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 范文

关于文学批评类毕业论文范文,与“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

此文是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批评类论文范文素材,与“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学批评及文学及艺术作品方面的现代文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批评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位.其次是与之相反的过程,即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大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下贱的消费商品,都可能是艺术.艺术还可以在反作品(anti-work)中得到发现:如偶然性事件、不可列入博物馆收藏的即兴即失的表演,同时也包括身体以及世界上任何其它可感物体的活动.”⑦因此,假如可以用这种“运动过程”来理解文学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遭遇的话,那么我们便真会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大众消费的梦幻世界里,大众化了的文学早就放弃了所谓深刻的思考或永恒的追问,甚至已经习惯对日常生活的自我陶醉,以及和某种“诗性人物”一样的“诗性想象”.文学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所谓诗性的主题或主体,而只是现实的题材或存在;亦不再是文学阅读的想象与创造,而只是仿真现场的观看与接受.再借勒庞的观点看,如果可以说大众群体心理的“基本”事实就是“感情的强化”与“理智的欠缺”的话⑧,那么这一背景下的大众趣味及其阅读的本质也差不多如此,即诸如以娱乐取代认知,以消遣取代审美,以快感取代体物,以读图取代想象,以接收取代创造等等.所以大众并非不需要文学,甚至可能比以往更加需要,只不过他们所谓的文学只有在应和了他们这种本质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承认;所以大众依旧需要阅读,甚至不仅需要在阅读中得到抚慰,还想在阅读中得到惊奇、惊喜乃至震撼.但遗憾的是,这些需要往往以一种快餐式的消费行为解构了曾经作为某种思想或精神存在的诗性.

如此强调大众消费对文学诗性的消解其实并不夸张,因为近年来我们文坛的一些现象和变化已经有了某种主动放弃诗性的取向,比如《人民文学》自2010年以来开始大力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在我看来就值得反思.《人民文学》在把“非虚构写作”视做一种文学的“新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提出了一个“人民大地•,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希望藉此“吁请我们的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吾土吾民,走向这个时代无限丰富的民众生活,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希望非作家、普通人都拿起笔来,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传记”,以及各种非虚构小说或社会调查,并强调写作要“特别注重作者的‘行动’和‘在场’,鼓励对特定现象、事件的深入考察和体验”⑨.应该说,这种提倡首先具有十分充分的现实“纠偏”的意义,因为正如前述,走进当下的文学确实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行动起来,走进生活,认真观察,用心体验,积极发掘出这个时代的深刻变化及其巨大的丰富性.不过,就像文学的意义并不在其只是生活的某种反映或复制一样,非虚构所内含的这种以还原来取代创造、用“在场”来复制生活的取向,却可能使文学本质上的诗性意义有所缺失.因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存在的特殊方式,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人自己的、自主的创造,并恰因这种创造真实地体验并实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自身成为具有诗性本质的特殊审美主体.也就是说,文学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仅仅告诉我们生活是什么样子,而是在于它要告诉我们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也许才是它真正的“可能性”.因此,当文学的边界无限地打开,非虚构日渐成为时尚之时,我们还是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对“物性”的警醒,以及对“诗性”的坚守.顺便说一句,与《人民文学》相似,2010年《收获•,长篇专号》(2010年春夏卷)也以“文学无边界,可以多元探索”的名义刊载了郭敬明的《爵迹》,当时就有学者提出批评并明确指出:“文学毕竟不是手艺,作为人的精神存在方式,文学提供给人的应该是灵魂的关怀和诗性的拯救.当然,为达到这个目的,可尝试不同途径,不一定非得宏大叙事;但再怎么尝试,都不应该包括堂而皇之地让精神向感觉退守、诗性向物性退守.”⑩对此我深有同感,并想同样强调,假设我们的文学杂志真的可以这样以放弃诗性为代价来到处开拓所谓新的文学可能性的话,那么,真正的文学可能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三、

