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思想类论文范文集,与苏洵政治思想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9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关于政治思想及统治者及社会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政治思想类论文范文集,与苏洵政治思想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政治思想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苏洵虽然作为一位文学家而被世人所知,但他在政治思想方面亦颇有建树.他在礼论上,吸取百家,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思想别具一格,更现实、更实用;在兵论上,重视军事,并研究用兵之道,不盲从于社会上的“重文轻武”之风;在用人论上,针对时弊,提高相权,广用胥吏,这些都是他的政治思想中较有价值的部分.

[关 键 词 ]北宋;苏洵;政治思想

[作者简介]王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学生,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007―06

一、

苏洵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为历代文人学士所推崇,并因文而扬名后世.然苏洵对自己的治国才能亦十分自信,他自言“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意,施之于今,无所不可”.于此可知他心中抱负.清人储欣亦云:“古来文人,深识治体,于国家数百年后安危存亡之几,烛照数算,大声疾呼而极言之,秦汉以来,洛阳贾傅(谊)而外,独老苏(苏洵)大苏(苏轼)两先生耳”,并且将苏洵誉为“宰相才也”,对他的治国主张、政治见解给予极高的评价.可见苏洵的政治思想是有着一定历史地位的.本文拟对他的政治思想作一探讨,以期看出他政治思想的特点.

二、

苏洵的政治思想,有着许多的内容,有的是他根据历史与现实所作出的总结与归纳以及对前人思想的理解,因之形成的政治思想;有的则是根据北宋王朝当时所面临的各种政治危机,所提出的解决之道.

[礼论]在古代中国,礼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对一国的治乱兴衰起着关键的作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在各种具体的治国措施上,它都有着指导性原则,“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庄公二十三年).所以历代思想家,在阐述他们的政治思想之时,都将礼论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礼论,以及对礼有关的一些问题的论述,都可以看作是他们政治思想的总纲.苏洵亦不例外.他说:“一圣人之力等其所以能夺其乐而易之以其所苦,而天下之民亦遂肯弃逸而即劳,欣然戴之以为君师,而遵蹈其法制者,礼则使然也.”即在他看来,礼是确立一切社会秩序,维持一切社会秩序的关键,由此,礼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他因此更深一步地去探讨礼的各种意义与作用,不过这一切,都是以他对人性的认识为起点的.苏洵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倾向:

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饥,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选也,若水之走下.

利之所在,天下趋之.是故千金之子,欲有所为,则百家之市,无宁居者.

正因为人们都有着这样的习性与特点,所以在人群之间并不是和谐与安康,因此,统治者想无所依靠来驾驭民众,是十分困难的了.不但如此,整个社会的风俗也在变化,并且繁文缛节日盛,社会的风俗就日渐浇漓.苏洵通过对历史的考查后指出,尧舜禹禅让,并未举行一系列的典礼与仪式,也并未急于向天下人发布诰令,解释自己获得权力的合法性,“其意以为生下之民以我当在此位也,则亦不俟手援天下以神之,誉之以固之出”.但是到了商汤灭夏桀之时,世风日薄,汤一面“嚣嚣然致其(夏桀)罪以告人”来显示自己的正义性,一面又显出一副爱民的模样,以此博得民心.后来武王伐纣更是鼓吹自己的祖先如何有德行,“如日吾家当为天子久矣,如此乎民之欲我速入商也”.从商汤到武王,越来越需要通过粉饰自己的行为,来让世人认同他们的统治,社会风俗因之日渐浇漓.并且如此世风,并不能靠“由文返质”的办法使之改善,人类日趋文明,再返质朴过着简陋的生活,一是无人愿意,二是势不可能,只有“由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即靠一定的规范与手段来驾驭民众、利用风俗、掌握社会规律.如此就“天下可以复治”了,这时礼的社会作用才体现出来.礼就是统治者通过掌握社会规律控制社会风俗进而使民众服从尊卑贵贱的身份与等级,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但是既然人性都具有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倾向,就必然不会轻而易举地服从统治者的统治了.苏洵对于这一点,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所以他说,统治者制礼以维护社会的等级与秩序,但“徒欲使之(指民众),轻去其旧(指民众天生而具有的人性),而乐就吾法,不能也,故无故而使之事君,无故而使之事父,无故而使之事兄;彼其初,非如今人知君父兄之不事则不可”.正因为如此,所以统治者在制礼的同时,还应该让礼在功能上、特点上更具有实效性.对此,他提出了用《诗》《乐》《易》来增进礼的实效性,使礼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里,他将《诗》《乐》《易》作为礼的辅助工具来看待,这可以说是苏洵礼论的一大特点.作为古代

