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关于地质构造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地质构造方面毕业论文,关于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质构造及断层及地层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质构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通过对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明确了井田内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从而指导了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 键 词】地质构造,地层,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煤矿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工作研究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还将制约着煤矿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明确了井田内地质构造的赋存情况,为矿井长久发展及合理化开采提供了依据.

1、井田概况

1、1位置与交通

本区东北距新泰市区3km,隶属新泰市市中办事处和西周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7°42′15″~117°46′30″,北纬35°53′00″~35°55′15″.

孙村煤矿运煤专用铁路早已建成,与磁(窑)莱(芜)铁路相接,可畅通全国各地.区内有新(泰)泰(安)公路通过,另外附近还有蒙(阴)馆(陶)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1、2自然地理

本区位于蒙山与莲花山山脉两大分水岭之间的凹地内,构成东西条带半缓阶地型丘陵,地面标高+170~+220m.区内冲沟比较发育,西部西周河和东部平阳河分别自北而南流经本区,在南部汇入小汶河,属季节性河流.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最高气温42.5℃(55年6月27日),最低气温-21.6℃(57年1月27日).雨季为7、8、9三个月,降雪期自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历年最大降水量1395.4mm(1964年),最小降水量294.5mm(2002年),平均799.70mm.历年平均年蒸发量为213.00~378.84mm,结冰期11月至次年3月,冻结深度0.4~0.80m.大风季节一般在3~5月,多为东南风.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地震基本烈度属7度区.

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质构造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这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yixue/010963126.html

1、3矿井生产建设概况

孙村煤矿1948年移交投产,1960年延深投产-210m水平,设计能力60万t/a,2005年矿井核定能力130万t/a,2005年实际生产原煤129.8万t.开采水平为-75m、-210m、-400m、-600m、-800m及-1050m水平.目前-75m、-210m、-400m、-600m水平已全部结束,现主要生产水平-800m水平已近尾声.开拓延深水平-1100m水平正在进行,同时已进行下山开采.矿井共有2、3、4、6、11、13、15层煤等共计7个煤层,现主要开采2、4、11层煤.


写地质构造论文指导
播放:26189次 评论:7199人

2、矿井地质概况

2、1地层

孙村井田含煤地层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假整合于奥陶系中下统石灰岩之上.现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厚度58.15~66.95m,平均厚度61.17m;该组在孙村井田浅部厚34~93m,一般为54m左右.岩性以杂色粘土岩、石灰岩、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灰至灰绿色或杂色砂岩,徐灰(徐家庄灰岩)底部有时发育一层不稳定薄煤.岩相以海相为主,在灰岩中含有珊瑚、海百合茎、腕足类等海相生物化石.本组的徐灰、草灰(草埠沟灰岩)岩性、厚度发育稳定,为良好的区域性对比标志层.底部以G层铝土岩或山西式铁矿(有时仅为鲕状结构的杂色粘土岩)与中奥陶假整合接触,上界为煤17老底中细砂岩底部,与太原组整合接触.

(2)上石炭统太原组(C3):厚度168.65~186.55m,平均厚度177.60m;另外汶南井田2-1号钻孔揭露该层厚度为194.60m;该组在孙村井田浅部厚147~238m,一般厚188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粘土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砂岩,夹石灰岩两层(一灰和四灰).本组共含煤12层(第5至17层),其中可采者3层(11、13、15层煤),为本区主要的含煤地层.本组属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及粒度韵律清晰而明显,岩相齐全,动植物化石丰富.其中一灰、四灰岩性、厚度稳定,含丰富的珊瑚、蜓科、海百合茎等海相生物化石,为地层及煤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层.在粉砂岩中含鳞木、芦木、苛达、蕨类、轮叶等植物茎、叶部化石.上界为煤5间接顶板(或煤4间接底板)厚层砂岩底部,与山西组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1):厚45.25~167.65m,平均95.00m.岩性以灰白至灰色中细砂岩、深灰至灰黑粉砂岩及浅灰色粘土岩为主,含煤四层(第1至4层),其中可采者3层(第2、3、4层),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本组为陆相含煤沉积,在粉砂岩中含大量羊齿类、苛达、轮叶、楔叶、芦木、蕨类等植物化石,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常见植物根部化石.本组煤4顶板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砂岩发育稳定,一般厚10m以上,特征明显,是煤层对比的重要辅助标志.上界为煤1间接顶板砂岩底部,与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在第7勘探线以东煤2遭受剥蚀.

(4)二叠系中下统石盒子组(P12+P21):残厚6.80~116.00m,平均44.88m.岩性以杂色粘土岩,灰~灰绿或黄褐色(风化色)砂岩为主,底部夹深灰色粉砂岩或灰色粘土岩,属干燥环境下的陆相沉积物,一般不含煤.本组底部的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发育较稳定,下距煤1一般20~40m,是煤层对比的可靠辅助标志层.与下二叠山西组整合接触,上部与第三系或侏罗系不整合接触.

