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范文

自然美学相关论文范例,与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美学的恰当起点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自然美学相关论文摘要,关于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美学的恰当起点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自然美学及环境美学及艺术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自然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管我们怎样理解诗人所抒之情,对诗人杜甫而言,有一点确定无疑:没有前面的自然审美经验,也就不会产生后面的思想情感,因此也就不会有这一作品.因此,这种自然审美经验对其诗歌创作而言,是前提性、不可或缺的.

杜甫此诗并非特例,在古代中国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大量古代诗文充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必要内容,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创造若想成功、优秀,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能“得江山之助”.[15]对于这一见解,古人有很好的概括: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16]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17]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等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18]

这便是中国美学史上著名的“物感”说.其理论出发点是要解决上面我们所提及的问题——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从何而来?其答案是“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5](409)

中国古代也有表现论,抒情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基本的艺术特征.但是,在如何解释人类主观情感根源上,中西方表现出极大差异.简言之,西方的表现论只在人类自身文化范围内解释这种情感,或是从艺术家个人的内在欲望,或是从社会群体性交际需要来解释艺术表现的根源.与之相比,中国古代“物感”说的理论视野似乎要更广泛、深入一些,它超越了人类自身而究天人之际,努力寻找人类主观情感产生的自然哲学、心理学基础——天地自然对象、现象对于人类心灵的引动作用,其核心结论便是人心“感于物而动”.

立足自然美学,中国古代“物感”说提出两个问题:其一,自然对象、现象对人类审美欣赏主体的心理引动功能——面对自然对象与现象之刺激,人类起反应的不只是其耳目感官,所得到的不只是自然对象、现象的物理表象之美——形式美,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精神心理反应,会产生相应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自然对人心的精神引发功能有助于解释自然审美何以能超越生理快感,达致情意之悦的境界.当然,大自然这一特殊功能的实现,也要以人类主体自身的文化进化程度——人类主体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为前提.其二,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到底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创造,还是艺术创造依赖于自然审美?中国古代大量的自然审美和艺术创造材料突出揭示了后面的事实——自然审美经验对艺术创造的前提性意义.

其实,在当代西方美学中亦不乏相似意见,比如尼尔·卡罗尔(No.lCarroll)的“感兴”模式(arousalmodel):

我认为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而言,欣赏自然通常意味着为自然所感动,或是由自然引起一种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向自然之刺激敞开的方式欣赏自然.走近它的某一方面,我们被它带入某种情感状态.[19]

立足于其“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理论,卡尔松认为,这种朴素的为自然所动的模式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即使确实存在,也只是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非自然审美欣赏中的重要因素,因为由自然所引发的这种情感,其内容是模糊、朴素的,作为自然审美经验,其对自然对象、现象的理解是粗浅的.[20]我们认为,也许需要对自然对象、现象特性与自然对象、现象对人类主体的心理感发功能区别开来.这种感发功能一方面可以激发我们对自然对象、现象本身的直接感知、观照与体验,此属于纯粹自然审美经验范围.在此意义上,自然审美经验欲求丰富与深刻,确实不能满足于朴素的生活常识和朴素、朦胧的“为自然所动”状态.对生活于当代社会的人们,自然审美应当自觉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与帮助.另一方面,这种感发功能又会超越自然审美,让人们兴起对自身命运之叹,激发起艺术家更为深刻、丰富的人生经验,进而有益于其艺术创造.后者诚然已不是纯粹自然审美经验,但它也并非与自然审美无关,而是自然审美经验之拓展,它可以成全艺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对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有全新理解:自然审美是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艺术创造则是对自然审美的发扬光大.虽然这并非艺术创造之全部事实,但确实有许多情形是如此,至少中国古代美学可以为此提供许多事实.四、结论

自然美学、环境美学从哪里开始?当代西方美学的相关研究大多从艺术开始,从与艺术的比较中发现自然特性.这种比较诚然取得了明确的理论成果,促进了当代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但是,我们愿意在此指出:这样的出发点隐含着对自然审美历史事实的重大误解,最终使自然美学并不能真正独立.其最大问题在于,它在逻辑上隐含着这样的谬见:不仅艺术对于自然审美解释在逻辑上是必需的,而且艺术创造也早于自然审美.没有艺术这一参照,我们无法知道如何正确地欣赏自然,但这样的观点在逻辑与历史两个方面都不能成立.

立足于中国古代美学相关材料,我们提出自然审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这一假说.自然审美本来就是一种独立发展起来的审美形态.在此基础上,在不引入艺术这一参照系的情形下,我们仍然可以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进行相对独立的系统梳理,建立起真正独立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理论.我们想指出这样的正确方向: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应当从对人类自然审美史的系统、独立考察开始,而不是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这一新思路益处有三:其一,它符合人类早期自然审美之实际.其二,它有益于自然美学、环境美学从逻辑上摆脱对艺术理论的依赖.与艺术相比较而产生的自然美学虽然表面上强调自然审美特征,强调自然与艺术之区别,但在根本思路上它还很大程度地为艺术理论所制约,并由此而产生了对自然审美一些最基本事实的重大误解.其三,更重要的是,基于我们的假说,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关系被根本地颠倒过来:不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审美,而是艺术审美依赖于自然审美;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建立一种独立、深刻的自然美学,它同时也有益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具体地说,在解释人类艺术何以可能、人类主观的思想情感从何产生、人类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等问题上,自然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独特而又深刻的解释,这便是自然美学对艺术理论的重要贡献.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39519.html

与中西方久已存在的发达的艺术理论相比,自然美学才刚刚开始兴起.自然美学在其草创阶段,借鉴、参照艺术理论是可以理解的,它毕竟促进了自然美研究之复兴.但是,当自然美学进入到自我深化的新阶段时,就需要转换研究思路,由静态的艺术与自然的逻辑对比转化为对自然审美史的动态、系统考察,从依傍艺术参照系确立自然审美特性,发展到在对自然审美经验独立、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自然美学.

一种脱离了艺术参照系的自然美学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自然对象、现象诚然不是我们的创造物,但我们仍然可以感知、理解和体验天地自然之美.既然自然对象、现象非人类所创造这一事实并没有妨碍科学家对自然的认识与研究,为什么我们因此而竟自绝于天地自然之美呢?殊可怪也.

注释:

①在一次讨论中,笔者问卡尔松:“自然美研究为何一定要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他回答:“这样做更容易.”

参考文献:

[1]罗纳德.海伯恩.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A].艾伦·卡尔松,阿诺德·伯林特编.自然环境美学[C].香港:广角镜出版社,2004.43-62.

[2]阿诺德·伯林特.艺术与参与[M].费城:天普大学出版社,1991.

[3]马尔科姆·马德.自然审美欣赏[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91.

[4]艾伦·卡尔松.美学与环境[M

1 2 3 4

自然美学相关论文范例,与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美学的恰当起点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纺织品设计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目标

毕业论文怎么写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如何就业

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形式

大学生就业现状

声乐系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美学的恰当起点(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