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文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苏轼的作家修养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艺方面论文查重,关于苏轼的作家修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艺及大学文学及艺术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身通众艺的苏轼根据自己的文艺创作实践认为,作家要想创作出独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有道;二,积学不倦;三,为人要“正”.关 键 词:

苏轼;作家修养;有道;积学;为人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对文艺创作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挖掘出苏轼的这些文艺思想,既可加深我们对苏轼文艺作品的理解,也可为当代作家的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拟先探讨苏轼有关作家修养方面的论述.

一有道有艺

“道”(也可称做“意”)与“艺”(包括“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先秦迄今,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不胜枚举,如《易系辞上》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①,南朝宋颜延之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②唐韩愈说:“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③宋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④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⑤清刘熙载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⑥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⑦刘纲纪说:“文学家不要停留在‘文’上,而要去追寻那使‘文’得以产生,并赋予它以真正的价值的本体‘道’等‘人文’的根本的功能、作用就在于‘明道’.”⑧不一而足.概言之,这些评论者都认同,“‘道’是‘艺’的本体、内容,‘艺’是‘道’的现象、形式”⑨,一切“艺”都是用来表达“道”或“意”的.


文艺自考毕业论文怎么写
播放:37668次 评论:4349人

苏轼的作家修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艺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深受传统文化滋养且深得文艺创作三昧的苏轼忠实地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观念,我们从下面的材料即可略见一斑:

有问作文之法,坡云:“譬如城市间种种物有之,欲致而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我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大抵论文以意为主.”今视坡集诚然.⑩

写作应“以意为主”,有了“意”,则经、史等材料皆为我用.苏轼的创作就切实地遵循了这一原则.而且,苏轼根据自己的体验及观察认识到,作家体道境界的深浅决定着文艺创作水平的高低.如他说:

钱塘僧思聪,七岁善弹琴.十二舍琴而学书,书既工.十五舍书而学诗,诗有奇语等聪又不已,遂读《华严》诸经,入法界海慧.等使聪日进不止,自闻思修以至于道,则《华严》法界海慧,尽为蓬庐等虽然,古之学道,无自虚空入者.等聪若得道,琴与书皆与有力,诗其尤也.聪能如水镜以一含万,则书与诗当益奇.吾将观焉,以为聪得道浅深之候.11

思聪若得道,则其书法、诗歌等都将更上一层楼.易言之,思聪的文艺创作水平可作为其得道境界的表征.所谓“艺境之高低,是道的境界、主体人生境界‘浅深之候’”12.用苏轼的话概括,即“有道有艺”: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其人,此岂强记不忘者乎?”曰:“非也等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13

李伯时,号龙眠居士.李伯时所画的《山庄图》之所以使人见后“不问而知其名”、“不名而识其人”,主要在于他“有道有艺”,内在有“道”,外在才有相应的“艺”.所谓“‘道’是‘艺’的本体,最高的‘艺’是通向最高的‘道’的”14.刘纲纪阐发庄子的话“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15时,对“道”与“艺”之间的这种相应关系作了详尽阐释:“‘技’和‘艺’相关,‘技’是末而‘道’是本,但‘技’最后可以通于‘道’等最高的技艺、技巧是‘道’的一种表现等在庄子看来,达到了神化之境的技艺本身即是‘道’的表现.”16以此,苏轼强调文艺创作应“技道两进”:

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17

秦观的书法、诗歌等之所以均有所提高,主要在于他“技道两进”.黄庭坚也表达过类似见解:“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18若没有道义、学问做根底,即使技法精湛到可与钟繇、王羲之相提并论的地步,其作品也贵重,其人也不过是一个俗人而已.“道”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在苏轼看来,韩愈之所以能“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主要就在于他洞悟了宇宙之道: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等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等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等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9

东汉以来,文风败坏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道沦丧,而韩愈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振起八代之衰,关键在于他参透了宇宙盛衰变化的规律,即把握了“道”.由此可见,道的存亡是文章盛衰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观念苏轼在《韩愈优于扬雄》中也表露过.

苏轼平生的文艺创作正是以表现自己心中所悟之“道”为根本原则.我们从其文中即可见出个中消息:

轼自龆龀,以学为嬉.童子何知,谓公我师.昼诵其文,夜梦见之.十有五年,乃克见公.公为拊掌,欢笑改容.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休,付子斯文.等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等虽无以报,不辱其门.20

苏轼自小就以欧阳修为学习对象,而欧阳修一见苏轼也立即把他引为同道,并把自己所倡导的诗文革新重任托付于苏轼;这说明苏轼充分继承了欧阳修的衣钵.而欧阳修所倡导的文章创作原则就是“必与道俱”,也即苏轼文中所说:“其(欧阳修)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等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21学术文章均以传达“大道”、“至理”为旨归.苏轼从欧阳修那里所继承的正是这种治学宗旨.后人就清楚地看出了这一点,如明代焦评价苏轼说:古之立言者,皆卓然有所自见,不苟同于人,而惟道之合,故能成一家言等

苏子瞻氏少而能文等已从武人王彭游,得竺乾语而好之.久之,心凝神释,悟无思、无为之宗,慨然叹曰ᦂ

1 2 3

关于文艺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苏轼的作家修养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

文学系论文

语文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硕士论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培训

自考汉语言文学大专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

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

语文学科论文

苏轼的作家修养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