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历史论文范文,历史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历史及文学及知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历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一、 “70后”与学术研究的主体性

试图对刘复生的学术研究工作做一次粗浅的解读,似乎注定无法绕开“70后”批评家这一话题.这一方面因为刘复生以他多产的、同时也是高水准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人们指认“70后”研究者时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另一方面,作为刘复生的同龄人,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兴趣的始终不仅仅是他学术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在理路,也更关心他以知识实践的方式给出的关于文学、学术与文化的思想判断,以及背后隐含的对于时代和世界的基本历史态度.应该说,与同龄的研究者相比,刘复生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研究个性和思想风格.在相当规范的学术写作中,能够清晰地读出属于他个人的创造性的判断、评价与某种应称之为思想的力量的东西.这种写作特点,我认为正是他作为一个学者“成熟”的标志.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开始辨认出了属于“70后”批评家的独特的声音.

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作为70年代出生的研究者,我们最大的相似性或许是,我们都是在90年代学院中按部就班地接受专业训练,尔后进入学术研究领域.漫长的学术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学会“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我们得进入、学习并熟悉一整套专业性的知识.而这套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表现出充分的“异己性”.这就像要去学会耍关老爷的大刀,在你学会“耍”之前,你得试着搬动它、熟悉它,而且还可能被它拖得踉踉跄跄、手忙脚乱,最后才能把它耍得溜溜转,好像它原本就是属于你的趁手武器.这也注定了作为一个学者“成熟”的不易.陈平原谈论“85学人”出现的历史背景时,曾这样说道:“作家不念大学,也可以写出好小说.但学界不一样,有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差别很大”(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1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尽管一个作家成熟的过程,也当然需要艰苦的自我训练过程,不过因为文字与经验对于写作者的亲和性,这个“规训”过程并不像学术训练那样醒目.

不仅如此,相对于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还有另外的历史因素规限着“70后”批评家的“晚熟”.由于“70后”进入大学求学的时间,也是中国社会进入90年代社会秩序与文化组织的常规化阶段,这是一个学院体制扩张、学术规范日渐正规化的时期.因此,很少有历史契机让他们有迅速“登台表演”的机会,“70后”批评者的求学过程与青春记忆,也就与校园、学院、体制、知识、专业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陈平原以怀念的语气写到80年代知识群体的历史感受:“那个时候,社会规范尚未真正确立,学者们一只脚留在课堂,一只脚踏进社会,将学理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说话有人听,而且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这个社会的变化跟你的努力有关,这是很幸福的事情.”(《八十年代访谈录》,38页)这种“幸福”的感觉,对于“70后”批评者或许是一种相当陌生的体验吧.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研究者,就注定只能做一个知识生产机器中循规蹈矩的从业者.事实上,学院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闭合的、栅格化的空间,相反,它仍旧构成了中国最活跃的思想场域.相对于那些过分成熟的西方式学院空间,这种“中国特色”或许也是中国知识群体的幸运吧.应该说,这里真正发生变化的,是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方式.

而刘复生作为一个学者的“成熟”,也恰恰因为他拒绝学院知识生产游戏规则意义上的“成熟”,而试图将他个人的、也是历史的观察、思考与创造力带入学术研究中来.这也正是我最感兴趣的问题.在我的经验和感知中,如何把知识生产转化为一种思想创造,大约也是每个在90年代学院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研究者,会有意无意地以不同方式面对的问题.相对严格的专业训练,可能会使我们学到许多的“知识”,但不会自动地使我们获得“思想”.并且因为学院体制的保障(是“保”也是“障”),这种知识生产本身就可以在既定学术机构中循环再生产.安身立命也罢,为稻粱谋也罢,学院这个空间的边界是既定的,穿越与否就变成某种特定的选择.而刘复生的研究工作使我格外感兴趣的原因在于,他的研究个性、思想风格表明的是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新的学人/研究者主体性张扬的可能性.有人曾如此评价也是“70后”的上海批评家毛尖:她“盘活”了电影批评这门艺术.“盘活”是个很形象的说法,它意味着你用你自己的方式使一种既有的知识样态重新“活”了起来.不是你被既有的游戏规则牵着走,而是你在熟谙规则的前提下更改、调整甚至转换游戏规则,把它变成了你表达自己思考和思想并展开社会实践的“工具”.我在刘复生的学术研究工作中,读到了同样“活”的东西.我感兴趣的是,这种精神品质,这种“活”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一种完全个人的品格吗?还是一种在既定历史结构中被创造出来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共享的知识实践方式?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刘复生的解读,可能有很强的主观投射的成分.不过,这大概也是一种互为镜像的认同方式吧.2005年刘复生曾写过一篇关于我的学术评议文章,他使用了“70年代出生学人”这样的说法.当时还沉浸在个人主义自我想象中的我,对于这样的名号并不那么认同.后来刘复生这样解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为生计而奔波的岁月蹉跎中,我在以贺桂梅为代表的同龄人的成长中,体验到了危机感.同时,也蓦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告别青春时光,无法再用年轻作为思想不成熟的借口.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时代已悄然来临,尽管我们似乎还普遍地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这篇评论贺桂梅研究的论文就在精神分析的意义上成为我克服内心焦虑的象征性疗救行动,通过这次写作,我也最终得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感受到‘我们’的时代正在来临的激动.”(刘复生:《思想的余烬》后记,河南大学出版社,即出)可以说,那篇评议,同样带入了刘复生很强的关于某种“代”际认同的、主观的确未必完全是个人的建构.“代”的认同从来就不是经验的自动转换,而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建构的结果,这种建构性使得那些基于相似经验的感受、愿望与诉求,可以被纳入某种共通的主体镜像.笼统地谈论“70后批评家”是相当可疑的,因为这很容易把问题牵扯到“代表”、“代言”的权力关系中去,不过我在这里却愿意通过对刘复生的解读,而把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变成某种关于自我的历史认知方式:在怎样的历史的、知识的、时代的结构关系中,我成为了“我”;并在怎样的意义上,这些很多的“我”可能成为“我们”.

