立主辩手和副辩手各一人,由主辩手牵头组织辩论赛,辩论赛前做好充分准备,辩论时由主辩手陈述本方的观点,其他人参与即时辩论.与此同时,由任课老师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成立辩论赛评议委员会,当场评定获胜方,评选出最佳辩手、优秀辩手,并给予一定奖励.

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一是通过辩论提出

1 2 3

关于课堂教学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农学本科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与实践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语文教研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下载

教学经验论文

初中英语单词教学论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网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

美术教师职称论文

小学教师师德考评表

艺术教学论文

农学本科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与实践(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