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3-08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当前失业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失业与再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本文针对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从理论分析着手,对我国失业及再就业提出了粗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失业就业经济发展体制改革

就业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可谓是民生之本,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形式严峻,失业问题表现的十分突出,特别是大学生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困扰整个国家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失业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失业人员的现状
根据最近发表的《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提供的数字,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达到3.6%,依此推算,登记失业人员应该是将近700万人。此外,下岗人员还有800多万人,再加上在“待岗”、“放假”、“歇岗”等名义下实际上已经失去工作岗位的人员——这部分人估计在500万人以上——实际失业人数可能会达到2000万人以上。
同时,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在2亿左右。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将近7000万,还有7000多万已经向城市或者已经城市化的富裕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流动,除此之外,还有60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工作岗位。
二、我国失业现象的根源
(一)、科技进步和发展产生结构性失业
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科技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同时,传统产业不断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劳动力供求结构再次变动。当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和专有技能上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时,则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下的结构性失业。
科技进步导致部分职工下岗或失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必然推动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职工下岗或失业;二是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降低成本,可使企业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企业的技术进步对企业职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些不适应要求的职工就难免下岗或失业;三是由于技术进步,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会代替部分人力。
(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剧我国失业现象
我国经济内部要求不旺,外部环境不利,经济增长乏力,影响社会就业。我国经济发展已处在转型时期,传统产业已过于成熟,形成了买方市场局面。大量产品积压滞销,而新兴产业尚未成形,新的消费、投资及生产热点也没有出现,势必造成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乏力,增长速度回落,企业经营困难,影响社会就业。从国外成功经验看,经济结构调整从开始到完成,大体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有几年时间,但进展缓慢。以后的几年中,将是艰难的时期,因此对就业的影响还将持续。
一是产品结构、消费结构转变过慢,传统产品市场饱和、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作用明显降低。消费市场由冷变热至少要一到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二是投资改革的深入,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对回报不高的项目,企业不会轻易投资。银行更加慎贷、惜贷和选择贷款对象。这对制止乱投资、乱上项目、重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缩小了投资规模没,对经济增长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三、我国面对失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习惯了保障稳定职业的中国人来说,突然走进失业与半失业行列,难免有一种失落感,于是对改革和治理整顿产生怀疑甚至对立情绪,这就必然程度不同地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会对整个社会安定造成威胁。失业的长期存在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危害人民生活。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扶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31%,因而相比之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解决就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二)、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拓展就业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对我国宪法的修改进一步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置于重要地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化,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将逐步提高,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商品服务需求,解决就业方面具有大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
当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反失业措施中的重要一项;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也是我国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国内外实践表明,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能有效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且,这要比单纯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生活补助等措施积极得多。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因此,政府如何确定就业目标、解决失业问题以及在就业政策方面应采取哪些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宗胜:《4文入差别、贫困及失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年12月
[3]佘云霞、付麟:《中国就业新概念》,工商出版社,1998年8月
[4]卢昌崇、高良谋:《当代西方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