二、 打开两个支点:“文学”与“当代史”

首先索解一下刘复生研究的知识系谱是必要的.这也意味着去了解,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与知识关系中,他站在一个怎样的结构性位置上发言.某种程度上,我想仿造当代文学批评界那些拗口的术语,把刘复生的知识系谱描述为“后―新启蒙”知识.也就是说,他的研究语言和分析思路,是在与作为新时期的80年代启蒙知识的批判性对话关系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路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与历史视野这两个层面.

这种研究风格体现在他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成果中,不过最鲜明的或许还是他对90年代“主旋律”小说的研究.这项研究包括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主要形态是2005年出版的专著《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也包括他在此前后陆续发表的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又有更大的推进和扩展,并延伸至关于“主旋律”影视的研究.

刘复生对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或许与他在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四年工作经验有关.这种曾经的“局内人”经验,使他对“主旋律”这一文化现象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整体把握,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和处理上,表现出许多在校博士生所无法具有的游刃有余的从容和老练.不过,这一选题的确定,对于刘复生置身的当代文学专业方向而言,却有着某种“不轨”的色彩.刘复生将“主旋律”小说称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尴尬”、“暧昧”的段落:一方面,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与此创作、接受热潮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代文学研究界和批评界对它极其冷漠”.这不止意味着它“不配”被纳入当代文学史的整体叙述中,而且或许根本就是“不值得”研究的现象.这其中自然包含着当代文学研究界对于何谓“文学”,对于90年代整体文化格局的基本判断.这种理解方式本身,也正是80年代新启蒙思潮建构出来的文学与政治、精英与通俗、官方与民间等一系列二元论的具体表现.刘复生对“主旋律”小说的分析,因此首先就需要在反省这一系列二元论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得以展开.他将“主旋律”视为1990年代以来的一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讨论它出现的历史动因,分析它的基本战略和运作机制,并采取文化批评的方法对诸种“主旋律”小说的文本形态进行了精彩的意识形态解读.这种分析背后有这两个关键支点,那就是他对“文学”与“当代史”的突破性的、也是创造性的阐释方式.

与那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封闭性的作家作品之上的做法不同,刘复生给出的是一种全景式的文学整体视野.他把“主旋律”小说的规划、构想、写作、出版、流通、接受等的整个生产过程,视为一个统一的文本对象,讨论官方、市场、作者、读者等不同层面如何介入这一生产过程,从而构造出特定的叙事文本.在这样的意义上,小说“文本”就不再被理解为作家的个人创造,而是一个不同力量介入其中并互相协商的“场域”,一个开放的、关联到不同社会文化层面的意义网节点.与此相应,刘复生所采取的文本分析方式,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他分析文本中的具体叙事策略,讨论其力图达成何种意识形态效果,以及这种叙事本身所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这样的意义上,文本不仅成为一个充满着裂隙与缝合、冲突与协商的意识形态运作的场所,而且也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在文本中得以正面交汇.


如何写历史一篇好的本科论文
播放:20602次 评论:7954人

显然,展开这样的文本分析,需要的是一种不同于“纯文学”观的理论视野.这背后包含着叙事学、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批判,以及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诸多“语言学转型”之后的文化批判理论.刘复生以他的成熟老到,将这些理论完全化

1 2 3

历史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参考文献:

力量训练论文
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工。大学生诚信论文年度,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上得1分.(六级成绩与口语成绩加分可以累加),2,学术科研,(1)论文得。

历史学术论文
大学生历史论文专题2.本科成绩单(需加盖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和专业排名证明(若有,须加盖院系公章);,3.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研究成果;,。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简介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卷,专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2016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46】a卷,课程论文满分:70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初中政治小论文题目高考2016年嘉兴市初中思想品德,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论文评比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教研室(研训中心),市属各学校,根据《关于组织2016年嘉兴。

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定稿表,院(系,所),申请人姓名学号专业论文题目在学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文章列。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美国化。

教学经验论文
课堂教学经验论文课堂教学经验论文,演礼中学魏鲜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有关资料等)以及促。

小班数学经验论文
点:一是坚持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心得,?,参加此次培训,学习了一些数学系想方法后,我更加体会到了初中教学渗。

论文发表经验
虑2潮间带及近岸生态系统功能与适应研究组1科。论文发表经验2016年春季,论文发表经验招聘信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3.具有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包括研究计划制定,实地调研,访。

发表论文经验
论文发表经验2016年春季,论文发表经验招聘信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3.具有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包括研究计划制定,实地调研,访谈,文献和资料搜索,研究报告撰写);具有报。

论文 发表 经验
虑2潮间带及近岸生态系统功能与适应研究组1科。论文发表经验2016年春季,论文发表经验招聘信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3.具有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包括研究计划制定,实地调研,访。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