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素材,与最后的书信集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危机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最后的书信集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危机及奥斯特及书信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危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加热情,在讨论问题时,更加愿意寻找两者的共同点――甚至有时不惜附和对方,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观点,也似乎更有同情心.两人都显示出了机智、敏捷与启人心智,令人难忘.

无论库切还是奥斯特,现在基本上都不接受外界的采访了,特别是库切,算得上是颇为封闭的作家了.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是当今读者更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在一个信息极为发达、人与人之间交流如此便捷甚至难以避免的时代,像库切这样的大作家远离人群,结果不是被大家所遗忘,反倒会激起读者更大的兴趣.

因此,这是一本可以让读者进入到作者心灵世界当中的书信集.

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应该也必须要依靠作品本身去说话.我以为,在今天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如此易如反掌,人们有了疑问就希望立刻得到解答从而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人们集合了各种信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作出个人的判断(无论正解还是误解).即便如此,作为作者或是译者,写上几句话,对自己,对读者,都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有益的交流方式吧.

首先,从翻译的原则上讲,我还是以王理行先生过去提出的翻译“一要经得起对,二要经得起读”的观点为基本准则.根据我的理解,所谓“经得起对”,是指译文要经得起与原文进行对照,即要忠实于原文,所谓“经得起读”,是指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当然,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还要读者作出最终的评价.我的翻译中如有问题和错误的地方,非常希望读者和专家不吝批评指正.

其次,我把本书译为“书信集”而非“通信集”,是因为奥斯特和库切两位通信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书信和传真的方式,而不是采用现代诸如电子邮件等更为快捷的方式(尽管其间偶尔也通过奥斯特的太太使用过电子邮件,但奥斯特本人不使用电子邮件)来进行交流的.正如库切在信中所说:“我非常喜欢那种贴上邮票、旧式的书信往来方式.”

关于最后的书信集的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素材
;

对此问题,我与编辑有过交流.我个人认为,称该书为“书信集”,既符合该书的特征,也能突出两位作家特别强调的传统的书写方式.若以“通信”相称,虽然同样可以突出两人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现代的方式(比如电子邮件)来完成的,这样就失去了他们在书中所强调的书信的特征.另外,使用“书信集”,会不会使人误解为是“两个人的书信的合集”呢?我个人认为,由于在本书的封面和内文中,很容易看到系两人合著,也是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因此应该不会有误会.

再次,既然是书信,就难免有敬语、问候语的问题.由于英文不像中文,也不像法文等其他语言,有敬语“您”这样的词汇,因此,在处理的时候,我采取了三种不同方式:第一,在所有书信的正式内容中,凡是you,your等词汇,一律使用“你”、“你的”,以表示两人之间较为亲近的关系.第二,在书信结尾的问候语上,则全部采用“您”的称谓,以表达双方的相敬之意.第三,在写给女性(如库切写给奥斯特太太)的信中,使用了“您”.而对于问候语,凡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均按统一的译法译出.

另外,中外的书信往来,还会遇到格式不同的处理问题.这个问题在翻译界有不同的争论,换句话说,在究竟应该按照中文的书信方式还是西方的书信方式来翻译的问题上,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我以为,既然是西方的书信,从格式上看,还是应该以西方书信的格式为主.因此,在翻译中,书信的日期、落款等,全部按照原文书信的方式进行排列,即:日期、地点(只有少数书信有地点)位居书信的右上侧,落款与问候语,则在书信的左下侧.顺便说一句,把落款与问候语放在左侧而非右侧,应该是西方特别是美国近年来的一种习惯.而本书就沿用了这一习惯,所以翻译时也照此处理.

最后,原文书信集极少注释,但本译本是有注释的.之所以作出注释,一是原文以及翻译中的一些歧义,需要向读者作出说明,二是在两人的通信中,除了有关政治、经济、体育等内容外,还涉及到了大量的文学与相关作家的内容.作为译者,我个人觉得有必要把一些背景知识罗列出来――当然我也很清楚,这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但我必须要说,在翻译中,如果不是做了一些考察,两人之间所谈的一些问题可能就不甚明了(比如库切在信中谈到自己与美国移民局关系糟糕的问题等).而我以为,这些注释至少对于部分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用处.

当然,在做注释的时候,除了个别必要之处,大都尽量以简明扼要为原则,而不去做过多的阐发.作为译者,我希望这些注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两位作者的书信世界之中,而不是时不时地被译者拉入到现实当中而坏了阅读的兴致.因此,知识渊博者对注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有兴趣进一步探讨者,也可以借注释再做深入的研究.

或许人们会问,在书信交流快要绝迹的今天,在一个电子邮件大行其道(更不要提新型的脸谱、推特、微博、微信等更加便利快捷的交流方式)的时代,为什么还要用这种过时的方式交流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奥斯特与库切似乎在告诉我们:深入的交流,需要时间的沉淀,深刻的观点,需要以时间为代价的深入思考.在这个交流的便捷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年代,更需要注重交流的完整性和思想意识的深刻性.

因此,我以为,他们的行为似乎在宣告:要以书信的方式,去抵抗一个碎片化思想的时代.

但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这或许将是当代人最后的书信集了.

因为除非特意为之,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应该再也回不到写信、发传真这样传统的方式了.

是的,或许,这将是21世纪乃至人类最后的书信集了.

但我们依旧可以庆幸的是:

无论人类交流的方式如何改变,人类的思想都会继续延续下去.

2013年6月12日于哈佛大学

1 2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素材,与最后的书信集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英语文学论文大纲

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青年文学家论文发表

儿童文学 论文

文学类论文答辩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文学论文怎么写

儿童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答辩论文

最后的书信集(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