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现代文学类有关论文例文,与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现代文学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现代文学及近现代文学及跨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现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张先飞的博士学位论文《“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已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下称“人的发现”)付梓,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张先飞的学术起步是在河南大学,他于1994年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到母校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解志熙教授.张先飞的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是:《从普遍的人道理想到个人的求胜意志――论五四前后周作人“人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选定这一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周作人先生与河南大学有着极为深厚的学术渊源,当年先师任访秋先生就是周作人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入室弟子,任访秋先生在新文学渊源及近代文学等方面的拓荒性的研究,明显受到了周作人先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张先飞的学术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愿意挑战有难度的课题,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在2003年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首届“唐青年文学研究奖”,就证明了他当年的选择与努力是有意义的.2000年,已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的张先飞,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拜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郭志刚先生为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郭志刚先生的悉心教诲下,张先飞又将其研究领域由五四周作人研究扩大到了对五四新文学西方渊源的整体探究,并将论题确定为五四新文学现代人道主义观研究.这一课题应该说是颇具难度的,迄今为止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选定这一课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显示了张先飞的学术勇气及学术积累.2003年博士毕业后,为了进一步推进自己的研究工作,张先飞又分别跟从国内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学者吴福辉研究员、尾崎文昭教授在河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了整整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过了近十年的潜心钻研,他对这一课题的思考日趋成熟起来,相关研究成果也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前辈与同行的高度评价,因此2009年才最终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奉献于学术界面前.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1755.html

在笔者看来,张先飞的《“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较为突出的一份研究成果,我想就这部论著的主要特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关于新文学渊源的研究.河南大学的新文学渊源研究是任访秋先生所开创的重要研究方向.说到新文学的渊源,自然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新文学的中国思想、文学传统的渊源,另一个方面,就是新文学的西方渊源,任访秋先生是两者并重的,这也成为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及重要研究特色.关于新文学的西方渊源的研究,张先飞正是在任访秋、刘增杰、王文金、解志熙等先生,以及笔者的研究思考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探索的.张先飞在《“人”į

关于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文学类有关论文例文
40;发现》这部著作中,抽出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观念的几个最为核心的命题,诸如新理想主义、现代人道主义观念、“人间”观念、现代“灵肉一元观”等进行研究,对于每种近代观念,都是首先追寻这种观念在西方文明系统及历史中的思潮流脉与观念谱系,之后再将五四新文学家们的思考置于这一思潮流脉与观念谱系当中,作出准确的定位,以期寻找出五四新文学发生、发展的渊源.应该说,这几个特殊命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还很少有人涉及到.正因为这些学术难题并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影响到了对新文学渊源的深入研究,如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具体的时代精神背景,以及新文学发生的“人学”观念基础等不少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而这些课题研究的滞后,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基于对学术工作的热爱,张先飞选择了这些学术难题,这显现出他的学术判断与自信.他积十年之功,得益于国内外多位名家指导的这一研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新文学西方渊源研究的一次积极的探索,也是对五四新文学研究的重要推进.此外,在作出具体研究的同时,张先飞还对新文学西方渊源研究进行了方法论探讨,并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要求回到历史“现场”,对所研究历史时段内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全方位收集整理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对历史发生时段内理论解释系统的复现,以此作为分析历史文本的主要理论工具,将其与对原始资料的精细考证、梳理有机融和,实现对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复原.这里要引用张先飞在《导论》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回到历史‘现场’,还应还原历史‘现场’中所使用的历史解释系统、文明解释系统,以及各种理论命题与思考框架.在文学史研究中这些解释系统、命题、思考框架与‘现场’的历史文本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分析这些历史文献最为适宜的理论工具,实际上,如果不用‘现场’中的解释系统、认识框架来解读,这些历史文本的含义是无法准确理解的等这两方面须得有机地结合,方能完成历史还原的工作,两者缺一不可.”笔者相信这样的深刻的思考,对推进新文学西方渊源的历史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次,是关于五四新文学人道主义观念的研究.五四新文学的人道主义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很多学者的研究仍停留在直接搬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时期的西方人道主义观念,来说明五四人道主义的观念属性,猜想推断之言居多,而实证研究较少,况且很多研究者对自己所凭依的西方人道主义传统也很少真正下过功夫去考察与了解.张先飞的五四新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源流研究试图改变这一研究现状,他完全立足于实证研究,从对19世纪中期以来浩繁的中西及日本的原始文献的梳理当中,寻找出五四现代人道主义的思潮源头,并对五四新文学家们对于现代人道主义的思考及理论创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为有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作支撑,所以张先飞的五四新文学现代人道主义研究的每一个结论,都言之有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笔者个人觉得,张先飞的研究,对于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五四新文学的发生研究及主题研究也有着较大的推进.

第三,是关于五四新文学及周作人的思想研究.张先飞的研究工作一直较为偏向于思想史研究,而且思考焦点往往集中于五四新文学与周作人.他之所以选择思想研究完全是因其所长,这是因为张先飞对于哲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十分注意世界各种哲学思潮,文化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长于理论思辨,视野较为开阔等这些基本素养与学术积累,促使他敢于选择一条艰辛的路,对五四新文学、思想进行话语清理.不过张先飞的思想研究与现在很多研究者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体现在:他对史料的收集、考证等工作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重视,这一特点很明显是受到了任访秋先生所开创的学术传统的深刻影响,而且也从民国学术及近代日本文史学界获得了颇多启示.这些年在五四新文学与周作人思想研究方面,扎实的研究少了,借题发挥的多了,而且在史料的收集、运用、整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虽然出现了很多看似精彩、深刻的议论,却往往令人难以信服,相形之下,张先飞的研究虽看似笨拙了一些,但这正是他的一种坚持,实际上是对学术尊严的坚守.

关于五四新文学研究.张先飞有着不同于传统观念的历史认知,即他认为五四新思想与新文学是20世纪初新理想主义į

1 2

现代文学类有关论文例文,与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学士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怎么写

先秦两汉文学论文

语文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 论文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论文摘要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

成人高考汉语言文学

评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