3、煤系上覆地层

(1)侏罗系上统蒙阴组(J3):厚7.40~298.35m,平均79.36m,自西向东逐渐变厚.岩性以褐红色粉砂岩及泥质、钙质胶结的细砂岩为主,夹数层砾岩,交错层理发育.为干燥陆相沉积,不含煤,以角度不整合覆于煤系地层之上.

(2)第三系下统官庄组(R):自西向东变厚,厚度834.80~1355.00m,平均1055.82m,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侏罗系上统蒙阴组之上.岩性以砖红色粘土质粉砂岩为主,中下部呈深灰色.夹数层砾岩,胶结较松散,砾石成分简单,主要为石灰岩,其次为长石石英砂岩及片麻岩.

(3)第四系(Q):厚0.30~9.32m,平均4.65m,以角度不整合覆于第三系下统官庄组之上.

4、含煤地层

孙村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含煤沉积,煤系地层平均总厚度345.24m.其中石盒子组不含煤,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本溪组中偶含不可采、不稳定薄煤.煤系地层内共含煤17层(1~17层)平均总厚度14.5m,含煤系数4.12%;其中可采煤层有6层(2、3、4、11、13、15层),平均总厚度9.75m,可采含煤系数2.82%.

山西组平均厚度95.00m,含煤4层(1~4层),煤层平均总厚度6.05m,含煤系数6.37%;其中可采煤层3层(2、3、4层),平均总厚度5.31m,可采含煤系数5.59%.

太原组平均厚度177.60m,含煤12层(5~16层),煤层平均总厚度8.04m,含煤系数4.53%;其中可采煤层3层(11、13、15层),平均总厚度4.44m,可采含煤系数2.50%.

本区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煤系地层中标志层明显且稳定,旋回结构清晰,动植物化石丰富.煤层本身的厚度、结构及间距均变化不大,易于对比.煤层及标志层的物性特征明显,与围岩的物性差异较大,测井曲线及地震波清楚,定性定量可靠,通过采用标志层、测井曲线及岩性组合等煤层对比方法,本区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已对比清楚.

5、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新汶向斜位于鲁西断块、鲁中隆起内,北翼由于受莲花山断裂破坏,向斜形态表现不明显.南自蒙山背斜古生界地层,北至莲花山断裂,地层走向自西而东由近东西向转为北西向,地层总体向北倾斜.

煤田主体呈北西走向、北东倾向的单斜构造,仅在中部泉沟有地层南倾,呈向斜形态.蒙山断层将煤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层走向自东而西由300°~310°~270°,呈略向北北东凸起的弧形,弧顶位于协庄、泉沟一带,地层多倾向北东,倾角18°~30°,深部产状宽缓.西部华丰井

关于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关于地质构造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田地层走向由350°~300°~30°,呈向北东开口的簸箕状.禹村区为一阶梯状的断陷盆地.协庄以西华丰与禹村之间产状单一,地层走向280°~300°,倾向北,倾角15°~30°,煤系地层剥蚀严重.

(2)煤田内断层发育,多数为高角度正断层,以蒙山断层和莲花山断层规模最大;后者沿煤田北侧呈弧形展布,前者将煤田切割为东西两部分.其次是位于煤田中部走向北北西~近南北向的羊流断层.煤田内发育一组斜交断层,其方向随地层走向的变化而变化:煤田东部呈北东东向,中、西部呈北东、北东东向,该断层将煤田切割成一系列井田和块段.走向断层多发育于东部各井田,其中个别断层倾角平缓.煤田内断裂构造发育方向性明显,大致可分为北西向、北东东向、北东向三组.

①北西向断层组

与区域背、向斜轴近于平行,以莲花山断层、蒙山断层、禹村断层和F10断层为代表.这组断层数量较少,生成时代较早,延伸远,落差大,多期活动.如莲花山断层落差>1000m,使泰山群与石炭~二迭系地层相接触.该组断层对区域内各时代地层的赋存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②北东东向断层组

主要分布在向斜北翼,泉沟煤矿范围内尤为突出,如F22、F20等断层.

③北东向断层组

主要分布于向斜南翼,如南故城断层、良F1、F3断层等,该组断层多沿地层倾向发育,除发育横切煤田的大断层外,也发育密集௚

1 2

关于地质构造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

非法医学期刊

北航 医院

暨南大学理工医类职称评定论文分类表

医学论文好发表吗

儿科护理课件

护理论文的范文

血液科护理论文

护理学术论文

护士护理记录

孙村煤矿地质构造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