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阻碍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0-09-1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的升迁降免等事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我们平时的审计工作当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以下笔者就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发表一些看法:
一、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发挥最大效果的一些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目前各乡镇审计工作存在一些审计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得工作难以取得最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配合不够。一些乡镇相关管理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存在评价和任用干部时只是委托审计部门走形式的现象。基层领导干部调动比较频繁,大部分干部已被提拔任用后,组织人事部门才通知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使审计结果成为一纸空文。有的干部已经调离了原单位,到新的部门任职,但原职务并没有立即撤销,而主管责任已经转移给继任者。离任者、继任者双方未作书面财务交接手续,只是口头交接,双方责任不清,混淆事项难划分,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可能引起“新官不理旧帐”的现象,导致各种问题日积月累难以解决。
2、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理解不够。基层单位的某些领导干部素质相对较低,对审计的认识不够,对审计人员避之犹恐不及。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干部切身利益,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会持不同的意见,审计对象甚至会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有的指使或插手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书面材料、财务资料等,有的提出各种理由不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有的直接到上级部门“讲客观”、打“小报告”,审计矛盾变得更为直接。而乡镇审计隶属于内部审计,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不敢得罪审计对象,未经领导批准,难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查处问题,在处理某些问题时,瞻前顾后,缩手缩脚,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3、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缺乏标准等问题,影响了审计效果的发挥。按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写出的审计结果报告,报送组织人事科等相关管理部门,但这些管理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不够。而且,对于存在什么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不利于将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二)、审计工作和工作者本身因素
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审计质量不高。一是审计人员工作不当,主要存在以下情况: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制定不够科学、审前调查工作不细致到位、审计程序不当、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过分依赖未经证实的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或解释等。二是审计工作成果难以落实。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体体现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上,但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人力不足,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有些问题无法深入落实。
2、审计评价不够全面客观。经济责任包含了财务、法纪、效率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个要求鉴别其多方责任履行情况的工作。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融合财务审计、法纪审计、绩效审计、社会审计等内容的综合审计的特点,审计评价难度比较大。另外,审计评价缺乏统一的法定依据。各级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标准比较模糊,对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直接责任界定也不清楚,缺乏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优劣的判断依据,审计评价的尺度难以把握。因此,审计人员往往难以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
3、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文化水平、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各乡镇审计人员很多是由乡镇企业、村级会计提升而来,文化程度偏低,这些人中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的也不多,知识老化,思维不够敏捷,难以接受新知识,审计方法老套,审计不深入。而年轻的审计人员又缺乏经验,在审计工作中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问题,并且工作容易出现偏差。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