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师傅及工程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批特殊人群的特殊经历.

1968年,参加了两年“文化大革命”的大学生们终于折腾得筋疲力尽了,除少数造反派的积极分子外,不管原来造过反的,还是那些“逍遥派”或中间派,几乎都盼望尽快被分配.特别是1966年和1967年就应该毕业的学生们更是向往参加工作,以便养家糊口.

当年6月,这个消息终于等来了.经过一番在军代表主持下的分配过程,学校的分配总算结束了.所有人都抱着到基层、到边疆当普通工人的想法而去,但分到单位后的经历却是他们没有想到的.除了分配到解放军农场集中劳动的,其他单位也大多采取了集中劳动的方式,这个过程近两年时间.

对这段历史,史书记载和口碑史料并不多见,也许是时间较短,也许是单纯的劳动没有什么可忆述的.于是,成了一段“断代”的历史.我想在这里把这段于今已超过40年的往事实录下来,或可续史之无、补史之缺.应该说明的是,我集中劳动的地方是铁路工程队,并不代表所有当时大学毕业生的经历.

分到“东北的新曙光”那个地方

1968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分配一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锻炼的通知》,要求毕业生分配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方针,规定1966年、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一般都必须先当普通农民、普通工人,安排一部分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锻炼.同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通知: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招收高中毕业生的班级)、技工学校、半工(农)半读学校1967年应届毕业生,一律于1968年7月毕业,并开始分配工作.

就是根据这一通知,我们迎来了等待已久的毕业分配.作为应该在1967年毕业的北京铁道学院毕业生,能在1968年夏天被分配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比起应该在1966年毕业的学生算是幸运一些了.他们虽然比我们早离校两个月,但在校耽误的时间更长.

从一开始,我就对分配就没抱太大的希望,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分配到次一些的边远单位在那时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了.1967年2月,黑龙江省革委会宣告成立,号称“东北的新曙光”.由于黑龙江省的形势比较稳定,所以位于该省的哈尔滨铁路局要的大学毕业生就多一些.当时齐齐哈尔铁路局还存在,没有划归到哈尔滨铁路局来,要的也比较多.这样,我们这一届同年级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分配到这两个遥远的铁路局了.我和同年级的7位同学分到了哈尔滨,而接近20位同学分到了更远一点的齐齐哈尔铁路局.

按分配通知,当年的8月15日前到局招待所报到.着急上班的同学们都很准时地去报到了.这一批大学生有近30人.不仅有北京铁道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和大连铁道学院的毕业生,还有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其他学院乃至医学院的毕业生.铁路是个全方位的封闭大家庭啊,有人开玩笑说,除了没有火葬场,铁路什么都全了.因此,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大家见面只是寒暄而已,都以为等明天一分配就“天各一方”了.铁路局那么大,铁路线那么长,再想碰在一起大概是不可能的.铁路局负责接待分配到来大学生的两位领导,在截至报到的日子到招待所来见大家,检查了报到情况并通知明天路局革委会主任要亲自接见大家,对分配去向却不回答,只是说到时主任会宣布的.大家心里说,不就是分到基层站段当工人吗?有什么保密的!

第二天,这帮大学生按时集中到哈尔滨铁路局大楼一间办公室里,等待着接见.10点整迎来了3个人,是当时铁路局革委会的“三结合”领导班子,即老干部、军代表和造反派头头.讲话的是身为主任的老干部,也是哈尔滨铁路局的原局长黎波涛.他个子不高,夹在两个高高个子的东北大汉中间,像被“押解”一样.那时的干部只有谨慎,错说一句马上会被拉下马来.只见黎主任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一字一句地照本宣科.前面的“缀儿”、后面的“穗儿”除去,剩下的就一句关键的话,“全部大学毕业生一律分配到铁路局工程队集中劳动”.说完,在那两个副主任“押解”下转身就走了,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大学生们没有任何反应.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干部部的同志宣布,所有这第一批来报道的大学生一律分配到黑龙江最北部的佳木斯分局工程分队去,而且当晚就乘火车去报到,前来接人的分队干部已经站在我们面前来欢迎了.对此,大学生们唯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我们工资呀?

“到工程队报到后就发!”

回去整理简单的行李时,大家都没有再议论什么,几个会抽烟的同学闷闷地吸烟.我走过去,一个同学拿出一支香烟递给我,我说我不会抽烟.那同学说,不会抽烟,今后怎么和工人打成一片呀?这句话说得我心里一动,不由自主地就接过烟,从此开始了为“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而吸烟喝酒的历史.

铁路第一个职名――“普通工”

列车运行了一整夜,把30来个男男女女大学生们拉到了佳木斯火车站.出站后向左拐进了一个大院,就是铁路局的工程分队了.队部领导大部分都下现场了,只有一个革委会成员,原来的工会主席接待了大家.

按着上级的指示和分队部领导事先研究好的部署,这批大学生先要接受阶级斗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是,把大家安排在火车站站前的小旅馆里住下后,接着马不停蹄地就由分队接我们的人带领着去参观“刘英俊事迹展览馆”.

刘英俊是当时热烈宣传的英雄人物,在其事迹展览馆里,我们了解到他是3029部队重炮连2班的战士.1966年3月15日清晨,刘英俊和几位战友外出执行任务,刘牵着挽车走在最后.他们沿着佳木斯市郊公路由东往西前进,突然一辆载重汽车迎面驶来,辕马因汽车喇叭的刺激而受惊.刘英俊为了路上行人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拼命将马拉上路北面一条小路.最后被车马压住了胸部、肩部和双腿,倒在血泊之中.车前仅3米处的6名儿童和一位老大爷脱险了.刘英俊身负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英俊所在部队党委决定为他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刘英俊同志的活动.当时佳木斯市在刘英俊牺牲的地方为烈士修建了雕像.我们在烈士雕像前留影,接受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第二天,队部又组织大学生们去鹤岗煤矿参观日本侵略中国时,威逼中国工人挖煤,残酷虐待而大批死亡后随意抛尸的“万人坑”.累累白骨揭示着侵略者的罪恶,也使大家接受了阶级斗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三天是接受安全教育并马上进行考试,这是铁路内部严格管理的第一步,没有安全考试的合格证是严禁上岗的.所有的教育内容必须在3天时间内完成,第四天就得离开旅店去现场了.因为时间长了,队部付不起店费.

在这第三天,也是大伙儿最高兴的日子,队部给我们发工资了,而且按我们7月1日的正式分配时间算,发给两个月的工资,工资标准是每月46元.

发工资就得有职名,大家全都一样,是工程队的“普通工”.“普通工”叫法是比较文雅的,大概是铁路上的高人想出的名字.这个职名在一般的建筑部门是叫“力工”的,就是没有任何技术,在师傅的指挥下搬搬扛扛、出大力的最初级的工人而已.大家也想得明白,反正是劳动,而且都和自己学的专业对不上口,给什么职名就无所谓了.关键是开工资啦,从今天起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啦.不过,这时没有一个人想着跑到街里“撮一顿”,而是纷纷跑到站前的邮局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寄钱.

3天的接触,我们知道了这个工程队的工作性质:负责分局管内所有线

1 2 3 4 5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学硕士就业

低碳政治论文

政治生活论文

政治论文600

如何写政治论文

政治方面的论文

高二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生活论文

文化政治论文

地缘政治论文

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