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关于中医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医药方面论文查重,关于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医药及中医学及主任医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医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论述非常详尽,仲景《伤寒》、《金匮》就是在《内经》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总结自己及前人的经验,对方剂学作了进一步充实.学习经方就是要学习仲景善于从纷纭复杂的症状中撇开非本质的、次要的、非典型的症状,有目的、有重点地选取其中最主要、最典型、有代表性的脉证,通过比较来判断疾病性质;再者,学习经方就是要掌握配伍原则和药物剂量使用法度,经方大多药味较少,用药精当,配伍严谨.例如《伤寒论》全书113方,只用药82味,1-5味药组成的方剂有75首,6-9味药组成的方剂35首,10-14味药组成的方剂只有3首.经方药物剂量的配伍法度,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及病因,病机的不同而确立的,寒热虚实表现的程度不同,用药剂量便有很大的区别.如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桂枝汤,方中的桂枝由3两增至5两,其义即变,成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桂枝加桂汤;又如麻杏石甘汤中的辛寒石膏,用量半斤,为辛温麻黄用量的一倍,成为主药,其性大变,使辛温之剂变为辛凉之剂,以治痰热壅肺的“汗出而喘”.由此可见,研习经方必须用心揣谋,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临床运用方可得心应手.


该文地址:http://www.sxsky.net/yixue/010452622.html

3.2谨守病机灵活变通仲景立方重守病机,只要病机相同,一方可治多病.如桂枝汤,不仅可治伤寒夕又可治虚劳;既可作解表剂,又可作补益剂.功效虽广,治病虽多,但万变不离“营卫失调”这一病机.然而病机虽同,但其证有别,从而具体运用时,除谨守病机外,还必明察其证.如太阳中风之“营卫失调”,其症必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妇人妊娠病之“营卫失调”其症必见“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证相应方可投用桂枝汤.故此,我们在临床选用经方时,必审阴阳,谨守病机,方能无误.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云:“用古方疗今病,譬之折旧料改新房,非经匠氏之手,岂可用乎.”学习应用经方,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经方时值今日,年代久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不断进化,大自然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条件和因素古今迥异,若不考虑这些变化,而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吴师运用经方治疗疾病机动灵活,或一方为主加减使用;或几方合用;或一方多用.如他用<伤寒论>厥阴篇中主治蛔厥与久利之乌梅汤,治疗久治不愈的寻麻疹、胃肠奇瘁、直肠胀痛等怪病,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胆病、发热性疾病等,均疗效显著.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

4祛痰逐瘀解难救危

“久病多瘀”、“怪病多痰”是吴师学术思想重要内容.他认为“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情志抑郁、竭思劳倦、阴虚火旺、脾肾阳虚、饮食失当、六淫内侵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水液积聚而成痰,痰浊阻络,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血瘀日久,亦可化为痰水影响气道的通畅.痰与瘀互为因果多互相转化,而致痰瘀互结,胶固不化.此外,痰瘀的形成与气之盛衰密切相关,气不行则血不畅,气滞则痰生,气滞则血瘀.临床上可造成人体脏腑功能的进一步失调,使病情或错综复杂,或险象环生而成“怪病”、“顽症”、“重症.现代医学常感束手无策,吴师治疗这类疾病将补气活血化痰治法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多选用黄芪、白术益气,丹参、桃仁、泽兰、郁金活血化瘀,浙贝、青矾化痰;治疗顽固性冠心病多用通阳行气化痰的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活血祛瘀的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多用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伍汤合祛风化痰的牵正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还有肝硬化、心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病等疑难重症在采用利水、温阳、清热的同时加以祛除痰瘀的药物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0年代末诊治一李姓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继之失语,神志不清.急送某医院住院治疗,头部cT检查诊为脑出血,经脱水、止血、抗感染、输氧等治疗5天,症状无缓解而出院.请吴师诊治,诊时:患者神志模糊、循衣摸床、喉中痰鸣、颜面红赤、气粗、大便3日未解、舌质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其病属中风中脏腑,辨证属痰火瘀闭、腑气不通,治宜豁痰开窍、活血逐瘀、通腑泄热,遂投涤痰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橘红12g,清半夏12g,枳实12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天竺黄10g,鲜竹沥20g,全蝎10g,大黄10g,天麻10g,钩藤20g,桃仁15g,红花6g,远志10g,地龙15g.水煎服,1日1剂.鼻伺管灌服,3剂后患者解大便1次,病情开始好转,7剂神志转清,能认人辨物,可口服中药,喉中痰鸣消失.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月余后改用补阳还伍汤加味治疗1年,再给补肾填精之品以收功,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年82乃去.