关于苏洵政治思想述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政治思想类论文范文集
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地位是平行的,并且各自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正像《庄子天下篇》所说的:“《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明分.”但苏洵却将礼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其他的经典则是使礼能够更好地实施的工具.他认为《易》的作用是增加礼的神秘性,使得礼的各种功能不易让民众知道,于是统治者便可处于“不可窥”的状态.民众只能知道服从,但是却不知道统治者何以使其服从,正像他所说的:“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教亦随而尊.”苏洵漠视《易》中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功能,而独看重《易》的幽隐性和神秘性,并将其用之于统治.对于乐的作用,苏洵看重的是它感人至深、风化人心的作用,进而让民众信服统治者的统治,安定于一定的统治秩序之下.《礼记乐记》中说:“凡音者,心于人生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等知乐,则几于礼者也.”乐具有感化人的政治意义,所以苏洵说:“礼之所以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有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这样就能让礼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实施,于是民众就易于服从统治秩序.社会就日趋于安定了.但是,乐的人文意义与文化功能,即乐代表人类感情的一种渲放,使人的情感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并且乐有“和”与“节”的作用,让人在表达情感之时不至于肆情而忘义,乐能让人达到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从而使社会安定、和睦.这些也同样被苏洵所忽视.对于《诗》,苏洵认为是可让民众在适当的条件下渲泄一下自己的不满,因为在苏洵看来,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喜欢享乐的,但是礼是制止人过分享乐,不让人安逸无所事事,这样礼与人性就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延续下去,就会“好色之 心驱诸其中,是非不平之气攻诸生者,炎炎而生,不顾利害,趋死而后已”.而《诗》,正如孔子所说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具有着感发的作用.所以提倡诗,一方面可以“许我也以好色,而尤不许我之怨吾君父兄也”.在适当的条件下让渲泄情感,减少因礼而带来的统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又可以“不使人之情至于不胜也”,不让这种渲泄超过统治者所允许的界线,从而危害统治秩序,所以,《诗》对礼的实施也至关重要.此外,苏洵也强调了《春秋》正名分的作用,不过在这一点上,他并无多少创见.

苏洵政治思想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思想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总的说来,苏洵将《易》《乐》《诗》赋予辅助礼实施的意义,能够补正礼的各种功能上的缺失.“礼之权穷于易达,而有《易》焉,穷于后世不信,而有《乐》焉.穷于强人,而有《诗》焉.”以此来促进礼的实施.苏洵的礼论,看重的是礼在政治上、在安定社会秩序上的意义.作为礼辅助工具,《易》的哲学意义可以忽视,《乐》的观赏意义可以忽视,《诗》的抒情意义出可以忽视,而他们的政治意义却被苏洵大量地挖掘出来了.这固然是减少了古代六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传统的框架内,六艺可以发挥最大的政治作用,稳定统治秩序,避免社会上的种种冲突.因此,六艺的现实意义更大于文化意义.在苏洵的礼论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是他广泛吸收了先秦各学派的政治主张,并将其融会贯通,使之合理地置人他自己的礼论框架内.作为他礼论的前提,苏洵的人性论颇似荀子.荀子论人性,指出“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样,顺着人类本性发展下去,社会必将大乱不止,因此,才需要礼来维持社会秩序,抑制人的过分欲望,让人能够合理地获得一些所求之物,但又不会毫无节制地摄取.并且,正因为礼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望而产生的,所以它与人性并不一致,是一种社会规范强加于人之上的.苏洵继承了荀子的这些观点.其次,苏洵关于社会风俗变化的看法,颇似道家,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道德说教与智谋、文明日繁一日之时,社会就在日渐堕落,就像苏洵所指出的汤放桀、周灭商这两个时期胜利一方的所作所为一样.社会的浇漓是一个不可制止的过程,庄子通过对上古传说时代的描述就表达了这一点.在“至德之世”,社会质朴、民风淳厚、毫无诈伪.但是到了三代以下,世风日渐浇漓,社会质朴的风气被扰乱,“惴恧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道家面对这种社会现实,提出要返朴归真,抛弃一切的文明,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苏洵认为,应“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运用各种手段控制风俗,驾驭民众,用积极的作为去遏制道德的败坏.再次,在苏洵眼中,《易》是作为辅助礼的作用得以有效实施的工具而存在的,它可以“神天下之耳目”,增加礼的神秘性,让一般民众“不可窥”,从而使礼“神化”、“玄化”,因之便能够处于让人遵从的地位.这里的礼,并不只是指一些礼节与仪式,它还包括了各种手段与方法.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对于统治手段与方法是十分强调的,韩非就认为君主要增加自己的神秘性,让臣民不知君主的心思,不见君主的作为,如此便猜测不出君主的喜怒哀乐,这样君主就便于统治了.所以他说:“寂乎其无位而处,廖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手下.”“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罔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苏洵将这种用于增加君主神秘性的手段施之于礼之上,虽然礼与君主本身并不是一物,不过礼作为维护君主统治的重要工具,君主作为操纵礼、运用礼的人,不论是增加哪一个的神秘性,其欲达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综上可见,苏洵的礼论,不但有他自己的创见,还广泛吸收消化了先素诸子的政治思想,以此让自己的礼论更具有深刻性与实效性.史称苏洵“通《六经》、百家之说”,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将“百家之说”运用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使得他的礼论在历代礼论中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兵论]兵论,以及关于与兵相关的对于战争的见解与看法,也是苏洵政治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因为,“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过程中另一种手段实现”.一个政权的存亡,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政权的军事力量情况.苏洵十分重视兵的作用,他说:

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

苏洵的这一段话,是有着针对性的.北宋赵匡胤皇袍加身当上皇帝,一面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一面又鉴于五代十国兵事不止、将帅跋扈、武人兵权在握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于是就削弱地方的兵力,使军权集中,将精锐之师悉集京师,而守卫地方的厢兵战斗力却大为下降.又将地方官的军事指挥尽为没收,这样就使得地方的军事防御力骤减,兵事随之也多为荒废,正像朱熹所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今日州郡权轻,却不能生事,又却无以制盗贼.”不但如此,北宋统治者还在社会上Ű

1 2

关于政治思想类论文范文集,与苏洵政治思想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
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政治教育苏淼,女,硕士,讲师,汉族,民建会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女工委员.,作为我校年青的教师,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科学化概念的提出一直发展到科学化在学科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在大山深处法,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类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学生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相关学士学位论文

本文是一篇学生论文范文,学生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生及思想及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生相关开题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