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文化传播类论文范本,与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传播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传播及蓝靛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rl}

二、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内的整合,可认为是强化内部社会凝聚的过程,简称“内凝聚”;二是以蓝靛瑶为中心对周边民族社会的整合,可称“外整合”.

(一)内凝聚是蓝靛瑶族群内部的社会整合形式,基于满足族群内部的基本生存目的.主要是针对族群所居住环境资源、劳动力等,通过参与纺织原料种植及纺织产品制作的具体过程实现,客观上促成了教育文化场景的形成.

1.整合自然及人力资源于纺织原料培育.自然资

关于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文化传播类论文范本
源从来就是蓝靛瑶族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糟(槽)”是其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8],族群大多依山而傍,靠山吃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为了满足传统农耕经济中对衣物的最基本需求,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劳动力、劳动时间用于纺织原料的培育与加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他们在低地种植棉花,在高山种植蓝靛.由于男女不同的劳动能力,男性多参与蓝靛的制作而女性多注重棉花的管理与采摘,趋利弊害,分工协作.这是长期以来蓝靛瑶社会通过总结后对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最基础、最符合农耕文明需求的整合.

2.整合社会关系于纺织产品制作.整个纺织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家庭可以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更多人的协助与配合,而这种协助往往超越家族,有时甚至超越地域与文化.如在纺织过程中的拉线一项,至少需要11个人或以上的人参与,其中至少3人必须经验丰富,否则无法完成整个过程.而拉线环节如不能顺利完成,织布这一文化元素的继续则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由此可见,在整个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文化场景整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而要维护这种关系,使其良性循环,就必须付出对等的劳动.因此,族群内部,甚至族群与族群之间出现了更为频繁的交流,他们籍以不同的需求并借以文化为载体滚雪球式地壮大,逐渐带动整个族群内部关系整合.

3.整合文化场景于内化教育功能.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也不例外,传统的技能教育和美德教育在农耕的蓝靛瑶社会同样重要.纺织技能与传统社会评价紧密相连,传统农耕社会,女性拥有纺织技能是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确立家庭地位的重要途径.拥有娴熟纺织技艺的女性得到男性的认同,从而奠定自身在族群社会的地位与身份.因此,农耕社会的蓝靛瑶女性通过掌握和提升自己的纺织技能赢得身份认同,确立自信与地位,并相应地获取优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由此,纺织的整个过程将教育的功能内化于各个纺织的文化场景之中.母亲及姑嫂等女性长辈通过社会评价的标准来教育未婚女性习得和提高技能.与此同时,这些场景也为德育教育提供契机.“有技为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乡土,无论男女、不论老少,对能够自愿扛起家庭责任,拥有纺织技能能满足家庭成员物质需求的女性怀有敬意,而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也逐渐深入到族群个体的内心,并成为凝聚族群共识,推动社会向前的源动力.

4.整合文化产品于凝聚族群功能.文化是一种标识,是一种共鸣,是一种认同,是一种无法完全描述而又令人为之倾迷的东西.蓝靛瑶服饰是整合了众多文化元素的文化载体,通过这种带有文化标识的产品,借助节日与活动,引起族群内部的共鸣.盘王节就是这一文化得以发挥其凝聚族群内部力量的重要活动形式.同时,婚丧嫁娶等多种民俗活动场所也是其通过文化标识凝聚族群内部力量,整合族群资源办大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种整合只能通过内部的文化凝聚来完成,任何外力的作用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1951年11月,剿匪胜利后,百色专署在专区首届各族代表会上,正式提出将居住在大石山的少数民族移民大土山区的议案,议案得到了各族代表的肯定和支持,最后得到了大会的审议通过[9].而后不久搬出的瑶族居民逐渐返回原居住地,为什么“出山”?又为何“返山”?政府通过外力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政策不可谓不好,出发点不可谓不用心.然而,文化的向心力是其返山的根本原因,在遭遇“文化休克”之际,文化的标识作用,文化的认同驱使其作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与政策好坏无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而解放后的瑶族“闹皇帝事件”①①“闹皇帝事件”指1969年,因文革引发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的瑶族民众躲进大围山,拥枪自重,推举李恩国为“公元李明皇帝”,与政府对立,被当时的革委会定性为“反革命暴乱事件”,当地人称“闹皇帝”.却是一个利用了标识、文化凝聚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反面例证.

(二)外整合是以蓝靛瑶族群为中心的对包括他民族的整合.基于本族群与他族群不同的需求,通过文化传播与涵化,客观上整合周边民族社会关系,实现区域内不同族群和谐共生、社会良性发展目标.

1.整合文化产品于满足生活需求.由于历史上的历代政府认为瑶族为“化外之民”等多方面原因,极尽围剿.因此,要想获得盐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一般通过物物交换得来.据《瑶山散记》载:有些狡黠的行脚小商,他们整天的把瑶民的必需品,挑进山内去,出售后,又把瑶民非为自给而生产的农作物运出山外.小商人可以尽量实行中间榨取.①①唐兆民:《瑶山散记》,文化供应社发行,第77-78页,民国三十七年.在这种情况下,蓝靛瑶族群要想获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与周边的民族进行以物易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棉花、布匹及蓝靛等都成为交换的产品,客观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跨族群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整合劳动资源于促进经济增长.伴随着产品交换数量的增多,形式的变化,蓝靛瑶族群及周边其他族群逐渐认识到,利用本民族当地优势,规模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在黄贵权先生《靛村瑶族》一书中,关于蓝靛瑶种植蓝靛,规模生产蓝靛膏,发展蓝靛经济,甚至出口东南亚的记载,力证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在变迁的进程中客观上促进了本族群及其周边族群经济的发展.因为在蓝靛膏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周边民族自觉不自觉参与到蓝靛经济的发展中来.

3.整合社会关系于化解民间矛盾.由于历代政府围剿,狡黠商贩欺诈,蓝靛瑶吃山过山的生活异常窘迫,在内聚力空前强大的同时,对与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误解一触即发.而纺织文化产品在流通的环节中,无形中为该民族与他民族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纺织产品这一载体,人们对美的事物淳朴认知及共鸣,实现族群间良性互动,进而通过不同族群内化的制度文化调节,益于化解族群之间的社会矛盾.

4.整合族群认识于实现社会和谐.文化具有传播性,而在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的初期,往往受到异文化的抵制.如果以蓝靛瑶族群为原点,周围其他族群为文化正向传播方向,传统的蓝靛瑶纺织文化传播到他文化中,初期很难被周边族群认同,我们可称其为“不认同”阶段;在持续的交流中,他族群会逐渐发现其优点,开始认同这一文化,可称其为“认同阶段”;与此同时,他族群通过将其与自身拥有文化进行比较,逐渐发现自己文化的优点及蓝靛瑶文化的不足,通过对自身及他文化的扬弃,创造新的文化满足新的需求,而这阶段我们可以称为“认不同阶段”.由此不难看出,认不同阶段为族群的“文化自觉”阶段,为文化整合的最高层次,因为只有达到“认不同”这一

1 2 3

关于文化传播类论文范本,与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初中论文

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政治课论文

中考政治论文

政治类论文

初二政治议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发表

政治小论文1500字

政治学论文选题

政治小论文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