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教学— 范文

关于教育思想论文范本,与王充教育思想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思想论文查重,关于王充教育思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思想及优秀教师及社会道德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思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东汉著名教育家王充,提倡胎教之法,重视人的天资禀赋、父母遗传、社会遭遇等成长因素,崇尚变善之教,认为人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王充的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王充教育思想《论衡》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他六岁开始识字,八岁出入于学堂.青年时期到京都学习,拜扶风班彪为师.常游洛阳书市,一见所卖之书,辄能记诵.后来回到故里,一面聚徒讲学,一面著书立说.王充“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于户牖墙壁各置刀笔,以便随时著述.其主要著作有《讥俗》、《节义》、《政论》、《论衡》、《养生》等,他的教育思想与学说,主要反映在《论衡》一书中.

一、提倡胎教之法

王充《论衡·命义篇》提出人有“三性”之说:“有正,有随,有遭.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首先告诉大家,把握人生的正确发展方向,其前提条件是禀持仁、义、礼、智、信等品性.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地将自己培养锻炼成五种品性俱备的优秀人才.其次说明,父母的基因是要遗传给子女的.希望所有为人父母者,为了子孙后代健康成长之大计,一定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如一言一行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符合家庭教育要求等.再次警告人们,不能被名利等所诱惑,不能接触丑恶的环境、沾染不良习俗.从正面说来,每个人都有营造良好社会教育环境的责任.

王充提出“三性”之说,与下文提出“胎教之法”联系紧密.所谓人应“禀五常之性”,说穿了就是胎儿就应该“禀五常之性”;所谓“随父母之性”,更是直接要求父母应该遗传给胎儿以良好的脾气、禀性;所谓禁止“遭得恶物象”,就是要求为胎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总而言之,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三性”之说,宣传或做好胎教工作.


如何写教育思想毕业论文
播放:20281次 评论:4573人

胎教工作应该注意什么事项?《论衡·命义篇》指出:“喑聋跛盲,气遭胎伤,故受性狂悖.”所揭示的事实是:一些孩子天生残疾,或是哑巴、或是聋子、或是瘸子、或是瞎子,其原因在于受孕之时元气受损,或成胎之时残缺,出生之后,与正常的孩子相比,显得生性疯癫.言外之意:胎教的最基础环节,即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保证孕妇元气旺盛,胎儿不受损伤,要让孕妇尤其胎儿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影响.

《论衡·命义篇》举出例证:“羊舌食我(杨食我)初生之时,声似豺狼,长大性恶,被祸而死.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类是也.”原来,晋平公强迫叔向娶夏姬的女儿为妻,生子杨食我.杨食我刚出生,叔向之母前来探望.走到堂前,听见孩子的哭声就原路返回.她说:“是豺狼之声啊!狼子野心,不是这个孩子,将来就没有毁掉羊舌氏家族的人了.”后来,杨食我陷入晋国大夫祁盈的家庭纠纷,其纠纷又演变为朝廷君臣之间的争斗.最终,晋顷公灭掉祁盈、杨食我两大家族.其中,叔向之母根据婴儿哭声,便判断其有狼子野心,显然是一种偏见.当初,她就极力反对儿子娶夏姬之女为妻.其实,杨食我毁掉羊舌氏家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无德无行,助纣为虐,外在因素是晋顷公、祁盈的残暴不仁.然而,王充的妙在从遗传学的角度,特别强调杨食我“在母身时”,母亲的恶劣品性就遗传给他.还从其父叔向是晋国开明的政治家、杨食我却大逆不道的角度观察,指出杨食我类似贤君尧、舜的不肖之子丹朱、商均.王充追究的深层缘由是:杨食我之所以无德,在于其母夏姬之女无德,甚至夏姬之女无德,又在于夏姬无德.夏姬何许人也?她同时与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君臣通奸,导致一系列恶果:其子夏征舒箭杀陈灵公,楚庄王趁机吞并陈国、在栗门之外车裂夏征舒、孔宁与仪行父逃亡楚国.后来她嫁给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餂之战,她便与其子黑要通奸.最终申公诬臣与她定计,双双潜入晋国.传统观念认为:夏姬是典型的荒淫无度、败坏人伦的女人.王充以史实为据,谆谆告诫人们:以夏姬的恶劣行品遗传给女儿,再传给外孙杨食我为反面教材,不能把自己的恶劣品行遗传给下一代,必须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客观上激励前辈为晚辈、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做出样板,永远遵循正确的人生轨道.

《论衡·命义篇》推出胎教之法:“故《礼》有胎教之法: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王充认为,《礼记》等典籍提出的胎教之法,是值得提倡的,人们必须重视周围环境对胎儿的影响,也必须注意生活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这样,胎儿才能正常发育,为其人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随后,该文将胎教与后天教育两者结合起来论述,从中显示两者的密切联系:“及长,置以贤师良傅,教君臣父子之道.贤不肖在此时矣.受气时,母不谨慎,心妄虑邪,则子长大,狂悖不善,形体丑恶.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非徒伤父母之身,乃又贼男女之性.”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品学兼优,成为栋梁之材.王充抓住所有父母的这种心理,给他们指出使子女成材的正确方向,那便是拜良师,学习君臣父子之道.现在看来,就是让子女跟优秀教师学做学问之道、做人之道.


本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33923.html

二、主张强化人的变善之教

人出生之后,相继进入童年、少年、青年时期,这是人们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阶段,《论衡·率性篇》重点提出变善之教的战略,也就是强化人的思想转化工作.首先断言:人分善恶,然后指出,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一些恶人可以使之变善,接着引出名言:“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依据名言,《论衡·率性篇》继续运用比喻说法,把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孩子比喻为练丝,说他的品性或善或恶,是经过一个循序渐进地受环境感化的过程的.其间,恰如用蓝、丹等染料染练丝、使之或变青或变赤那样,一旦变成青色或赤色,也就成为练丝的真正颜色,与它的本色也就毫无二致.同样,这个孩子受到环境感化,其本质属性也就确立下来:“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赤一成,真色无异.”其中包含的事实及重要观点是:青少年的性格是单纯、天真的,他们进入最容易接受教育的人生阶段.全社会为他们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施加怎样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着他们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每个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点,以正面引导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尤其要把一些正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观望者,及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争取使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从反面说,一些青少年本来完全可以成为善良的人,然而,或者家庭抛弃之,家长给予的是负面影响,或者置身于肮脏的环境之中,沾染上不良的社会习俗,他们变成品行不端的人.正因如此,《论衡·率性篇》提到两位古人的深刻反思:“是故杨子哭歧道,墨子哭练丝也.”并结合荀子《劝学》的说法指出:“蓬生麻间,不扶而直;白纱入缁,不染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运用生动的比喻,提示两方面事实:青少年既可由善变恶,又可由恶变善.暗含的结论仍然是:教育工作的成败,决定着青少年的善恶.

《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是说,不学而能的七种性情,全然是天生的.与之相对,人们所接受的教育,又全然是后天的.往往引起大家争论的问题是:决定一个人善恶的因素,是先天的性情,还是后天的教育?王

1 2

关于教育思想论文范本,与王充教育思想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最新幼教论文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师德总结

初中教学论文

幼教大专论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职称评定流程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论文

美术教师师德师风

王充教育思想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