文学需要批评,尤其是在文学已经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之时,就像病人需要医生一样.不过,既然文学的本质是诗性,那么文学批评也同样应该是一种“诗性的”批评.因此,以文学的诗性为出发点,文学批评的诗性特质也同样不难把握,所不同的则是,批评所面对的作品与作家所面对的生活相比,甚至更加具有生命的体征和心灵的秘密.也就是说,当批评面对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作品时,它甚至应该有着更加强烈、丰富的诗性意味,即真正把文学视为人学,更多用心性的感悟而不是物性的梳理,用诗性的眼光而不是科学的逻辑来发现、发掘那些集合在作品内外的人,及其生命、生存乃至心灵的意义.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中国文学批评传统,所谓诗性的批评实际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就像古人讲“文,心学也”一样,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始终在讲“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等觇文辄见其心”(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并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念映照下,以心灵的感悟和品味来发现人的存在即文学的诗性存在.从庄子的“言意之辨”到刘勰的“物感之说”,从司空图的“滋味”到严羽的“妙悟”,从李白的“天然”到李卓吾的“童心”,从王昌龄的“诗境”到王国维的“意境”,从公安“三袁”的“性灵”到王士祯的“神韵”,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诗性所在及用意这种传统可能比我们今天所谓诗性的批评稍微狭义一些,但在核心意蕴上却大体相通.不过遗憾的是,这种诗性的批评传统在“五四”以来的文学研究中被有意识地回避甚至中断了.一直以来,我们的批评家们都在所谓现代化的名义下,选择了一条“西化”的道路,“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B11,即便是在今天日渐成为热点的所谓文化研究中,也同样到处是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等人的影子.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文学批评,常常便体现出一种以科学思维取代文学思维、以学术研究取代艺术研究、以逻辑判断取代诗性发现的非审美化取向.比如关于小说及其批评,自从当年我们自以为跟西方学会了怎么写小说以后,小说家及其批评家所关注的核心便几乎始终都是在关注“叙事”的问题.这当然无可非议,因为小说本来就是一种叙事文体,但我想说的是:小说虽然是叙事,不是诗,但其本质还是诗性,因此它也只能是一种心灵的叙事,它总是用“动人的方式”来讲述“动人的故事”.所以,如果所谓“动人的方式”是一种“叙事”的话,那么,它就永远有一个更深刻的背景,也是它赖以存在的前提,即“动人的故事”.换句话说,“叙事”的意义永远依赖于“故事”本身的意义.那么,故事是什么?又何以动人?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与人的心灵存在即诗性建立起一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本身是否真正具有“深刻”和“本质”的意义.所以说动人的故事讲的从来都不是理,而是情(至情).批评即便要晓之以理,也必须依靠动之以情,要有一种属于人的诗性的解读,即如前面提及的沈从文的小说以及李健吾的批评,便都是在这个意义上获得其所谓诗性的.

之所以重提诗性的批评,并不是要简单地否定所谓科学化的批评,而只是觉得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的方式和诗性的方式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在一直以来如西方文学研究一样始终坚守的科学批评和理性判断当中,也许会使人的诗性常常被理性的光辉所遮蔽,而文学批评的诗性也时常被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sm)的“裁判(Criticsm)”所取代.或者说,既然所谓科学化的文学研究的本质是属于自然科学而不是文学的,而文学及其批评的本质是诗性,那么,像做外科手术一样来看文学,用客观、冷静、缜密的物性态度来对待人性的、心灵的即诗性的文学,就可能在解决了文学的外在联系与物性价值的同时,十分遗憾地遮蔽了它原本内在的、多元的、深邃的乃至神秘的文学性即诗性.波德莱尔当年曾说:“最好的文学批评是那种既有趣又有诗意的批评,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代数式的批评,以解释一切为名,既没有恨,也没有爱.”B12他虽然说的是批评的文本,但我理解可以涵盖批评的本质.所以立于当下而言,我们并不希望继续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当一些作家还在坚持用心灵创作的时候,许多批评家却早已放弃了“心灵性”的阅读,在他们时尚的批评话语当中,已经几乎看不到真正对于故事的心灵解读,而是差不多都属于科学范畴的叙事话语研究或社会文化研究了.

