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关于数学教学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数学教学及学生及有限小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数学教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等的过程,获得等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 键 词 :新课标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
播放:33426次 评论:3240人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9.47÷2. 7”, 3 . 5

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 2.7 9.4 .7

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 8 1

9.47÷2.7等于3.5等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1 3 7

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 1 3 5

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2≠9 .47, 2

得出余数应该是0.2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等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这篇论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xuesheng/411026.html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