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高校毕业生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基于logit模型的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高校毕业生有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基于logit模型的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及经济学及计量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校毕业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在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基于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大连市的就业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人才政策等方面为大连市政府合理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吸引高层次人才留连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就业意向;影响因素;logit模型;大连;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24-06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在大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大连市围绕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对毕业生资源的需求,接收各类毕业生约10万人,为超前吸纳、储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连市的人才状况从全国范围来看却不容乐观.在大连市高校2006届毕业生就业生中,仅有三成留连就业.据对16所在连高校统计,共培养2006届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及毕业研究生42872人,有16300名毕业生在大连市实现意向就业,占2006届毕业生总数的38%,占大连市协议接收毕业生总数的32%[1].根据2005年中国200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统计显示,大连市综合水平位于17位,落后于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等城市,但在人才能力指标方面大连市排在41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综合指标相比并不相称[2].

综合大连市人才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一方面,大连市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有数字显示,大连市吸纳的人才中外地生源毕业生为5.2万人,即多数本地高校毕业生并没能留在大连市[1].另一方面,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北三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下同)和长海县接收各地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下降,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大连市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如硕士和博士)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针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矛盾现象,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旨在分析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和主要原因,并为政府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二、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模型的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时,是以劳动力的形式进入就业市场的,因此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劳动力供给一般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故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劳动力需求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1所示).由于近几年大连市经济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劳动力需求在高校扩招前后没有显著变化,我们假设需求曲线(D)没有移动;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S)由S0向右移动到S1.假设短期内高校毕业生对收入的预期来不及变化、市场来不及自身调节,于是,在W0的工资水平上增加了的供给,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点a,到达了不均衡的点b,这样,短期内就造成了△L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身的调节,高校毕业生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就业心理和自我预期.这样,工资水平向下移动到W1,劳动力市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点c.结果是以收入降低为代价,增加了L1-L0的就业.但我们同时发现有Lb-L1的高校毕业生仍将无法就业.另外,由于专业的限制,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需求方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结构性过剩,供需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所以“招工难与找工作难”两难现象并存,“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根据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市场存在人才缺口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费尔浦斯(E.S.Phelps)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工作找寻”(JobSearch)理论[3].麦肯纳发展了该理论[3],提出一次搜寻的表达式:

其中,R(r)代表一次搜寻的收益,r表示保守工资(即求职者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每一次搜寻活动所碰到的工资不小于r的概率表示为P(w≥r),小于r的表示为P(w

通过(2)式我们可以看到:搜寻成本C和保守工资r这两个变量在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活动(如图2所示).搜寻成本C上升,将使搜寻数量n*下降.当边际搜寻成本从c0上升到c1时,理想的搜寻数量从n0*降至n1*.另外C增大,R(r)减小,这些都减少了求职者搜寻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可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搜寻成本仍然逐年上升.从(2)式中可看出,r越大,R(r)越小,求职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小,就业越困难.

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而由于信息不充分,高校毕业生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找寻.而搜寻成本的逐年增加导致就业更加困难.虽然大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多数人不了解大连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很多人对于大连市的企业信息也不了解,求职过程中带有盲目性,从而增加了搜寻成本.可见,由于信息不充分,会延长高校毕业生工作找寻的时间,降低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此外,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保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沟通,也很可能会造成或扩大高校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程度,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除了上述的信息不对称外,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求职者的一些公开的信息,如年龄、学历、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等等,雇主很容易获得.但是求职者的实际能力、个人性格与爱好、勤奋程度等私人信息,雇主则不易获得.雇主总想找到最好的雇员,但他们拥有的信息比求职者少.因此,雇主就把一些指标量化,例如,高校毕业生手里拿了多少个证书来判断其能力.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即雇主招聘到的高校毕业生不一定就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大连市的高校毕业生和本地企业之间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但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给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方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根据各自需求进行不同选择的机会.如何留住本地人才或吸引外地人才,则需要借助激励理论来加以探讨.


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也就是激励主体制定一定的遵循人们行为规律的激励措施,使激励客体采取有利于激励主体目标利益的行为的过程.激励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激励主体创设满足激励客体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其动机,从而使之采取符合激励主体利益的行为,同时也使激励客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激励过程的起点是激励的客体因某些需要(生理或心理)得不到满足而激发其满足需求的动机,在动机驱动和目标导向下,产生某种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激励主体的目标;同时激励客体根据其需求满足的程度,不断更新其需求并开始下一轮的激励过程.激励理论强调应该根据不

1 2 3

高校毕业生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基于logit模型的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

项目管理本科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水利工程管理论文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

日本酒店管理硕士

化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管理论文

iso 质量管理

幼儿园教育管理论文

基于logit模型的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