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佛经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佛经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佛经及翻译家及语言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佛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概述了汉代至唐代佛经翻译的盛况,并将译经的最早时间,较以往提前了150年.论述了佛经翻译家一身几任的历史地位,结论出乎一般的陈见.以三位大家为深入研究样本,详细阐述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广泛联系及其历史影响.

关 键 词:佛经翻译家影响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

一佛经翻译的历史盛况

中国人知道有佛教,是在西汉武帝通西域之后.现在翻译界有许多学者,以为佛经翻译是东汉安世高开启的,其实不然.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出现的,当时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来使伊存口授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4年)又有佛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翻译佛经.

佛经大规模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年后)安世高来华译经之后.至此以后大约七百年,印度佛教通过佛僧译经传教,持续深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政治、艺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唐朝后期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灭佛事件,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然而,佛教传播短暂中断之后,又在后世迅速复兴,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功能角色.

中国文化的发展史离不开佛教,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壮大和发展,又离不开历代佛经翻译家及其弟子.因为历史上佛经翻译,主要发生在唐武宗之前的八百年,故本文的论述重点也集中于东汉至中唐这一段时间.

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外来的佛僧担任主纲.如前所述,最早来华的外国佛僧翻译家伊存、迦叶摩腾、竺法兰,之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真谛、昙无谶等(多来自天竺、安息、月支、康居).第二阶段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这四百多年,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本土的佛僧担任主纲,著名翻译家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玄奘、义净、不空等.这二个阶段里,中外主要翻译家所承担的翻译地位,也符合外来语言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的自然传播和发展过程.

二佛经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吐火罗语A)、龟兹文(吐火罗语B),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赖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于是,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里,佛经翻译家首先便是外国语言的解读者和翻译者.就翻译的数量和种类,东汉至唐朝的佛经翻译,堪称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且其成就维持了一千余年之久,也未被后人超越.近代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中的翻译成就,是否超越第一个高峰,还有待研究,在此不便贸然定论.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339997.html

不仅如此,当这些外语解读者和翻译者,在经历跨文化初级传播的过程后,并没有像现代意义上的部分翻译家那样停足止步,而是常常以所翻译的佛经为依据(相当于课本),身体力行地向他们的中国读者传经布道.因而,他们的身份已不仅是翻译家,还是新的社会教化的推行者,或可称为社会教育家.在这点上,佛经翻译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就已超越了绝大多数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佛经翻译家在担当佛经教育家的同时,逐渐加深了对佛经的理解,逐渐形成了汉化佛教的各个宗派(六朝和隋唐时期曾出现十三支佛教宗派),进而将佛教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化佛教.这些宗派往往人数众多、传承严密,短则四、五十年、长则几百上千年.于是,佛经翻译家又成为佛教宗派的宗主或成员.而且,因佛教含有浓厚的宗教哲学,不少人还撰写佛经著作(如道安的“本无”说,僧肇的般若学、智觊的止观论、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窥基的“唯识论”),于是有些人还成为佛教哲学家.翻开中国历史或哲学史可以发现,东汉至唐朝那一时期,中国的思想家或哲学家大约有50%以上出自佛教宗派.

佛经翻译家集几任于一身(翻译家、教育家、宗主、哲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极为有趣的特殊现象.他们跨文化区域传播佛教经典的历史成就,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语言学或翻译学的意义,对二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建筑、艺术、民族性格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佛经翻译家实际上扮演了中国文化重要构建者的角色.不知我们还能否找出几位,与古代著名佛经翻译家具有相似地位或相似影响的现代翻译家?

鉴于篇幅原因,本文集中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最富有代表性的几位佛经翻译家,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

三鸠摩罗什与大乘空宗

鸠摩罗什(344―423),西域龟兹人,东晋后秦时来长安,享有国师待遇,在西明阁和逍遥园设立译场,广译佛经,参与者800余人.据《开元释教录》,他主持翻译了74部(384卷);又据《历代三宝记》,他翻译了97部(425卷).罗什本人堪称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他翻译的《般若》诸经和《法华经》,被视为佛经四大翻译作品中的前二部(四大翻译中的第三部《大般涅磐经》,由北凉时来华的印度僧人,昙无谶翻译,但该经的研究与传播,后来全部由罗什派弟子掌握).从翻译学角度看,鸠摩罗什的译经数量、内容准确性、文体技巧等方面较前人都有显著提升.他还第一次提出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超越了道安“五失本”的直译原则,开创了佛经翻译理论的一代新风.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主要是大乘佛教空宗经典和禅学经典,规模巨大,形成了隋唐以前佛教二大派系之一,极大地推动了汉化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罗什系统的弟子最初有三千,仅列入《高僧传》的就有22人.后来他的承传系统随着时代前进又扩大了,因而在罗什周围形成了,以他所翻译的佛经为理论依据的,一系列大乘空宗派别(承传印度大乘佛教龙树空宗,宣传一切皆空的虚无主义):

1、“三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成为了三论宗的理论依据,罗什本人被尊为三论宗始祖,传承至道生、昙济、道朗、僧诠、法郎、吉藏(嘉祥大师),后来三论宗并入禅宗.

2、《法华经》和《大智度经》以及昙无谶所译《大般涅磐

经》,启示了北齐的慧文创立天台宗,成为天台宗的起源.经慧文传承至慧思、智觊(天台大师)、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十祖).高丽僧人从智觊处将天台宗传入朝鲜,日本僧人从道邃处将该宗传入日本.天台宗关于佛性的宗教哲学观点是魏晋以来中国哲学人性学说的发展,开了宋明理学天道性命观的先河.

3、《坐禅三昧经》等禅学经典启发了罗什弟子道生和慧观,他们首倡“顿悟成佛”之说,以后影响了道猷、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唐朝慧能大师,终于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禅宗的代表作《坛经》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称经的著作.禅宗是对印度佛教的革命性变革,是彻底汉化的佛教,也是流传最为远久、影响最大的宗派,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顶峰.

除此之外,受鸠摩罗什译经的影响,还出现过流行时期较短的法华宗、俱舍宗、涅磐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以上这些宗派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唐朝以后的历代政治家、哲学家常常借鉴禅宗反对权威、建立学说.例如,宋元明时代的周敦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理学家都深受禅宗的影响,近代改革家谭嗣同、章太炎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朝鲜和日本僧人唐宋来华,传承禅宗.近代欧美也出现了禅宗,如美国曾出现“基督教禅”运动.禅宗对中国人的直觉思维习惯、人生态度、建筑式样(如各地的禅寺)等方面也有深刻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南朝刘宋时代的大文学家谢灵运,不仅笃信罗什派佛教,还参与《大般涅磐经》(该书“南本”)的翻译.他受到佛经翻经时汉语和外来语对比的启发,著述了《十四音训叙》一书,形成了汉语中的“反切”理论,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旷世的影响.此后,在佛

1 2 3

佛经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论文开头

鲁迅文学论文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6000字

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摘要

如何写文学论文

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

文学论坛

英语文学

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