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艺术— 范文

关于新闻传播方面论文范文,与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传播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传播及新闻学及中文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去,我们是开门办学”

在邱沛篁三十余年的新闻教育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便是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探索开展的横向社会联系办学模式——“请进来,走出去”.

“一方面我们邀请新闻传媒单位的老总、老编辑、老记者和社会各界名流来系讲学;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生到新闻单位参与新闻实践、社会调查和科研工作,认真抓好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实习教学,密切学校和社会,尤其是和新闻传媒单位的联系.”不仅如此,川大新闻专业“请进来,走出去”的亮点还在于,为了使这种办学模式定期化、制度化、组织化,1986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了四川大学新闻系咨询委员会,由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川任主任委员,省、市一些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并进一步建立四川大学新闻学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密切加强了新闻系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邱沛篁说道:“我们不是闭门办学,而是广泛地开门办学.我们带出来的学生都很成才,许多人都当上了领导.像1981年我担任班主任的八一级新闻班的学生,现在他们30个人几乎都成了各个新闻单位的领导或骨干,其中当年的班长吴健,如今已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想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用业绩来说话.”

为了进一步坚持和深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1995年新闻学院建立后,于当年又成立了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任主任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任副主任委员,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任委员.而更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邱沛篁作为第三署名作者的《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文科教学改革新途径》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邱沛篁作为第一署名作者的《开创密切社会联系新思路,探索培养新闻人才新模式》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本人也荣获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称号,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首届韬奋园丁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不断认可与推广,而且这种横向联系的工作思路再一次给邱沛篁带来了启发与推动.为了加强省内高校新闻院系间的互动交流,共商四川新闻教育发展的良策,2002年,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在四川大学成立,邱沛篁被推选为会长.在他的组织下,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省内高校的新闻院系以学会为平台,定期交流,关系融洽.

邱沛篁说:“我们把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抓起来了,但与此同时,很多不足之处也表现出来了.我们每一年都要沟通、讨论,探索解决对策.所以,在新闻教育建立和初期发展的阶段,我们这一代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就是大家互相帮助,团结竞争,关系都很友好.这一代人把事业发展起来了,对下一代人的要求就是,接下来该怎样提高质量,怎样搞得更精、更好.”

实际上,作为川大新闻教育几十年集体摸索奠定的传统,“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办学模式也渗透了邱沛篁个人从实践到教学水到渠成的思想结晶.作为四川大学新闻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邱沛篁的协作精神与整合意识为西部新闻教育事业在中国新闻教育版图中的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团结竞争才能共谋发展”,这几乎成为四川高校新闻院系的共识.而对于这一点,热心豁达、勤勉实干的邱沛篁的确功不可没.在谈到遗憾或反思的时候,邱沛篁欣慰地说:“新闻专业的一路发展都是很好的,尽管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这都是可以解决的.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都是好现象.新闻传媒事业在过去的时代中从未受到过这么大的重视,正是新闻传媒地位的提升,才带来了今天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能有今天的整体局面,还得益于这个时代.”

“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1981年4月25日,在邱沛篁五访巴金即将结束的时候,巴金先生欣然为他题词留念.“他在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扉页上写道:‘学到老!赠沛篁同志,巴金,八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上海.’这的确是对我的一种十分珍贵的鞭策和鼓励.”时至今日,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而巴金当年的那句“学到老”还依旧在勉励着年逾古稀的邱沛篁:“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在职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他所从事和所热爱的事业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我们就要为新闻及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不懈奋斗,不倦地学习,不断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闻传播学位论文撰写
播放:24626次 评论:3807人

1998年8月,刚刚从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第一个暑假,邱沛篁就参加了成都驾校的学习,而那个时候他已年近六旬.这位一度被戏称为“汽车教授”的老先生说:“我喜欢开车,这为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努力学习新事物、新技术的甜头.”

正如邱沛篁在学习驾驶技术过程中所流露出的学到老、不服老的精神,退休后的他依旧热衷于不同的社会活动,用他的话说,“我得以与新闻教育界许多老朋友重聚,并结识全国高校新闻院系的许多新朋友,从而学习和了解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对我进一步深入进行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都大有好处”.

邱沛篁继续说道:“1998年以来,我连续几届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聘为四川省舆论研究小组和四川省阅评小组成员.2008年1月,中国高校新闻教育学会聘任我为该会特邀理事,并邀请我先后出席了于2008年11月在湖南长沙、2009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2010年12月在重庆和2011年11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学会理事会.2008年9月22日,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在四川大学成立,我和四川日报社原社长汪兴高共同担任专委会主任,进一步发挥了老教授、老新闻工作者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的优势与作用.2010年5月,我又应邀参加了《四川省报业志(1994-2005)》的编纂工作,定期参加编辑工作会议,具体负责其中一些章节的初稿撰写.”


本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yishu/04092545.html

不仅如此,邱沛篁还继续为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承担着各类社会培训的授课任务,“四川省委党校、省新闻出版局、省公务员培训中心,还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这些单位前不久都邀请我去给他们讲课.新闻采写的理论与实践,新闻发言人的艺术,党政干部应对新闻传媒的技巧等都是我讲授的内容”.谈到此,邱沛篁不无兴奋.正是因为博洽多闻的学识与诲人不倦的精神,邱沛篁在四川省新闻界拥有着极高的尊崇与赞誉.2013年8月,他的新作《新闻传播教育探索——邱沛篁自选图片集》问世,在9月召开的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暨新书出版座谈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江对其做出了“倾注心血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就大师”以及“满腔热情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树立标杆”的高度评价,这代表了四川新闻界对这位德高望重却依旧活力充沛、乐于奉献的老先生虔诚的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邱沛篁与学生的感情同样融洽深厚.他说:“我很赞同并且倡导‘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这句话,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是联系我们师生长期友谊的纽带.”从2000年至今,邱沛篁亲自指导的二十余位博士生如今大都毕业成才,在各自的岗位上正在发挥着重要的骨干带头作用.谈到弟子,邱沛篁难掩骄傲,“操慧博士刚刚被评为教授、博导,蔡尚伟博士已经担任博导几年,蔡敏和严功军两位博士已被任命为重庆工商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等

1 2 3 4

关于新闻传播方面论文范文,与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艺术生毕业论文

音乐研究生毕业论文

艺术类本科论文

幼儿园音乐游戏论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

体育专业考研

论文体育与健康

体育核心期刊

体育美学论文

高校体育论文题目

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