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发表,关于《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文学作品及历史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文字相比,视觉的冲击力要来得更猛烈些,也更受青少年的欢迎.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应运而生,全套漫画共有六十卷.横山光辉是读着吉川英治《三国志》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吉川三国志情有独钟,他希望通过漫画这种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可以让他们重读经典.这个作品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达到了他的目标,因为该部漫画从1974年出版以来,已经重印了70多次之多,另有三十卷本的也重印十几次.根据该漫画改编的动画片被搬上银屏,更加使“三国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再加之光荣社的三国游戏推波助澜,在青少年当中掀起了又一次“三国志”热潮.

4个性的时代

前人的“三国志”创作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已经让人觉得望尘莫及了,但这并不能阻挡住日本人对“三国志”再创作的强烈欲望.而要读者眼前一亮,愿意花银子去买以他们熟悉的三国志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新书,作者融入再创作中的新意,即他们的创作个性所在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三国志”再创作的个性化时代已经到来了,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成了各个作家绞尽脑汁所要达到的目标.

那么,除了前人已经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色,如人物的虚构、整体布局的改变、内容的增删、历史人物的再评等,还会有什么新意呢?

1996年到1998年,北方谦三十三卷本的《三国志》陆续出齐,它的最大特色除了以三国魏为中心进行创作以外,就是依据写实主义的原则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故事情节.另外,剔除《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脸谱化形象,为曹操平反,虽然不是始于三好彻的《兴亡三国志》,但以曹操为中心人物进行“三国志”再创作的,三好彻应该算是第一人.本以为已经写尽了“三国志”,进入21世纪,伴野朗的《吴三国志》又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作家的苦苦挖掘,他以侦探小说的手法,并以三国中的吴国为中心再创作了“三国志”,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了吧.

关于“三国志”的再创作不会到此为止,也不应该到此为止,有这些热情似火的作家的共同努力,今后还会有说不完的三国故事,挡不住的三国热潮,而活跃在中国三国时代的英雄们,通过日本作家手下的笔杆子,又在日本文坛上再次大放异彩,使“三国志”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些关于“三国志”的作品,按照传统的概念不能都划归到翻译作品的行列,但是“比较文学是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理解翻译的.它认为文学作品创作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翻译――作家对现实、生活、自然的翻译,而一部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它还得接受读者对它的形形式式的、无休无止的翻译――各种读者的不同理解、接受和阐述.因此,译者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还是译者对反映在作品里的另一民族、国家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的翻译(理解、接受和阐述),翻译研究因此具有了文学、文化研究的性质”.从比较文学的这个概念出发去分析以上几部关于“三国志”的作品,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都是关于“三国志”的译著.当然,这些译著有的是编译,有的是直译,更有仿作和再创作.但不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三国故事和人物展开的,这点毋庸置疑.

谈及编译本,最早的当然是湖南文山译的《通俗三国志》,它是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底本的,但同时也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并且改变了章回体的形式,将120回的《三国演义》改为50回,还对各章内容进行了增删,这些改变使故事情节更具连续性,更能为一般日本读者所接受,架起了《三国演义》与日本读者之间的桥梁.

直译应该首推久保天随的《新译演义三国志》,它比较忠实地翻译了毛宗岗的点评本《三国演义》,而且采用现代日语的形式,使受众进一步扩大.同样以毛本为参照采取直译的还有1953年出版的《三国志》,译者是小川环树和金田纯一郎.另外,还有立间详介《三国志演义》、村上知行《完译三国志》、安能务《三国演义》和井波律子《三国志演义》等译本也都是根据毛本,并保持了原著的章回体形式和120回的回目.直译虽然考验了译者的汉文修养,却能在语言转换间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三国演义》的世界,虽然日本读者不一定会产生和中国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但至少我们有了共同的平台,可以去交换各自的想法和体会,这些译本的贡献不可忽视.

“三国志”的再创作可以说始于吉川英治的《三国志》,高潮于柴田炼三郎的《三国志英雄在此》和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深入于北方谦三的《三国志》和三好彻的《兴亡三国志》,发展于宫城谷昌光《三国志》、伴野朗《吴三国志》和桐野作人《破三国志》等.“三国志”的再创作前赴后继,让读者(日本的,也包括中国的)进入了另外一个“三国志”的世界,即日本作家创作的“三国志”世界.其中所包含的异民族的信息、符号等使我们看到了文学再创作中的文化特质.也许中国读者会因为其中的某些改变而不能接受这种再创作,但是透过这些改变,我们却能更深入地读懂日本作家、日本读者、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中的日本味儿.而且,通过这些作家的再创作,“三国志”的的确确成为了两国人民共有的财富.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三国演义》是古典名著,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位置,对它的任意改变不太容易被接受,而这种束缚却不会影响到日本作家的创作,他们会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或者达到自我的创作目的,抑或是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等等,对整体布局、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进行大胆地改变.这种创造性叛逆延伸了作品的生命力,扩大了阅读的范围.

参考文献:

[1]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日]杂喉润:《三国志和日本人》,讲谈社,2002年版.

[3]谢天振主编:《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向远:《源头活水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赵莹,女,1977―,天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日本文学,工作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1 2

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

儿童文学 论文

汉语言文学学士论文

文学论文

文学英语翻译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

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汉语言文学 学士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

文学硕士论文

《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