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管理学— 范文

关于农村金融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农村金融供求的实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村金融方面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农村金融供求的实证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村金融及农户及金融市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农村金融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先驱者,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于典型抽样的浙江省农户融资情况调研,本文对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的特点、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提出建立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用社、农村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完善金融“新政”的配套支持措施等一系列促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农村金融;金融创新;农户信贷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032-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利用典型抽样方法,对浙江省300户样本农户进行了融资情况入户调查,基于此,对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状况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调研设计及说明

农村金融需求根据主体和内容分成不同种类.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而言,一般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非企业组织三大类.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位,农户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特点,其金融需求与农村企业与非企业组织具有明显区别,后者更靠拢一般的企业或非企业组织的需求特点.从农村金融需求种类来说,主要包括存款、贷款、结算、保险、汇兑、证券投资、金融咨询等业务,现阶段,贷款是最重要但却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的金融需求.考虑到农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及贷款难这一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突出问题,我们的调研对象锁定为农户,重点是农户的融资情况.

农村地域广阔,即使在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状况差距依然较大.为了较全面地反映浙江省农户金融供求的整体状况,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法.本次调查按照2007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全省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三个区域.利用浙江大学农村生源学生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结合调研学生生源地的分布情况,在每个区域选择3至4个样本村发放“浙江省农户融资情况问卷”,总计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有效率基本达到100%.

二、样本农户的经济特征

我们主要从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包括创业情况、收入与储蓄存款方面考察了农户的经济特征.

首先,农户经济活动多样化,初步摆脱了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生产活动领域.其中,有58户创办了私营企业,占比为19.4%.从开办私营企业所在行业的类别信息及未开办私营企业的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业信息的分析中发现(见表1),在样本农户中,开办的私营企业中仅有5家的行业类别为农业,其余均为工商业或其他行业;未开办私营企业的农户中,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有114家.这表明在样本地区,从事非传统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农户就业和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其次,从样本农户2007年全年现金收入信息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总收入集中分布在1万元以上区间(76.4%);从储蓄余额来看,这些地区农村居民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储蓄能力(见表2),约32%的农户储蓄余额超过3万元,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户储蓄余额超过1万元.同时,结合样本农户的收入与储蓄来观察,可以看到大部分农户的收入和储蓄能力比较可观,具备了一定的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

农户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但金融意识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样本农户金融需求(见图1)来看,除了传统的存取款、贷款、保险需求外,由于对外经济联系如出外打工,子女外出读书、就业等增强,样本农户对转账、汇兑有需求的占比为20.9%,农户对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投资性需求也已初露端倪.

(二)贷款需求较大,正规金融渠道满足率不高

农户贷款意愿调查及最近三年农户实际借贷行为表明,农户贷款需求较大,约占样本农户的40%左右,正规金融渠道只能满足部分贷款需求.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guanli/00419178.html

从对“目前您是否需要银行、农信社的贷款”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34.1%的农户选择“需要”.对不需要贷款农户(197户)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有16户农户因“已有其他更方便的资金来源渠道”而无需银行、农信社贷款,因此,如果把这部分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贷款意愿包括在内,则样本农户的总体贷款意愿为39.3%.

从最近三年内实际借贷行为来看,有过贷款或借款的农户为132位,占比为44%.对132位农户贷款情况的进一步细致调查发现,共有304笔借款,来源于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借款为115笔,正规金融机构来源倾向为37.8%;来自亲朋的借款为150笔,亲朋渠道来源倾向为49.3%;来自民间放贷者的贷款为25笔,来自有业务关系企业的贷款(赊销款)为14笔.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银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渠道为农户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但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满足率还不高,非正规金融渠道是农户融资的主渠道.

另外,从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评价来看,只有48.3%的农户对农信社的服务表示满意,13.1%的人则表示对农信社的服务并不满意.不满意原因分析中排在首位是“要打通关系才能获得贷款”,在所有因素中占50%,其次为“信用社的服务品种少、态度差”,占比为25%.表明农户对农村信用社评价较低的原因是其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信贷活动中某些违规事件如人情贷款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农户对信用社的评价.

(三)保险需求与意识较为强烈,但保险公司的供给与服务有待提高

农户保险需求较大,有一定的保险意识,并且保险参与率较高.在受访的299位样本农户中,约78.6%的农户认为花钱投保值得,有266位农户参加了保险,占比约为89%.调查发现,在已经投保的农户中,有25.6%的农户出现过保险事故,出现保险事故的农户中只有73.5%认为保险理赔及时,85.3%的农户认为保险理赔是按照保险合同进行的合理赔付.这些事实反映出农村保险公司理赔的及时性有待加强,约有四分之一强的事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并强化了农户的不愿参保行为.对未参保原因的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农户因担心“理赔太麻烦”和“怀疑保险公司赔付的可能性”(这两项原因占比分别为23.8%和19.8%)而未参加保险.另外,样本农户中有21.4%的比例认为花钱买保险是不值得的.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其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大数定理,因此,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户参与是有效发挥保险功能的最佳途径,涉农保险公司应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出适合农户的新险种.

(四)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

从300位农户对最近三年内借贷行为的特征描述来看,其特点如下:

1.贷款用途多样化

贷款用途中,发展工商业名列首位(33.6%),其次是涉农用途,合计比重为15.5%,孩子学杂费、建房,看病与红白喜事等也占了一定比重(见图2).农户的贷款需求既是满足生产需要,同时也要满足生活需求.

综合借款来源渠道与贷款用途的交叉信息来看,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借款主要用于发展工商业(占比为44.3%)和农业(占比23.4%),建房用途和孩子学杂费的用途占比分别为10.4%和12.2%;亲戚朋友的借款中,孩子学杂费、发展工商业、建房和看病这四项用途分别占了借款笔数的21.3%、19.3%、16.7%和14.7%.显然,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融资需求主要通过亲戚朋友渠道来满足,特别是看病、红白喜事、建房、孩子学杂费等这些生活性资金需求.

农户借贷中有较大比重的生活性用途反映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由于我国农村的公共投入长期不到位,农村的一部分卫生、教育、医疗、保险等本应属于财政职能范畴的资金需求落到了金融机构的头上,一部

1 2

关于农村金融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农村金融供求的实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电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论文

旅游管理硕士英语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

工商管理有关论文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酒店行政管理论文

自考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金融供求的实证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