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2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浅谈《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

【摘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能力也更能得到更好培养。这就是说培养创造精神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所以小学科学探究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情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探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激发兴趣
正文: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3一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他们的心灵世界是蕴藏着巨大的探究潜能的,他们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有兴趣去探究。所以我们应该让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制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一步步深入科学探究活动中,让他们真正喜欢科学探究,对科学探究课堂情有不舍,流连忘返。所以《磁铁的力量》这一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探究实验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趣”中生“疑”,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好的开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引入环节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如:蝴蝶飞,曲别针跳舞,变魔术等,我采用磁悬浮地球仪引入,问学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小球,我能让它悬在空中?学生一下注意力就集中起来,睁大眼睛看着老师,心里在不停的想,到底是怎么一个神奇的小球,还能悬在空中?当老师把地球仪悬在空中时,学生情不自禁的说出:“哇,小球真的悬起来了?老师接着很自然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是什么力量使小球悬起来了呢?有的学生猜到了是磁铁的力量,因为磁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很多玩具里面都接触过,所以很自然的引出了这节课研究的主题《磁铁的力量》。
教学上的直观性往往能创造诱人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愿望。对小学生来说,进行实验教学把实物搬进课堂,学生就会睁大眼睛,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课,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逐渐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二、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因为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探究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的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线,这个环节主要是三课时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二)、磁?F能隔物吸铁。(三)、磁铁的两端磁力强。(四)、同级相斥、异级相吸。(五)磁铁能指南北。(六)、距离越近吸得越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每节课都领着学生一个一个的去探究,而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和磁铁的两极,然后我把这三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去探究,给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材料,让学生玩时要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通过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比一比谁能从小磁铁中玩出大学问,最后不要忘了把发现及时的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究哪种情况吸得多时,我把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换成了两个小车距离远近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两个小车靠近时有排斥和吸引的现象,如果距离太远就没有什么反应了,让学生去思考这是为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和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系,磁铁和被吸引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近,磁力越大,反之磁力越小。这样既节省了实验的时问,又避免了实验的繁琐。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应注重以学生为本,教他们学习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让教材为他们服务。就好比登山时研究、使用的地形图,各人可以研究自己的登山方案,实施自己的登山方案,体会自己的登山感受,享受自己的成功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自主性,他们的禀赋和潜能才能得以开发,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交流汇报、深化知识
“玩”后,学生交流。有的说,磁铁能吸铁;有的说,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还有的说,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吸的铁最多,而中间最弱,基本不吸铁、同级相斥异级相吸,磁铁能指南北,“玩磁铁”,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玩得专注、玩得兴奋、玩得愉快。这符合中低儿童心理特点,寓教于乐、事半功倍。这样的“玩”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解决问题、应用实际
教育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到生活中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把科学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懂得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教育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可以有意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在课堂上提升出来的理性认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在拓展应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用所学的磁铁的性质去解释小球悬在空中用了磁铁的哪种性质,然后让学生找出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最后由小球联想到磁悬浮列车,为后面学习磁的应用做了铺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堂课的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了学生一种通过猜想到验证猜想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研究发现科学真理,掌握科学知识,这样得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要学会的知识。“教”是为了“不教”,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学会不用别人教而能自主探索更高深、更广博的科学知识领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