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文体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融合:徐复观的文体相关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文体类有关论文格式,关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融合:徐复观的文体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体及文学批评及体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即人文研究中调动自我的体验,接通研究对象的精神体验,向研究对象“生成的真实”做无限还原努力,在还原的过程中实现古人和今人、作者与读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精神的融通,以古人、作者、研究对象的精神境界提升今人、读者、研究者的精神境界.文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文学研究的终极指向暗合了思想史研究的目标.当然,在徐复观看来,这并不矛盾,“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而上述文体与人关系的发现,可说是这一论断的一个铁证,若缺少这一思想史层面的思考,很难确证文体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19430.html

文学史与思想史之争,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引发了众多的激烈争论.很多学者对文学研究的思想转向深为忧虑.而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徐复观先生的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从思想史来观照文学史是徐氏的出发点和基本方法,就文体而论,作为思想家的徐复观最重视的是文体与人的关系,这虽说是客观之必然,但徐氏的思想家身份无疑突出并强化了这一结论.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四人联名发表了在后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儒家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在其中他们指出:

客观上的历史文化,本来自始即是人类之客观精神生命之表现.我们可以说,对一切人间的事物,若是根本没有同情与敬意,即根本无真实的了解.

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融合:徐复观的文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体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文学,作为广义的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有精神生命的,我们不可以仅仅将它视为一堆历史的陈迹而冷漠对待,应当由“我们自己的生命心灵,透到此表像之后面,去同情体验其依于什么一种人类之生命心灵而有,然后能有真实的了解”,而文体正是这样一种发现的产物.徐复观固然要通过文学史的研究去印证思想史的结论,通过文学的涵咏去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但他并没有取消文学的独立地位,将文学仅仅视为一堆材料去做思想史的注脚,他关注的是生命精神的贯通,换言之,他是从形上的道的层面来考虑问题,这就使得他的这样一种观照非但不是有害的,反而是有益的.事实上,在文学与思想的具体关系上,他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指出,“人格修养常落实于生活之上,并不一定发而为文章,甚至也不能发而为文章”,但通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

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艺术家,尽管不曾以儒、道两家思想作修养之资,甚至他是外国人,根本不知道有儒、道两家思想,可是在他们创作的心灵活动中,常会不知不觉的,有与儒、道两家所把握到的仁义虚静之心,符应相通之处.因为儒、道所把握的心等是沉潜反省,在生命之内所体验出来的两种基源的精神状态.

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反观自省,向上追索,达到生命的根源之地,从而重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以上是理论的说明,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他也会区别对待.在分析刘勰的八种文体基型中,他发现缺少悲壮这一型的形相,原因在于“这是由中国文化的中庸的性格,与在专制政治长久压制下所发生的阻滞作用,所给予文学发展的一种限制”.这是强调思想对文学的影响,但他也同样关注到了文学自身特性对文体的影响.刘勰心目中的理想文体是“雅丽”,但徐复观指出:“将丽亦归之于圣人,归之于经,乃所以尊圣尊经,自全书言,固非其实”“丽是当时文学中流行的风气,而雅诗彦和特别提出以补救当时文风之失.雅丽合在一起,即体要之体与体貌之体融合在一起的理想状态.”

徐复观毕竟是思想家,尽管在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上有清晰的认识,但他的思想家身份决定了他的独特视角与关注点,因而对于文学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游移.在文体论的研究中,他关注文体与人的关系,这固然很重要也很有价值,但这样的操作重视了文学作为“心灵呈现”的一面,却对文学的其它要素有所低估,尤其是对体裁(形式)的认识严重不足.在徐复观看来,“体裁而不升华到体要上去,则只是一堆文字的排列,这种排列便会无条理、无结构、无意义,乃至无意味”.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文字的排列对于体貌乃至整个“文体”具有深远的意义.陶东风通过对词的形式分析指出,“有人说诗境开阔而词境细深,这是与词的语义、句法模式紧密相关的”.因此,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基于文体作为一种“话语体式”的特点,我们应当“回到形式等在话语结构中读出精神结构和文化内涵”.如果说,为了复苏“文体”的概念,凸显人的价值,徐复观抛弃了“形式”(即类或体裁)层面的探讨而回归到“文体”(整体),那么,为了在新的语境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他的“文体”概念,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形式”(当然,对于“形式”的理解与徐氏不尽相同),借助于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种资源来开掘“文体”的意蕴与价值.这一使命任重而道远,不是本文所能解决得了的,仅提供一种可能,有待方家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文体学研究与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注释:

①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②④⑥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第147页,第129页,第182页,第130页,第183页,第120页,第164页,第188页,第178页,第188页,第139页,第155页,第156页,第165页,第141页,第5页,第141页,第143页,第129页.

③与此相关的文章有《〈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文心雕龙〉浅论之三能否解开〈文心雕龙〉的死结》、《〈文心雕龙〉浅论之四文体的构成与实现》、《王梦鸥先生〈刘勰论文的观点试测〉一文的商讨》、《答虞君质教授》、《文体观念的复活再答虞君质教授》等.

④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对于徐氏此论,学术界也多有争议.相关内容可见牟世金《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64页;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⑦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⑧他们的表述并不一致,当下学界往往将徐氏的认识理解为“文体”当包括“体裁”与“风格”两个方面.当然随着西方文体学的引入,这种区分还在进一步细化.但徐氏并不认同“风格”一词

1 2 3 4

文体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融合:徐复观的文体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论文摘要

比较文学硕士

文学论文的文献综述

在职文学硕士

汉语言文学 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

台港文学论文

文学类的论文题目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成人高考

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融合:徐复观的文体(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