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师德建设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师德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师德建设及师德培训及教育实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师德建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当前的师德建设中,存在着工作化、个体化、知识化诸倾向,这已然偏离了师德建设的本意.为了促进师德建设的合理发展,我们必须回返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即师德建设的人本属性、关系建构和积极倾向.

关 键 词:学校德育体系;师德建设;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0-0017-03

对于全面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而言,教师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一环.但是,如何推进师德建设却长期困扰着我们.故而,本文将借鉴行动的视角,重新审思当前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

1.师德建设的习惯认识

在当前的研究与实践中,对于如何开展师德建设,各方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制度规范”论.在某些人看来,制度是师德建设的保障.没有制度上的规范,师德建设很难顺利推进.事实上,师德建设实践往往也是如此推进的.很多一线学校都在试图建立师德量化考核制度,如“积分制”管理制度.二是“榜样示范”论.事实上,“榜样教育”的逻辑不仅流行于学校道德教育,也存在于师德建设过程之中.在一些人看来,师德建设就应该通过诸如树立“师德标兵”“师德先锋”等形式来具体推进.三是“师德培训”论.在一些人眼中,要落实师德建设,师德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师德培训,人们才能从思想认识上全面把握师德要义,学习先进经验.

2.师德建设的误区审思

诚然,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当它们被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时,则往往会因罔顾师德建设的本意而陷入困境,进而阻碍教育实践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工作化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都被视为一项“工作”,教师则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教育工作者”,而教师的道德自然是一种工作的道德.在阿伦特看来,与立基于人的生理层面的劳动不同,工作指向的是“人工”世界.言下之意是,如果教育是“工作”,那么,在教育这种“工作”中,学生是有待改造、加工的材料,而教师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工具.由此,作为“工具”的教师被如何对待就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问题了,在师德建设中诉诸各种外在的强制性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但它恰恰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本意.因为,教育的基本特质是其属人性.也就是说,不仅学生,教师也要被当作人来对待.

其次,个体化倾向.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往往将之落实于个体教师的道德发展,希望诉诸如制度规范、榜样示范之类的方法,启迪个体教师的道德自觉,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其实,师德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个体教师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教师群体,乃至整个学校.故而,我们需要以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来全面反思.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而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人对各种关系状态的一种选择,只不过它是为一个社群认可或崇尚的一种选择.[1]由此,如果我们将师德建设只是局限于个体教师的道德发展,其实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有努力将教师看作为关系中人,以合道德的关系为依托才能促进教师的道德发展.

再次,知识化倾向.对于当前的师德建设,我们往往将之形式化地落实于教师的道德知识学习,通过诸如师德培训、师德规范研讨等来进行.此种做法有时虽为对师德建设的敷衍之法,但更多时候也可归因于师德建设有关责任方的认识误区.其实,在亚里士多德的眼里,幸福并不是一种德性,而是一种德性的活动.人拥有了德性一定要去实现,如果不去实践,并不能得到认可,正如他说的,“在生命中获得高尚与善的是那些做得好的人”.[2]故而,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说明一个人道德抑或不道德.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即使某个教师掌握了道德知识,并按照其去做,也不能说明他是一个道德的人.因为,只有出于自觉自愿,才能体现道德的本意,否则只能因无知、被动而消解了道德的诉求.

二、师德建设的行动理解

1.行动的意涵探析

正如上文所论,当前的师德建设存在诸多误区,阻滞了师德建设的顺利推进.那么,什么是行动呢?为何师德建设要按照行动逻辑来推进方是正途呢?据《辞海》,行动具有三层含义,即走路、走动;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举行.但与一般意义上“行动”内涵不同,在阿伦特那里,对“行动”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推崇沉思,贬抑“行动”价值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反思.而要正确把握阿伦特行动理论的内蕴,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它以在“人之中”为前提.相较于哲学家的沉思生活,阿伦特提出了三种人最基本的活动,即劳动、工作和行动.[3]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类的几种基本境况,劳动对应的是生命必然性需要,工作对应的是“人造”世界,而行动对应的则是人的复数性.也就是说,行动的本意既不是脱离世俗的沉思,更不是维持生命,制作物品,而应在“人之中”进行.脱离了人群的独处,不可能实现行动的任务.

其次,它含蕴着人的“独特性”.每一个在世生存的偶在个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性存在.丧失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个体无疑将在普遍性的漩涡中失去自我而无可避免地沦为某物.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所以行动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人不是彼此差异的(每个人都不同于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其他任何人),那么他们就不需要言说或行动来让自己被理解.[4]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在行动中,个体才充分凸显了其独特性.

再次,它体现着人的“积极性”.行动使人脱离“向死而生”的哲学沉思,全面切入纷繁多样的生活世界之中,与其他偶在个体的遭遇乃至积极性交往是行动的必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阿伦特认为行动是公共空间舒展的支撑.没有行动,也就无所谓公共空间.故而,行动必须是积极性的,而不应是消极性的,被动的.若它不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基础,难免影响公共交往的质量,使人陷入独处,从而悖逆于行动的本然要求.2.师德建设的行动路向

在全面理解了行动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认识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它符合师德建设的属人本性.正如上文所论,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往往诉诸外在的强制,而很大程度上漠视了师德建设的属人本性.其实,在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我们也都提倡教育要关注“人”,而不能目中无“人”.但其所指往往是学生,而非教师.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科层化、功利化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沦为工具性的存在.诉诸行动的师德建设,恰恰能彰显教师的属人本性,凸显他们作为人&#

1 2

师德建设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趣事

体育教师师德总结

一年级体育教学论文

教师师德征文

幼儿教师师德

班主任工作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进度表

初中英语教研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

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