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话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关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话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经济学及社会主义道路及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期性的认识,是后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依据和思想渊源.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方位的把握,关系到对特定阶段社会发展任务和方向的判断,而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是从毛泽东开始的.2.从破除对苏联迷信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不得不照搬苏联的做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三大改造完成后,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后,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鉴”,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谈话》中,毛泽东对《教科书》中提到的“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表示出极大认同,他认为我们的情况和苏联不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把普遍规律和具体特点结合起来.针对苏联模式中的片面发展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分配制度方面的重积累、轻消费,毛泽东在《谈话》中态度明确地阐述了这些做法的问题和消极影响.他指出:“我们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3]P121并对这个方针作了比较全面的说明,即“并举”并非平均使用力量,工业发展要快于农业但不要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他主张经济建设应该立足国内,尽可能独立地搞,国内因素是主因,不能受控于别的国家.毛泽东工农业并举的思想,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的原则,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重要的方针.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鉴于《教科书》论述中的弊端,毛泽东在《谈话》中重申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上,毛泽东一直比较重视强调第二性因素的反作用,注重从生产关系和制度层面上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这在《讲话》中有比较鲜明的体现.比如他认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如何管理,也就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对推进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教科书》中提出的物质利益原则,即社会主义阶段应重视对劳动者的物质鼓励以促进生产发展的观点,毛泽东基本持否定态度.他更注重精神鼓励,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用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毛泽东首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认识的深化,为当时中国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更为成为邓小平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理论依据.

4.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领域随之出现冒进现象,毛泽东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国家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掀起了“共产风”,有人提出消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消除按劳分配制度的错误主张,认为发展商品生产就是搞资本主义.为了纠正人们在思想上的混乱和疑问,毛泽东多次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帮助大家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重申了这一重要观点: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3]P137.并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经济范畴都是历史范畴,不会永久存在.虽然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认识也有局限,其中不少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得到坚持和贯彻,但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前提下,他对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问题确实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与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颇为相似,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和实践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对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左”倾观点的评价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在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正值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在《谈话》中针对经济建设问题发表的意见和评论,既讲了许多正确的观点,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左”倾观点,对社会主义经济法则存有误解,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不断在正确与错误之间摇摆.

第一,在唯物史观上强调第二性的反作用.毛泽东一直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有特色的唯物史观形成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而革命阶段正是第二性因素发挥反作用的时期.开始和平建设之后,毛泽东在理念和认识上没有做调整,而是依然延续了这个思路.在《谈话》中他认为:先把上层建筑改变,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3]P131.在谈到产品分配问题时他又表示: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3]P136.这反映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注重从生产关系和制度层面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忽视生产力发展要求,而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制度对公平、公正的要求.他强调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反对物质刺激,注重精神鼓励.在《谈话》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公平问题的态度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试图寻找平衡点.但这种“公平、公正”并不是构建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带有浓厚的道义色彩,实际上还是走向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

第二,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上的误解.虽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作了两个阶段的划分,但他认为1957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即为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而后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包括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无不是以此为基础的,因为在他看来离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公有制就不是社会主义.定位不准确,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就不可能对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发展的学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坚持某种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也是一种预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是方向而不是模式.

第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局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一直反对教条主义,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他在《谈话》中也讲道: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3]P109.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思考充满了曲折起伏,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出现了僵化,犯了教条化的错误,“在社会主义认识上,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阐述的社会主义原则和苏联模式为依据”[4].毛泽东一直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但最终并没有突破,他有很多正确的思想,却没有得到一以贯之的坚持,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完备、有误解,却认为自己坚持的观点和方向就是正确的.加之当时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理论权威,“绝大多数党员乃至跟着党走的非党员不会说别的话”[5]P105.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大多数人的理论认识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即便有疑问也没有真正思考研究过.

回顾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发表的谈话,实际上已不仅限于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更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

1 2 3

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话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论文500

高中思想政治论文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论文

初二政治论文

九年级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1000字

实事政治论文

民族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新课改论文

初中政治小论文网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话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