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关于可靠性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可靠性相关论文查重,关于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可靠性及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可靠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会计标准国际化协调的倾向.但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取舍及权衡问题上,ASB没有像FASB那样有意回避,而是明确地给出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取舍判断标准――当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排斥而需要对产生信息的方法作出选择时,所选择的方法应该是能够使信息相关性最大的方法.具体而言,应该“从可靠的信息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可靠性应被优先考虑,“可靠与否”将成为是否提供会计信息的判断标准.只要信息满足基本的可靠性,就应该考虑提供,而不必追求“足够”的可靠性,即“可靠程度”并不能成为决定信息是否披露的标准.

(四)国内有代表性的观点 早在1985年我国第一部《会计法》中就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法律要求,但最早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规范的是1991年企业会计准则提出的八个质量特征,即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和完整性.其后,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规定了六条衡量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修订后,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取而代之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并正式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项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含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需要说明的是,基本准则中所提出的八项质量要求并不能取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实际上,我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正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也有大量的研究,但最权威、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的观点: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核心、灵魂.对此他有两次表述,一次是“未来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都不应偏离这个基本方向: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缺一不可.其中,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葛家澍,1999);一次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孰轻孰重,若分两个层次来考查,那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层次注重相关性.即相关性显得重要.第二层次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关注其可靠性.即可靠性显得重要”(葛家澍,徐跃;2006).第一层次是指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层面,在这一层面上,准则和制度制定机构关注的是相关性,不相关意味着无用,不会纳入账户体系和报表项目中.当然,此时也关心可靠性,因为有些相关的项目,如果在实务中证明还不能计量,或不能可靠计量时,制定机构就会将该项目从报告项目中加以排除.可靠性成为第一层次选择相关项目的条件.所以在第一层面上,“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可能发生冲突”.第二层次是指报表(包括其他的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和信息的使用者层面.在这一层面上,一般来讲,已不存在项目本身相关与否的问题(第一层次已经解决).编表者(包括企业管理者)、审计人员(主要指外部独立审计者)必须更关注可靠性,要及时揭发、更正不可靠而相关项目的数据,否则,“要是可靠性出了问题(不管是无意过失还是有意造假),再相关的项目其相关性也会化为乌有”.由此可见,两次表述都论证了同一个观点: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核心、灵魂.同时也说明了葛家澍教授持此观点的一贯性.

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对立面相关性与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1)过分强调相关性,势必削弱信息的可靠性.因为相关性要求信息提供非常及时,而过分追求及时性则可能导致企业有时在未获得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相关会计处理,这样处理出来的结果,其可靠性自然要大打折扣.另外,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也会有所下降.(2)过分追求可靠性,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大量数据信息的求真,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这肯定影响信息提供的及时性,而过时的信息对于使用者来说是一文不值的,即这种信息缺乏相关性.另外,信息的可靠性还受成本效益的权衡及各项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等因素的制约.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 IASB和FASB在2006年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ED)中,把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基本质量特征、增进质量特征和报告的约束条件三个部分.其中基本质量特征简化为两个: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可靠性),其下又有组成质量特征.如图4所示.

这足以说明两者关系的统一性特点,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协调一致的状态,具体表现在:(1)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加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样相关性也就得到了提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丧失,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39年公布了一份公认会计原则的权威文献――《会计研究公报》,从此出现了现代意义的会计准则.随着会计准则的推行以及准则本身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也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从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世界经济也得以回归正常.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产物,这也说明了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但能否就此得出可靠性比相关性重要的结论呢其实不然,应该看到,上个世纪的危机过后,一系列旨在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法规、准则及相应措施相继出台.但它们并不是以降低相关性为代价的.相反,正是考虑到了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的决策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各国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在规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同时,迅速及时地出台了有关相关性的会计准则.人们花大力气去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根本就是因为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因为不相关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再高,也是无用的.(2)提高了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众所周知,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会计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信息使用者既需要财务信息,又需要非财务信息;既需要定量信息.又需要定性信息;既需要确定性信息,又需要不确定性信息;既需要年度信息,又需要月度甚至实时信息.会计信息要满足这些要求,必须坚持如实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所以说,相关性的提高,必然会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提高.

四、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一)对国外观点的解读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从出现至今,一直处在一个变革之中,这条变革的轨迹恰恰就是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变化、发展的缩影.美国1939年的《会计研究报告》强调可靠性的重要,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以恢复,一举将深陷泥沼中的美国及世界经济拖回正轨;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投资者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满意,对财务报告缺乏信息内涵的指责甚嚣尘上.围绕着相关性的问题,财务报告出现了大量的改进意见.其直接结果是FASB在1980年制定第2号概念框架时,将相关性提升到同可靠性并列的地位(这是会计史上的第一次),共同构成决策有用性的主要质量特征.接下来的改革,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4年的《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StevenM.H.Wa

1 2 3

关于可靠性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

操作系统管理

企业管理论文提纲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石油安全管理论文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

交大工商管理硕士

财务管理方面论文题目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