举个例子来说:麦家的“谍战小说”《暗算》,创作于2003年,先在新浪读书频道连载引起热议不断,后被改编成电视剧红极一时,并在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不仅挂满了时尚的光环,而且得到了主流的认同,并由此引发了一个个的研究热点,从小说到电视剧,从类型叙事到隐喻建构,见仁见智者可谓甚众.但是在我看来,其中许多属于科学话语的叙事研究或社会文化研究,其实并没有真正把握这部作品的诗性意义.我以为,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或者说其“动人的方式”比较简单,其实就是使用了一种比较传统的类似于古典传奇的“讲故事”的方式,将瞎子阿炳、黄依依、林英等几个特殊的人和事,用那条看不见的战线串联起来,娓娓地讲给我们听.我没有觉得作者使用过太多的花哨手法,所以我也做不出某种叙事的批评,我只是觉得“故事”本身是“动人”的,而之所以说它“动人”,就是因为它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之外,给了我们一种心灵的“撼动”和“感动”.我注意到,2003年作者本人在创作谈里曾说:“在读者留下的一大堆评论中,有一个声音似乎显得特别坚定而又响亮,这就是,人们在为他们感动,为他们流泪,为他们祈祷.”所以作者坚信并坚守着:“有些东西,有些价值,有些目光,是恒定的,永世不变的.从理想的角度说,我写《暗算》的用意就是想找到,或者建立这些东西,这些价值,这些目光.”B13不管作家本人这种愿望在文本中达到了多少,但这首先是我极力赞同的,而且重要的是,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在文本中首先获得的.如果说《暗算》是一个“密码”的“叙事”的话,那我读到的首先是一种特殊时代记忆里的“英雄”的密码,然后就是作者本人始终坚信并坚守的那些东西、价值和目光的密码.至于种种说他那些“结构”或“解构”中的“叙事”等等,我则没那么以为然.如果真的有什么“解构”或“重构”的话,我倒以为,解构的是故事,重构的却是精神某个时代里已经被解构得太多的心灵与精神.我想,这可算是我对所谓诗性批评的一种体会吧.

必须说明的是,如此重申并强调文学的诗性以及诗性的批评,并不是想否定当前的文学以及批评,当然更不是想否认或贬低小说等文学创作的叙事或技巧,而只是想在这个大众消费文化以及文学的叙事与技巧等等都有些泛滥

关于“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的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文学批评类论文范文素材
的时代里,提醒作家和批评家共同回归那些原本不该忽略的诗性而已.所以我不大主张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地去玩手法、改变手法或创新手法,更不主张批评家在批评中更多地去玩理论或者玩理论的创新,而是希望二者都回到文学的诗性本质上来,作家用“心”去体味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某种“生命”,批评家则用“心”去感悟文本中的“生命”,以及作家试图从文本中呈现出来的“生命”,如此而已.

注释:

①[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162页.

②[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74-75页.

③[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④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7页.

⑤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⑥王东、王寒松:《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生成以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为例》,《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 2 3

关于文学批评类毕业论文范文,与“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参考文献:

如此“文博士生”
有人大代表提出的“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官员都招来考一下”的建议,附和赞同者甚众. 如此“文博士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
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
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的通道
像全日制学生一样上课,只需要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严格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文凭的通道参考属性评定 。

文学批评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提纲2016年,古代文学论文提纲招聘用现代意识予以说明和阐释.,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一般).,(二)曹丕《典论.论。

文学批评 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提纲2016年,古代文学论文提纲招聘用现代意识予以说明和阐释.,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一般).,(二)曹丕《典论.论。

经济与生活论文
济生活禽流感与经济生活禽流感与经济生活摘要前一段时间,“h7n9”成为大家茶饭之余的话题,因此而导致禽类价格下降、鸡蛋滞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品德。

环境与经济论文
.2006,[2。昆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则不呈现“倒u”型曲线、“正u”型曲线、线性下降、“正n”型、“倒n”型中的任何一种。在此基础上,论文还提出昆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

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
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8。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会,2004:6.,[3]石竟成,佴仁娣.“教育原理。

“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