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报表表外因素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7-22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浅谈财务报表表外因素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改进看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表外因数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评价的非计量评价指标是企业表外事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应用时,往往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并不全面,因此需要关注表外因素存在,主要表现在:
1、变现能力比率的影响
变现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而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应收、预付款项等。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非速动资产。非速动资产的变现金额和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①存货的变现速度比应收款项要慢得多;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尚未处理,或者已抵押给某债权人,不能用于偿债;存货估计有多种方法,可能与变现金额相距甚远。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金额有偶然性,不代表正常的变现能力。此外会影响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润流出企业”。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只有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列示于资产负债表:a.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b.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c.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有负债确认的b和c项条件往往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特别是b项,或有事项准则指南虽然规定了“很可能”对应概率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但实际上或有负债的概率很难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只能依靠会计或相关人员的职业判断。或有事项准则尽管规定了部分或有事项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a.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b.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c.对外提供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其他的或有负债,包括售出产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赔偿、尚未解决的税额争议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污染环境可能支付的罚款费用等,对于企业来说其可能性是经常存在的。企业有可能利用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负债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可以不予披露”的规定,不披露或少披露或有负债,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而实际工作中,企业故意未记录或淡化的或有负债,除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难以逃脱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附注反映外,其他或有负债,如:可能的质量事故赔偿、未决诉讼及经济纠纷等在报表中极可能是毫无反映,或被企业轻描淡写,低估或有负债。而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如企业败诉,其债务负担必然加大,当年确认的当期损益就会特别巨大。其中特别是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由于企业有权以自己所拥有的资产,为其他主体提供担保,这种担保也是企业最严重的或有负债。不少上市公司就是因此突然扭盈为亏,因此不能因为企业的轻松措词而忽略这类潜在地雷。因此,变现能力分析应该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如果存在或有负债,显然会减弱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在未作披露的或有负债,更会令变现能力指标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2、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由于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对营业周期的分析可以通过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分析来代替。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在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
计提减值——收入不变,应收账款项目金额降低——周转次数增加,周转天数减少。
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这样就避免一些公司粉饰报表指标数据。
b.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因为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称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周转天数”,要避免大量存在应收票据的公司通过剔除应收票据的数额,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c.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一定是越少越好。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例如,甲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l8天,信用期是20天;乙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是l5天,信用期是l0天。前者的收款业绩优于后者,尽管其周转天数较多。改变信用政策,通常会引起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信用政策的评价涉及多种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周转天数的缩短。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这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指标数据。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或者销售收入÷平均存货。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时,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正确理解其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都应该仔细阅读会计报表附注。
a.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大小与存货流转假设有直接关系。除了个别计价法外,存货的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并不一致,严格来说,只有应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才是“标准的”存货周转率。因而,其他存货流转假设(主要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都是采用一定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销售成本和平均存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应用先进先出法下特别明显。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由于通货膨胀是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客观经济现象,物价普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则高,这样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毫无疑问并不是真实的反映。
b.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期末报表上存货价值就小于其历史成本。分母变小,存货周转率必然变大。
c.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
d.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
当企业接受一个大的订单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推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该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先表现为存货等周转天数增加。这种周转天数增加,没有什么不好。与此相反,预见到销售会萎缩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天数等下降。这种周转天数下降不是什么好事,并非资产管理的改善。因此,任何财务分析都以认识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不可根据数据的高低作简单结论。
3、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如果它的数额较大并且可能发生,就应在评价偿债能力时给予关注;
②经营租赁合同中承诺的付款,很可能是需要偿付的义务;
③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阶段付款,也是一种承诺,应视同需要偿还的债务。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①长期租赁(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形成的负债大多会反映于资产负债表,而经营租赁则没有反映于资产负债表。当企业的经营租赁量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就形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这种长期性筹资,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企业经常发生经营租赁业务,应考虑租赁费用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②债务担保;担保项目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涉及企业的长期负债。有的涉及企业的流动负债。在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应根据有关资料判断担保责任带来的潜在长期负债问题
③未决诉讼。未决诉讼一旦判决败诉,便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要考虑其潜在影响。
4、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状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
1.证券买卖等非常项目;
2.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
3.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
4.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等因素。
以上这四个项目无一例外要从会计报表附注中获得资料,除此之外,受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可能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常见的危险信号还包括:
(1)财务报告的形式不规范,不规范报告的可靠性也应受到怀疑。
(2)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
(3)要注意大额的关联方交易。
(4)要注意大额资本利得。
(5)要注意异常的审计报告,无正当理由更换注册会计师,或审计报告附有保留意见,暗示企业财务报告可能丰了在过度粉饰问题。
以上为如何关注财务报表的表外因素的一些拙见,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3]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教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