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方面论文摘要翻译,关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这是一篇关于语言学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外文翻译专业与语言学及认知及能力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语言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及理论对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 键 词 :认知语言学; 翻译观;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6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45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为翻译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为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翻译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翻译教学研究不容忽视.但是在客观主义语言哲学观下,高校翻译教学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即只注重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传授.学生在翻译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译者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在解释力和描述性方面比客观主义语言学更具有优势,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1 .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王寅(2007)在翻译的功能观基础上,结合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即“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它突出了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fanyi/374063.html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承认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3-590),因而它又是一种辩证的、追求平衡的翻译观.

2 . 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是以结果为中心,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师生之间没有较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涉及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因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标.传统的翻译教学缺乏系统组织和理论指导,远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谭业升(2001:13-16)通过对翻译教材的考察指出,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语言结构对比、传统翻译技巧传授为中心.这种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很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误认为翻译是语言对照体系的运用,因此翻译时会有对照的心理倾向,从而难以摆脱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翻译课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种“纠错”式(刘彤、陈学斌,2006)的教学法自身的缺点在于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

美国学者唐纳德克拉力归纳了翻译教学中主要存在的9个问题,这些问题中包含了传统翻译教学的现状(问题1、4、5、6)及其原因(问题2、3、7、8),也暗示了改进教学的方法:(1)缺少教学和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有系统的翻译教学模式;(2)在翻译职业培训中忽视了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现代翻译学的研究成果;(3)过分强调语言转换,忽视职业翻译中包含的社会和认知等因素;(4)在教学中未能把阐释和文化教学模式与语法教学模式相结合;(5)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6)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7)未能对翻译过程进行实验性研究,从而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翻译和译者能力的模式,并进而确立翻译教学的方法;(8)未能明确译者能力的组成要素,从而不能区分持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译者的职业能力;(9)对于现有的和计划中的翻译课程缺少评价标准,不能评价课程的实用性、效果和某个特定课程(如把母语译成外语)的教学方式(Donald C. Kiraly, 1995: 181).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翻译课时十分有限.翻译活动的独立性和价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没有获得承认.二是因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没有认识到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因而在翻译教学模式上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由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作为自成体系的理论,因其对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关注,可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