5随症用药善用药对

 

正确的辨证诊断为治疗疾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机动灵活的用药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吴师研习药典,精读《神龙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作,熟悉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能归经,用药出神入化,做到了有的放矢,药到病除.尤其强调药物剂量的大小,当随病情轻重确定.而病之轻重是以辨证结果为准绳,病有轻重之别,有中脏腑、经络、肌表之异;药有寒热不同、偏性强弱、毒性大小、运用形式以及患者本身体质的差别等都应综合考虑.提出了重病用重药、轻病用轻药、药物配伍不同剂量不同、在方中的作用不同剂量不同等观点.如灵芝在治疗重症肝炎时每次用量300-500g,而在养心安神的方中只用15-20g;辛香之品用量较轻如薄荷一般3-5g,砂仁4-6g.干姜在温中散寒的处方中作为君药时用6-12g,在其治疗急性肝炎经验方龙虎清肝汤中作为反佐药时用量仅为1-3g.

善用药对是吴师用药的又一特点,他认为药有个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精于方者,必精于药方配伍,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当用相须相使者良.”根据中药的七情和合,正确运用药对,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适应复杂多变的病症.在其常用方和经验方中药对处处可见.

5.1柴胡配郁金吴师常用治疗肝病的六号、八号方中均有此药对.急慢性肝炎总离不开湿、毒、痰、郁、瘀、虚的病因病机,而气郁血瘀贯穿于肝病的全过程.柴胡苦平,为疏泄肝胆之要药.郁金辛苦寒,《本草备要》载“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两药合用,功擅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直捣肝病

关于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中医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病机,阻断各致病因素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既可治疗肝病,又可预防其传变.吴师还将此药对用于肝气郁滞,疏泄失职,血流不畅,血海不能充盈之月经病、经行腹痛等.

5.2龙胆草配干姜吴师提倡反佐药的应用,在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经验方―龙虎清肝汤中龙胆草与干姜的配合,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主要功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但其性过于苦寒易伤脾胃,且肝木之病多克脾土,以致脾失健运,表现纳差、乏力、便溏等.若单用一派苦寒之品势必犯虚虚之戒,此时佐用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功能的干姜1-2g,情况便发生了改变,胆草清泄肝胆湿热之功不减,苦寒之性得以遏制,固护了脾肾之阳,两药合用祛邪丽不伤正,治肝兼顾脾肾,屡用屡验.

6注重调护摄身养生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吴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调护,不厌其烦地给病人讲解中药的煎服法,哪些药物应先煎,哪些药物宣后下,服药的温度,服药的时间,服药的禁忌等.直到病人或家属完全明白,才让病人离开.他经常告诫我们,要象重视辨证遣方一样重视中药的煎服法.诊断再准确,用药再恰当,但煎服法不到位,有效成分不能或仅少量析出,仍然发挥不了药物应有的作用.其次,服药时间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如刺激性药物宜饭后服;鸡鸣散应凌晨服;他还根据中医“人卧血归于肝”的理论,将治疗肝病的药物于午睡、晚睡前lh服用,使药物直达病所,以提高肝脏的药物浓度,临床实用多年确有其效.

另一方面,吴师注重食疗和情志调理,他认为饮食治疗和畅调情志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在疾病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阴阳、寒热、虚实的偏盛偏衰,以及情绪上的恐惧和忧郁.药物治疗固然非常重要,若能在饮食上予以辅佐,避其所害,用其所利;在精神上予以开导,去掉不良情绪,增强抗病信心,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如急慢性肝炎病人,湿毒之邪内郁,脾胃功能多较低下,应忌食油腻厚味及发物,而

1 2 3

关于中医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影像医学

护理杂志投稿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

医药大专毕业论文

母婴护理课程

护理论文下载

护理副高论文

副高医学论文

西部医学是核心期刊吗

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