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文学理论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遮蔽到死亡:新时期来文学理的理轨迹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理论有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遮蔽到死亡:新时期来文学理的理轨迹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理论及理论及文学创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文学理论已经从理论时代转向“后理论”时代,引发文学理论更大的焦虑和混乱.

这就有必要对文学上的“理论”进行甄别和反思.一般而言,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但是在文学理论视野中讨论“理论”,显然要在西方哲学和理论背景下进行,从词源意义上的“理论”指的是沉思、景象、心理的想法[12],17世纪以后,“理论”衍生出冥想中浮现的景象、思想的体系、用以解释的体系、假说等,理论的基本含义就是构成一定观念或思想,被用来解释和说明特定活动、事物、想法等的体系.可见,理论起初并没有不言自明的褒贬含义,只是在指导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假象――理论可以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表明,五四以来我们对于民主和科学(理论)的推崇更是神化了理论的地位,并且认为理论是进步的象征,这也是我们文学研究者热衷于理论建构的重要原因.这种总体性的文学理论观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占据主流的地位,文学的本质、定义、特点、分类等一直是文学理论话语中的中心议题,希望通过纷繁的文学现象抓住根本性、总体性的理论线索,再经过周密的论证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理论模式,文学理论不仅高于文学文本、现象等具体存在形式,而且高于文学批评,可以称之为“批评的批评”,直至文学理论可以不谈文本和文学,进行理论的自我生产.当文学理论过于痴迷于理论自身而忽视了文学和现实,文学理论也就走进了死胡同,理论的死亡也就不足为奇.

所谓的“理论之死”或“死亡的理论”其实并不是理论本身的消失,而是传统意义上理论的存在语境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曾经神圣性、总体性、封闭性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亡,新的理论形态开始产生.

第一,“理论之死”是反思西方20世纪的“理论时代”的结果,是西方哲学、文化、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并不表明其他地区(包括中国)也已经脱离“理论时代”.乔纳森卡勒将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作为理论时代开始和发展的核心,“是理解语言、社会行为、文学、大众文化、有文字书写的社会和无文字书写的社会以及人类心理结构的关键”,[13]并成为各个学科自我反思的有效工具,而原来这种方法和工具只存在和应用于文学.以“文学性”为例,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下的经典文学艺术不再独享这一特权,因为语言构成的文学在本质上没有高低之分,文学性可以存在于任何语言、符号、象征等宽泛的所在,文学性被无限地放大而占领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地.

第二,“理论之死”与文学审美的重构密切相关,是美学研究转型的重要表现.韦尔施将审美重构分为几种情况:“首先,锦上添花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其次,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最后,彼此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14]审美从日常生活的表层深入到社会发展内在机理,再深入到人们的思想、道德,最后是整个认识论的转变.既然这个社会现实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都具有审美化的特性,那么理论的类型和表现方式必然要作出相应调整.理论基石的科学、理性等审美化的后果是理论建构的基础发生根本性动摇,因为现实不再是不变的定量和独立的客体,而是不断变化的和关联性的建构物.简言之,认识论的审美化在另一个方面加速了“理论之死”.

第三,“理论之死”对应于“后理论”,是“后理论时代”的开始.在西方,卢梭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一直认为理论、理性对于文学没有意义;一直反对T.S.艾略特的哈德罗布鲁姆发现他在四十年后周围全是些哗众取宠的教授,充满着法德理论的克隆,各种有关性倾向和社会性别的意识形态,以及无休止的文化多元主义,文学研究被分割成小群体的巴尔干方式无法逆转,文学是不可呈现的,只与爱好相关,而他的著作是只为了写给被约翰逊、伍尔夫称为“普通读者”.[15]“理论之死”的背景下,新世纪文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注重理论的批判性和自我反思,多元化理论之间的博弈为新的理论形态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总之,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理论经历了从遮蔽到死亡的过程.理论的转换既是自身的调整,也是文学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因素博弈下建构的理论空间.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走向新境:中国当代文学理论60年[J].文艺争鸣,2009,(9):6―30.

[2][3]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9―10,108.

[4]卢衍鹏.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J].社会科学,2011,(7).

[5]古风.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与文学的发展[J].学术月刊,2010,(3):92―100.

[6]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J].读书,1985,(2)、(3).

[7]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6):11―26.

[8]卢衍鹏.文学与文化联姻:文化研究及其权力流转[J].学术论坛,2010,(4):84―88.

[9]董学文.一个长期被误用的文学理论概念――论文学本质不应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0,(3):212―222.

[10]祖国颂.叙事学的中国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11]曾军、许鹏.问题意识的突显与文化转向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8,(12):134―140.

[12][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 键 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86.

[13]JonathCuller,“TheLiteryofTheory”,inJudithBatler,JohnGilloryKendallThomas(eds.),What’sLeftoftheoryNewYorkonthePoliticsofLiteraryTheory,NewYorkLondon:Rountledge,2000,p.273.

[14]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0.

[15]哈德罗布鲁姆.西方正典[M].译林出版社,2005: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1WD78)、“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1_0854)].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文学院)

1 2 3

文学理论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遮蔽到死亡:新时期来文学理的理轨迹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网络文学 论文

戏剧影视文学论文

青年文学家论文发表

汉语言文学本科课程

中文学术论文

汉语言文学 硕士

韩语文学论文

成人高考 汉语言文学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提纲

遮蔽到死亡:新时期来文学理的理轨迹(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